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重新審視科學傳播

重新審視科學傳播

一、《自然》(Nature)概述


《自然》的主要讀者是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但在期刊開始部分,編輯們會做一個「文章簡介」,這樣一般公眾也能理解雜誌內最重要文章的大意。打開期刊,讀者首先看到的是最新消息、研究資助、商業情況、科學道德和研究突破等欄目,用社論、新聞和專題文章等體裁報道一些科學家們關心的事物。期刊也會介紹一些與科學研究有關的書籍和藝術作品。期刊的其餘部分主要是研究論文,每周刊載科學技術各個領域中具有原創性、重要性以及跨學科視角的研究。《自然》首版於1869年11月4日,2014年它的影響因子為41.456。


二、Nature與科學傳播

《自然》上有一些文章談到了科學傳播。以science communication為關鍵詞搜索最近五年發表的文章,可以找到,2016年Daniel Pham的《公眾參與是科學研究未來的關鍵》(Public engagement is key for the future of science research),2013年Kendall Powell的《科學傳播:從紙上到屏幕上》(Science communication: from page to screen),2011年Theresa Velden與Carl Lagoze的《為促進公眾參與而傳播化學》(Communicating chemistry for public engagement),2009年Tania Bubela等的《重新審視科學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 Reconsidered),2009年Judy Illes等的《國際神經科技大會:加強神經學科研究的傳播》(Neurotalk: improving the communication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這些文章基本發表在其評論(Comments and Opinion)版面。

重新審視科學傳播



以2009年的《國際神經科技大會:加強神經學科研究的傳播》為例,這篇文章講述了近幾年來神經系統科學家在將他們的研究成果傳播給公眾方面感受到的壓力。科學傳播是具有挑戰性的,新媒體的出現又讓科學傳播變得更複雜。這篇文章討論了如何在新媒體語境下促進科學家與公眾的對話。由此例可見,《自然》上以科學傳播為主題的文章,基本上都在探討各個科學領域如何進行科學傳播的問題,分析新媒體的出現對科學傳播帶來的挑戰,以及如何更好地進行科學傳播。我們接下來會為大家介紹和編譯這些與科學傳播有關的文章,分享觀點。

本期分享《重新審視科學傳播》一文。


三、《重新審視科學傳播》介紹


《重新審視科學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 Reconsidered)一文刊登在《自然》雜誌的Nature Biotechnology2009年第27期上,由Tania Bubela等共24位來自西方不同院校和背景的學者一起合作發表。


這是一篇典型的跨學科作品。文章的第一作者是Tania Bubela,是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公共健康學院的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健康和生物科技方面的法律與政策。第二作者Matthew C Nisbet來自美國美利堅大學傳播學院。其他作者包括:來自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遺傳學和公共政策中心的Rick Borchelt,來自加拿大紐芬蘭紀念大學醫學院社區衛生與人文分系的Fern Brunger,來自英國諾丁漢大學科學和社會研究所的Brigitte Nerlich,等等,不一而足。

重新審視科學傳播


圖為本文的第一作者Tania Bubela


他們大多來自加拿大、美國、英國、德國和澳大利亞,從事著公共健康、傳播、法律等不同方向的研究。多學科背景有利於從不同學科角度理解和闡釋科學傳播,例如可以囊括遺傳學、健康和生物科技、公共政策等多個學科,使得本文所闡述的科學傳播更具有廣泛性和可推廣性。


1、本文的基本定位


這篇文章的標題最令人關注的措辭是「重新審視」(reconsidered)。當前的科學傳播為什麼需要反思呢?我們來介紹一下這篇文章的研究目的。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擴散,公眾對科學的信任受到學術研究中產業參與的影響。本文的產生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一個跨學科的研討會上各個不同學科科學家對加強科學傳播所提出的一些反思和建議。


