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朝鮮想娶一位明朝公主,這件好事反轉太快!

朝鮮想娶一位明朝公主,這件好事反轉太快!

本文摘自胡丹《大明那些九千歲(1):大太監是怎樣煉成的》(太白文藝出版社,2016年)第一卷《明代第一個「大太監」是誰?》


朝鮮想娶一位明朝公主,如果事情成了,那算是「和親」嗎?結果是,好事未成,還在朝鮮引發了一次「政潮」……


(一)

朱棣即位後,加強了對東西兩邊(遼東與甘肅)的經略,永樂初年,先後派出太監劉順和王彥(小名狗兒)出鎮遼東,並差出大批宦官,到關外活動,在北方大鎮的經營與開發上,宦官漸居於主導地位。


與明朝遼東接壤的朝鮮王國,頓時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朝鮮是大明的藩屬國,她最主要的敵人,是北邊的女真與南邊的倭寇,稱之為「北虜南倭」。但如何處理與大明的關係,也是一件錯綜複雜的事情。雖然自朝鮮立國,就確定了尊大明為宗主的國策,但由於兩國壤土相接,在部分地區還存在領土糾紛,所以朝鮮既對大明表示尊重,在對明關係上主張「至誠事大」,但同時也保持著一定的防範心理。


當昔日鎮守北平的燕王即位後,立刻升北平為北京,對東北地區的軍事滲透和控制明顯加強。對此,朝鮮還有一件隱秘的心事,也就是在剛剛結束的「靖難之役」中,朝鮮選擇支持建文帝,這等於跟篡位者朱棣結下了梁子;況且,朝鮮國王太宗大王李芳遠,他本人也有「篡」的嫌疑(李芳遠通過政變上台,他的父親與兄長已被其軟禁,名義上則是退位禪讓),亟需得到天朝大明的認可……在新的形勢下,將如何處理與明朝的關係,朝鮮感到頗為棘手。

這時永樂帝派親信太監黃儼來傳誥命,一些大臣向李芳遠進言,說:「黃儼,是皇帝寵幸的宦官,如果請他代為奏請,使我國世子能娶到大明公主,則將為我國之幸。」朝鮮臣子們建議打聯姻牌。



朝鮮想娶一位明朝公主,這件好事反轉太快!



(萬元韓幣上的太宗大王李芳遠。皇帝說史按:現在有些電視劇里,稱朝鮮國王為皇帝,王妃為皇后,這是不對的。朝鮮王朝向元明清三代稱臣,國王下天子一等,其地位只相當於中國的親王,朝鮮臣子稱國王為大王或殿下,並不稱皇上或陛下)


在元代,高麗王室與元帝長期聯姻,元朝皇帝有一半的高麗血統,這使兩國保持了非常緊密的聯繫。典故是現成的,李芳遠便覺這是個不錯的選項。於是在接見黃儼時,親自將這個想法告訴了他。黃儼立刻道:「何幸、何幸!」表示將奏明皇帝,成此好事。

可黃儼奉使再來時,一個字也沒提及此事。李芳遠不便打聽,想來不會是黃儼健忘,一定是永樂皇帝不同意,將此議否決了,黃儼只好悶了嘴兒,迴避這個話題。


李芳遠想此事是自己主動提起來,卻不想熱臉貼個冷屁股,忒無面子,很後悔當時舉動倉促,便也不再理會此事,為世子擇定了前總制金漢老家的女兒。


永樂五年(1407年)六月,黃儼又來了。李芳遠想,當初是他親口提的親,雖然沒有得到回應,但如今世子已經定婚,卻不可不知會大明。可是話怎麼說,必要動些腦筋。最後李芳遠派右軍同知總制李玄給黃儼帶話:「皇帝待臣(李芳遠)甚厚,臣欲親自上京朝謝,但不敢委棄國事而不顧。世子年已稍長,且已娶親,欲令世子代臣朝見。」在奏請派世子上京陛見時,捎帶著把世子訂婚的事說出來。等於向黃儼通報,先前聯姻帝室的請求不再作數了。黃儼也沒別的表示,只是道:「甚善」——好得很!


(二)


此事被檢校漢城府尹(即王京的地方長官,相當於京城的市長)孔俯知道了,他秘密地對李玄道:「世子今將入中國朝見,若先行婚禮,似為未便。我聽說帝女公主未嫁者有二三人,倘若我朝能夠連姻帝室,雖北有建州之逼,西有王狗兒之戍,何足畏哉!」他仍建議力推兩國聯姻,使朝鮮從中獲得實際好處。

李玄認為孔俯之議有理,遂同他一起找到王妃的父親,也是世子的外祖父驪興府院君閔霽,希望取得他的支持。可閔霽態度模稜兩可,推說:「這不是我該知道的事情。」


孔俯只好去找參贊議政府事趙璞、刑曹參議安魯生商議,這兩位大臣都表示贊同。李玄提議:「我們去找黃天使(太監黃儼),這麼對他說:『曩因多事,誤傳殿下之言,世子實尚未定婚。』」這明顯是欺騙天使。雖然眾人覺得,世子如果能娶一位明朝公主,對朝鮮最有利,但一則世子實已定親,再則國王也放棄了結婚帝室的想法,還是應該先做通國王的工作。於是他們再去找老國丈閔霽,希望能走后妃路線,說服國王。可是閔霽不同意,而國王身邊的近臣無咎、無疾也道:「此事未敢啟達。」認為此事太過敏感,不敢過問。


可孔俯等人反覆相勸,言之不已,閔霽沒辦法,只好把「球」傳出去,讓趙璞去聽聽老臣左政丞河崙怎麼說。沒想到河崙對此大加讚賞,對閔霽道:「若得大國之援,同姓異姓,誰敢作亂?亂臣賊子,何由作乎!前朝大元公主釐降我國,百年之間,內外無虞。世子能娶一位公主,那是再好不過了。」


河崙讓趙璞他們去找宰相石璘、趙英茂等人商議。可是石璘打太極道:「我老了,不再參議國家大政,今於此事,何敢獨斷!」趙英茂則稱:「上意已定,何敢復有他議?」這兩位雖然都表示不願參與,可也沒認真反對,更沒有將此事告訴國王。可見在廷大臣對於和明朝聯姻,多是樂見其成的。

正當一些大臣背著國王私下活動,而議論未決時,他們的密謀被國王知道了。



朝鮮想娶一位明朝公主,這件好事反轉太快!



