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考古表明:4000多年前陝北高原已種植粟黍

考古表明:4000多年前陝北高原已種植粟黍

中新社西安8月11日電 (記者 田進)記者11日從陝西文物部門了解到,考古表明,距今4000多年的陝北榆林寨峁梁遺址,農業生產主要以種植粟和黍為主,還可能採集可以食用的藜以應對食物危機。


寨峁梁遺址位於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安崖鎮房崖村附近一處橢圓形山峁上,除南側與其它山樑相接外,三面均臨深崖。考古人員曾在遺址內清理出房址66座、圓坑10座、方坑3座,並出土了陶、石、骨等200餘件標本。


據了解,寨峁梁遺址是陝北一處龍山時代晚期的遺址。該遺址與石峁城址相距不遠,同處禿尾河流域。若以石峁城址作為黃土高原北部早期國家出現的重要標誌,則寨峁梁遺址和石峁遺址的對比研究將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對該區域社會複雜化進程的理解。

寨峁梁遺址的建築形式主要是單室窯洞和前後室窯洞,窯洞內一般都會有灶址存在,窯洞內的灶上土樣是此次浮選的主要來源。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專家表示,考古人員採集了土樣,浮選出粟、黍、藜、豬毛菜、胡枝子等13種植物種子。浮選結果顯示,寨峁梁遺址當時的農業應該是以粟和黍為主的旱作農業經濟,黍的地位略低於粟。遺址中還發現了數量較多的藜,可能是作為一種補充性的食物資源。


據介紹,當時北方的農業生產主要是以種植粟為主、黍為輔的典型旱作農業,粟的重要性一般是要遠高於黍的,但是寨峁梁遺址的情況略有不同,黍的重要性也很突出。據分析,寨峁梁遺址所處乾旱、寒冷的氣候環境,使得黍一直保持著重要的地位。


此外,藜、胡枝子等種子是常見的旱地雜草。寨峁梁遺址發現的粟、黍、藜一起出現的現象,說明藜屬植物很可能也是當時的食物之一。(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海網 的精彩文章:

消脂鏟肉瘦不停!減肥必吃的15種食物
奧運選手為何青睞拔火罐?美媒:可減輕疼痛
日電視節目笑台「效顰」日本文化 網友:熱臉貼冷屁股
美國調查:「貓奴」單身幾率高於「狗奴」
孕婦懷了只「人魚寶寶」沒有腿只有美人魚的尾巴!

TAG:南海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研究表明1萬年前人類已進入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區域
6年,他在海拔4000米高原跑了100萬公里,送了50萬個快遞
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區域1萬年前就有人居住了
米171已經裝備超過4000架,我國青藏高原有部署
7000米冰川上守護青藏高原
梅西想去世界盃危矣,3000米高原客場,阿根廷20年沒在這裡贏過球!
高原機場來了大批殲10A,空警500,殲20呢
高原機場來了大批殲10A, 空警500, 殲20呢
中科院寒旱所:青藏高原沙漠化或始於110萬年前
雪域高原愛撒海拔5000米
30年前中國大飛機之殤:運-10項目為何難以為繼?運-10高原測試
解放軍海拔5000米以上高原營區24小時不間斷供氧
青藏高原何時開始有人類定居?最新研究認為是7400年前
過去40年:青藏高原湖泊擴張 蒙古高原湖泊萎縮
突發!3600米主場成國足新武器!球員6次吸氧!梅西高原1比6慘敗
中國戰車5000米高原空降,美國至今做不到
這裡曾與世隔絕,村民生活在4500米高原條件艱苦
中國最有人情味的橋:人畜兩用,10萬人在4500米高原上修成
我軍殲10戰機在高原遭蘇30火控雷達照射,1分鐘後蘇30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