文中提到,科學傳播受到了政策制定者、研究機構、從業者和學者的很大關注。這是一個複雜並且有爭議的話題。在過去的幾十年間,科學傳播的複雜性被制度性的、社會的和技術上的改變所放大,技術同樣也改變了媒介系統的本質,創造了豐富的有線電視、網路和數字資源,讓公眾能夠自主而便捷地得到和科學有關的各種信息,包括科學可能帶來的社會後果。但是媒介碎片化同時也意味著,如果公眾對科學缺乏興趣,他們也能很輕易地就自動屏蔽了與科學有關的內容。


因此,本文涉及的是對媒體科學傳播的實際效果可能降低的一種關注。這二十四位學者組織了一次跨學科的研討,研究科學傳播所正在經歷的改變的本質,主要集中在生物技術、生物醫藥和基因上。他們的關注重點集中在科學傳播的兩個層面:一是公眾參與,二是科技新聞。

重新審視科學傳播


2、本文的主要內容介紹


文章第一部分是「models and assumptions guiding science communication」,介紹了指導科學傳播的幾個模型和基本假設。


一個許多科學家和政策制定者心中都會有的假設是,如果社會上出現了一個科學爭議,公眾反對的根本原因還是出於「無知(ignorance)」。所以目前科學傳播的主要目的是在填補公眾科學知識的空白。科學傳播者通過公眾喜歡的一些形式(例如電視紀錄片、科學雜誌等)向公眾傳遞知識,希望公眾多了解一點科學事實,這樣也許他們就能像科學家一樣看待問題。


但是,缺失模型(the deficit model)認為,知識並不是影響公眾對「科學爭議」態度的唯一因素,意識形態(ideology)、社會身份(social identity)和信任(trust)通常會具有更大的影響力。十年前一個新的「公眾參與」互動模型出現了。在這個模型中,利益相關者可以通過參與對話(例如民意調查、城市陪審團、共識會議等),來影響科學研究的重點和科學政策的走向。擴大公眾參與能增強公眾對於決策的理解和信心。


文章第二部分是「framing the message」,即設置框架。缺失模型(the deficit model)將科學傳播的失敗歸因於新聞報道不夠正確和公眾信仰不夠理性。但是它忽略了一個基本的心理學事實,即每一個個體都是認知吝嗇者(cognitive misers):如果人們對於關注科學沒有足夠的熱情,他們就會依賴心理捷徑(mental shortcuts)、價值觀和情感去理解一個科學問題。在缺少科學知識的情況下尤其如此。在當今媒體碎片化時代,對於媒體的報道,他們只會選擇關注那些原本所持有或預設立場的內容。


科學傳播過程中不能忽略的一個事實就是設置框架(framing)。所謂框架,實際上是普通公眾理解一個科學問題時的一種認知闡釋的簡化模式(interpretive schema)。記者在進行新聞報道時,常常不自覺地會用不同的框架將複雜的內容濃縮成有趣的、吸引人的新聞報道視角;政策制定者則慣用框架來定義各種政策選項(policy options)並做出決定。科學家也常常借用框架傳播他們的研究發現。傳播既是藝術,也是科學,科學傳播的過程中要設置易被公眾理解和接受的框架,同時也要保證嚴謹性。


文章第三部分是「the challenges of science journalism」,介紹了科學新聞所面臨的挑戰。媒體不僅能影響公眾觀點,還能夠影響決策。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關者都會去看看媒體說了什麼。在生物醫學和生物技術領域,人們一直都比較關注媒體報道中的失真(distortion)和炒作(hype)問題。


總體來說,媒體對生物醫學和生物技術的報道已經有了一個穩定的基準線。令人驚訝的是,無數研究表明,報紙上報道的內容準確程度很高,很少有錯誤。但是,在評估對某一個研究的報道的準確程度時,並沒有考慮這個報道是不是符合該研究所適用的新興知識體(emerging body of knowledge)的語境,也沒有把這個報道與其它研究和專家觀點相比較。因此這篇文章提出了一個警告,報道的準確並不意味著高質量證據的傳播。