(太宗大王李芳遠畫像。要是不說出來,乍一看,人們還以為這是哪位明朝皇帝呢!)


(三)


世子如果能娶到一位明朝公主,將極大改善與鞏固與大明的關係。這在「天朝」經歷了一場嚴酷的戰爭,改朝換代之後,尤顯重要。


但這樣一件符合朝鮮國家利益的大事,卻不符合一個人,或一個家族的利益:未來王妃的父親金漢老以為已穩穩做上國丈,卻突然起了變數,他在探知大臣的密謀後,非常恐慌,連忙向國王做了報告。


李芳遠得訊,勃然大怒。大臣們的行動,無疑是對國王權威的挑戰,通過宮廷政變上台的李芳遠對此不能容忍。


「世子已經訂婚,已經明明白白告訴了天使黃儼,怎好又改口不承認呢?國體何在!這是兒戲嗎?」


李芳遠立刻下令,將趙璞、孔俯等人抓起來鞫問,與大明聯姻的計劃至此正式擱置。


「結婚中國,予所願也。」李芳遠表示他確曾有「結婚上國」的想法,但經過深思熟慮,已經將此念斷然放棄。他說——


首先,「尚慮夫婦相得,人情所難」。民間夫婦,情投意合、舉案齊眉者尚且不多,何況是作為政治利益交換的政治聯姻?當然,世子或公主幸不幸福,屬於「人情」的範疇,而人情、人道、人性等等,於政治利益相比,不足掛齒,所以李芳遠雖然以「人情」開題,但他還需要更充分的理由。


李芳遠接著說,如果兩國締結婚約,則「中國使者往來絡繹,反擾吾民矣」。自古東道主難當,與朝廷沾了親的東道主,尤其難當!是親戚,就得走動,但走動頻繁了,必然勞民。這是李芳遠表示不能與明朝結婚的第二個理由,「人民的福祉」又被拈來做了擋箭牌。


與明朝聯姻,是否就能保障朝鮮的利益呢?李芳遠對此也無法認同。他說,元朝末年,元順帝娶了朝鮮奇氏為後,奇氏滿門貴盛,最後仍不免「一門殺戮無遺」。有奇氏的悲慘樣板在那裡,攀高枝,與帝室締婚,「安足保乎」——真的就有保障嗎?李芳遠連連道:NO NO NO!


其實,李芳遠引元順帝奇皇后的故事,屬於強說。那奇氏因為自家女兒在元朝做皇后,志得意滿,驕奢淫逸,又遭到高麗國王的猜忌,從而造下滅族大禍。這與朝鮮王室與明朝皇室聯姻,怎可相提並論呢?



朝鮮想娶一位明朝公主,這件好事反轉太快!



李芳遠最後才點出問題的關鍵,他道,朝鮮真正的自存、自保之道,不在於通過聯姻、更深地依託大明這樣的外在條件,而在內部「君臣一體」,惟其如此,「國乃治安」。可是趙璞等人是怎麼做的呢?他們背著主上,私相聚會,圖謀大事,卻故意瞞著本王,我孤家寡人一個,將和誰一起「為治」呢?


李芳遠明確告訴大臣,此事不可再提,為此,所有預事者都遭到了懲罰。雖然只是意思一下的薄懲,但包括老臣河崙在內的一些人還是丟了官。沒想到,明朝公主沒娶到,李芳遠竟藉此案剪除了那些對他個人缺乏忠誠的臣子——為君者之善於為謀,其如是乎?


其實,李芳遠真正擔心的,是他篡逆來的權力是否穩固。朝鮮太宗行事婉曲柔和,與明朝太宗(朱棣)作風之強硬粗暴,雖然所彈者為「異曲」,卻有「同工」之妙。


(歡迎關注皇帝不稱朕微信公眾號 hdshuoshi)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網友都說鄭爽去整容其實是一件好事,你也這麼認為嗎?
當一條太聰明的狗狗一點都不是什麼好事,看它就知道了!
故宮裡的老井,邪氣重重,怪事不斷,幫慈禧做了一件好事一件壞事
大三陽轉小三陽就沒事了?這真不一定是個好事
趙麗穎做了這麼多好事,你還忍心黑她?
小孩太聽話,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是父母教育的失敗!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易,一輩子做好事難,請看棗莊這位老人做了什麼?
驚呆!流產其實也是一件好事?你怎麼看?
腰細了體重卻沒見少,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誰說慈禧是一個奢侈的人,她曾經做過這樣一件好事!
這個帝國滅亡的故事告訴我們一件事,兒子太多,真不是一件好事
為什麼「細心不一定是件好事」?
我曾朝思暮想做好事
都說鳳姐笑裡藏刀的本事一流,沒想到她也做了這麼多好事
晚上睡覺總做夢,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故宮裡的老井,怪事不斷,幫慈禧做一件好事一件壞事
一周內瘦的太快不是一件好事?那幾斤合適?
其實光頭強這個人有時候也不壞,這回幹了件好事!
孩子太聽話不一定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