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煎煮中藥,老祖宗的手藝不能丟

煎煮中藥,老祖宗的手藝不能丟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自行>進行服用,那麼如何正確的煎煮中藥,又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首先,我們都知道,煎煮器具以砂鍋為好,此外,也可選用搪瓷鍋、不鏽鋼鍋或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鐵鍋、銅鍋。


在煎煮中藥前,切勿清洗中藥材。中藥材大都是生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進行了加工炮製,煎煮之前一般沒有必要淘洗。如果的確覺得草藥有些臟,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沖洗,以防易溶於水的有效成分大量丟失,從而影響中藥療效。

藥物投放順序:一般藥物可以同時入煎,但部分藥物因其性質、性能及臨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時間不同。有的還需作特殊處理,甚至同一藥物因煎煮時間不同,其性能與臨床應用也存在差異。所以,煎制>還應講究人藥方法。先煎:先煎的目的是為了增加藥物的溶解度,降低藥物的毒性,充分發揮療效。以下三種情況需要先煎。①礦石類:貝殼類、角甲類藥物,因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必須先煎。如生石膏、寒水石、赤石脂、靈磁石、代赭石、海浮石、礞石、自然銅、牡蠣、石決明、珍珠母、海蛤殼、瓦楞子、龜板、鱉甲、穿山甲、龍骨、龍齒、鱉甲、水牛角等等,可打碎先煎30分鐘。②有毒的藥物:如烏頭、附子、商陸等等,要先煎1~2小時,先煎、久煎能達到減毒或去毒的目的。③某些植物葯:如天竺黃、火麻仁、石斛、只有先煎才有效。後下:花、葉類以及部分根莖類等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時容易揮散或破壞而不耐煎煮者宜後下,目的是為了減少揮髮油的損耗,有效成分免於分解破壞。①氣味芳香,含揮髮油多的藥物,如薄荷、藿香、木香、豆蔻、砂仁、草豆蔻、檀香、降香、沉香、青蒿、細辛等等均應後下,一般在中藥湯劑煎好前5~10分入葯即可。②不宜久煎的藥物,如鉤藤、杏仁、大黃、番瀉葉等等應後下。包煎:將某種藥用紗布包起來,再和其他葯一起煎。須要包煎的主要有三類藥物,一是細小種子類藥物,如車前子、葶藶子、青葙子等,煎藥時特別粘膩,如不包煎,容易粘鍋,葯汁也不容易濾除:二是有些藥物如蒲黃、青黛、海金沙、灶心土等,煎時容易溢出或沉澱,需要包起來煎煮;三是有些有絨毛的藥物,如旋覆花、枇杷葉等,如不包煎,煎煮後不易濾除,服後會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嘔吐等副作用。另煎:一些名貴中藥如人蔘、西洋參、蟲草、鹿茸等宜單煎或研細沖服,否則易造成浪費。烊化:膠質藥物如鹿角膠、阿膠等,不宜與其他一般葯共煎,需要另放入容器內隔水燉化,或以少量水煮化,再兌入其他藥物同服。煎湯代水 一般體積龐大吸水量較大的藥物如絲瓜絡、灶心土、金錢草、糯稻根等先宜與水煎煮,將所得的葯汁去滓後再煎他葯。溶化 如芒硝、玄明粉等亦可溶化沖入湯劑中應用。生汁兌入 如鮮生地汁、生藕節、梨汁、韭菜汁、薑汁、白茅根汁、竹瀝等,不宜入煎可兌入煮好的湯劑中服用。合葯沖服 某些貴重的藥物有效成分不在水中溶解的或加熱後某些有效成分易分解的藥物,如人蔘粉、牛黃粉、羚羊粉、三七粉、麝香粉、全蠍粉、肉桂粉、甘遂粉等,將葯末合於已煎好的煎劑中攪拌後服。(註:具體入藥方法遵循醫生囑咐)


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過藥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過藥物表面3厘米為準。而溫度方面,一般是在未沸騰前用武火(強火),至煮沸後再改用文火(弱火),保持在微沸狀態,這樣有利於有效成分的煎出。


煎煮時間要根據藥物和疾病的性質而定。一般中藥第一煎以沸騰開始計算需要20~30分鐘,第二煎30~40分鐘;治療感冒類藥物,第一煎10~15分鐘,第二煎15~20分鐘;滋補類藥物,第一煎30~40分鐘,第二煎40~50分鐘。


湯劑煎煮2次能夠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藥的次數以2次或3次為宜。

留取藥液量一般指一劑葯經2次煎煮合并後的藥液量。成人取300~400毫升,一日分2次服用。兒童取200~300毫升,一日分2到3次或少量多次服用。臨床一般均為每日1劑,每劑分2或3服。病情急重的,可隔4小時左右服1次,晝夜不停,使藥力持續。一般情況下,湯藥多溫服。對嘔吐者宜小量頻服。對丸、散等中藥製劑,一般都用溫開水吞服。有的需要多服長期服,則可煎湯代茶,不拘時服。瘧疾患者,則需在疾病發作前2小時服。 對於胃腸道疾病,宜飯前服藥。因為飯前胃中空虛,藥物能較快進入小腸以保持較高濃度,這樣可使藥物不為食物所阻而充分、及時發揮藥效。滋補藥亦宜飯前服,以利消化吸收。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宜飯後服,飯後胃中存有較多食物,可減少藥物的刺激。消食健胃藥,宜食後及時服,以使藥物與食物得以充分混合,最大地發揮藥效。對於驅蟲或瀉下的中藥,如番瀉葉等宜空腹服。空腹時,胃及十二指腸均無食物,服藥後可避免藥物與食物混合,能迅速進入腸而奏效。其他如安神、鎮靜類中藥,宜於睡前30分鐘至1小時服用,才能及時發揮作用。


藥師溫馨提示:


服中藥時最好忌食生冷、辛熱、油辣、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本篇文章由掌上醫訊藥學版塊整理報道,更多資訊持續更新,喜歡就關注一下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醫訊 的精彩文章:

中醫浮脈如何診治!
超聲波在胎兒監測中的應用
幼兒急疹的中醫診療規範
順產好還是剖宮產好?容我先噴口老血!
夏季不宜洗冷水澡 水溫40度最養生

TAG:掌上醫訊 |

您可能感興趣

祖傳的手藝不能丟,刨坑,汪是認真的!
從老師傅偷學的手藝太棒了!自己就能給地磚做美縫,超簡單!
把大金鐲雕出天仙氣質,不愧是老祖宗的手藝
你能相信這是面做的嗎?老祖宗的傳統手藝,真是驚艷!
【鋦碗老手藝】沒有金剛鑽,攬不了這瓷器活!
海賊王,不一樣的結束局,酒桶手藝質量不錯
這樣的翡翠雕刻創意,比老祖宗的手藝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樣烙餅太好吃,老媽的家傳手藝讓我學到了!
袁家村老手藝匠:不賺錢也得硬撐
素炒豆腐,大廚的手藝家的味道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匠心,手藝,守藝,手藝不光有傳,更得守
別人家鏟屎官為家裡貓主子親手打造的容器 這手藝真是不要太好了
原來瓷磚要這樣鑽孔才不開裂,老師傅多年絕技手藝,一學就會了!
全中國最好吃的炒飯,姥姥的獨家手藝,一大碗都不夠
被自己的手藝美哭了,發揚女排精神,我能!
媽媽自製鹵豬頭,吸引無數食客,這手藝真的特別贊!
老婆的手藝真是好,一雙老土的鞋子,設計出了時尚的風格
手藝人好手藝靠保護和給錢是發展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