遺漏錯誤(errors of omissions),也就是那些被新聞敘事排除在外的內容,是炒作(hype)的一個來源。研究的經費來源,潛在的利益衝突,公眾判斷研究可信度的重要信息,哪些專家可以信任,這些信息都沒有新聞報道之中。而這些都會影響公眾的判斷。例如民意調查顯示,人們對科學家的信任度總體很高,尤其是大學裡的科學家,但是對業界科學家的信任度就降低了。媒體對研究的社會和倫理風險也常常報道不足。此外,有些科學研究還處於早期階段,但媒體常常忽略了對研究的時間線的報道,這樣會讓一些公眾誤以為他們馬上就能享受到研究帶來的好處。


第四部分是「media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介紹了媒體在科學傳播的過程中應扮演好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這裡最關鍵的問題可能不是內容,而是如何給這個研究設置好報道的框架。有幾個因素會影響人們解讀新聞報道。首先,科學家和記者對同一個研究的闡釋和描述是存在差異的,例如科學論文免不了用上很多冷冰冰的數字,而新聞報道就會使用一些普通大眾都能理解的語言,講一些故事。


其次,新媒體也在不斷改變科學傳播的本質。互聯網已經成為了公眾獲取生物醫藥和科學信息的主要渠道,這有利有弊。一方面,互聯網能讓信息呈現形式更豐富,減少信息遺漏,加強科學傳播者與受眾的互動,另一方面,網路信息來源魚龍混雜,公眾容易受到迷惑甚至欺騙。


最後,網路時代科學傳播的最大挑戰依然是科學信息如何到達受眾的問題。網上可靠信息源的實用性不意味著公眾一定會去使用它們。如果公眾缺乏對科學的興趣,相比傳統媒體,在網路上他們能更加輕易地將這些信息無視掉。


最後一部分是「recommendation and challenges」,對目前的科學傳播提出了建議,指出了挑戰。當今信息來源的增多和科學研究中產業參與(industrial involve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的增加,引出了科學公信度和參與度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人們最關心的問題是公共與私人科學(public and private science)以及碎片化的受眾(the fragmentation of audiences)之間日益模糊的界限,科學傳播仍然受到制度、利益相關者、媒體和公眾之間日益複雜的關係的影響。因此科學傳播的目標和假設需要明確。


當學界需要與媒體機構有效合作來吸引目標受眾參與的時候,有必要認識到框架設置的重要性以及科學家、記者和目標受眾三者差異化的預設和需求。在新媒體語境下,對科學傳播的研究也應該將重點擴散到線上和數字媒體上去。考慮到網路受眾的碎片化,傳播者要增強內容的「偶然接觸率(incidental exposure)」,例如在目標受眾並沒有去刻意尋找科學信息的時候,讓他們有機會看到那些可能引起他們興趣的科學信息。


附錄:


出版信息


Nature Biotechnology 27, 514 - 518 (2009)


doi:10.1038/nbt0609-514


作者:施文荻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傳播人 的精彩文章: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各個國家都是怎麼管的?

TAG:科學傳播人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學巨星與科學傳播
新媒體科學傳播親和力的話語建構研究
尚勇:踏上科學傳播新征程
十大科學傳播事件
基礎研究、哲學與科學傳播
日本新科諾獎得主呼籲重視基礎科學研究
從哲學視角看化學——探索科學的新體系
從人工智慧角度談科學傳播
中國學科發展戰略?環境科學:前沿科學問題及研究熱點
科學哲學的經驗主義新建構
《環球科學》招聘兒童科學編輯
科學、技術和知識傳播
「科學傳播」的那些事
神經科學學會期刊:大腦通信網路研究的最新進展
兩岸學者集聚蘭州 共探多元視野下的科學傳播
科學處與新中國早期的科學領導工作
科學家在蝙蝠中發現跨科重組的新型冠狀病毒
《科學》新設機器人子刊,華人科學家楊廣中任編輯
科學醜聞:美國製糖業買通科學家淡化冠心病負面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