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炒菜先過油?5種烹飪方法易讓營養流失

炒菜先過油?5種烹飪方法易讓營養流失

你知道嗎?即使你每次都選擇營養豐富的食材,如果烹調方式不合理,營養也會偷偷溜走。那麼應該如何烹飪,才會更多保證營養?別急,趕快一起來了解下!


5種烹飪方法讓營養流失


焯菜時間久

有的蔬菜切好了還需要用沸水焯燙一下,這樣可以去除草酸甚至殘留農藥,使所有的食材同步成熟。但如果鍋里的水太少、火太小,焯菜時間就會增加,造成蔬菜中很多的營養素流失。


應對方法是,在焯菜時,應該盡量多放點水,將火力調到最大,縮短焯菜時間。一般情況下,蔬菜顏色稍有變化便可以將其撈出來了。還可以在水裡加幾滴油,「封住」菜的斷面,阻止其氧化損失。


腌肉亂用鹼


不少人喜歡用小蘇打、嫩肉粉等鹼性物質來腌制肉類,讓其更加滑嫩,但這些鹼類物質會使蛋白質發生變性,不易被人體吸收;脂肪遇鹼後會發生皂化反應,不但失去價值,還會產生異味;而且,肉中大量的B族維生素也會損失殆盡。

平時腌制肉類的時候,可以用鹽、胡椒粉、紹酒、蛋清和澱粉將肉片抓勻,然後用適當的油溫滑熟,這樣可以很好地保住營養,並且口感也不錯。


炒菜先過油


做地三鮮、干煸豆角等菜肴時,很多人喜歡先將食材在油里過一下,撈出來再炒,這樣會讓菜色澤明亮、氣味香濃。


但這種烹調方法不僅破壞了菜中本身的營養,損失了原本豐富的維生素,過了油的肉也不容易消化,還會導致攝入的油脂超標。


因此,自己在家做菜的時候,最好省略這個步驟,多選白灼、清炒、涼拌和清蒸等烹飪方式。

炒菜油溫高


很多人炒菜的時候都會先熗鍋,尤其喜歡把油燒冒煙了再放入蔥姜,熗出香味了再炒菜。但那時油溫往往已經超過200℃,油中的維生素E、磷脂、不飽和脂肪酸等在高溫後很容易被氧化,蔬菜中的其他營養素也被破壞了。


另外,炒菜時,如果火力太小、炒菜時間過長,食材中大量的營養素,如維生素C、花青素、葉綠素等就會隨汁液流走。


因此,建議在油冒煙前菜就下鍋,而且可以用急火快炒的方式,縮短加熱時間。


鹽放得太早

不少人炒菜時有多放鹽或早放鹽的習慣,這樣會使蔬菜中的汁液流出過多,不僅造成營養素損失,而且還會讓菜肴塌蔫,影響口感。


肉類放鹽太早,則會讓蛋白質過早凝固,不僅難消化,腥味還揮發不了,湯汁的鮮味也滲不進去。建議將菜做到七八成熟時再放鹽,或者出鍋前再放。


學會這樣烹飪讓營養不流失


1、肉、骨燒煮忌加冷水:

肉、骨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燒煮中忽然加冷水,湯汁溫度聚然降落,蛋白質與脂肪即會靈敏凝固,肉、骨的空隙也會聚然緊縮而不會變爛。而且肉、骨本身的鮮味也會受到影響。


2、油鍋不宜燒得過旺:


經常食用燒得過旺的油炸菜,輕易產生低酸胃或胃潰瘍,如不及時治療還會產生癌變。


3、燒肉不宜過早放鹽:


鹽的主要成分氯化鈉,易使肉中的蛋白質產生凝固,使肉塊縮小,肉變質硬,且不易燒爛。


4、吃茄子不宜刮掉皮:


維生素P是對人體很有用的一種維生素,在我國所有蔬菜中,茄子中所含有的維生素P最高。而茄子中維生素P最集中的處所是在其紫色表皮與肉質連結處,因此,食用茄子應連皮吃,而不宜往皮。


5、燒雞蛋不宜放味精:


雞蛋本身含有與味精雷同的成分谷氨酸。因此,炒雞蛋時沒有必要再放味精,味精會破壞雞蛋的自然鮮味,當然更是一種糟踐。


6、酸鹼食品不宜放味精:


酸性食品放味精同時高溫加熱,味精(谷氨酸)會因失往水分而變成焦谷氨酸二鈉,固然無毒,卻沒有一點鮮味了。在鹼性食品中,當溶液處於鹼性條件下,味精(谷氨酸鈉)會轉變成谷氨酸二鈉,是無鮮味的。


7、反覆炸的過油不食用:


反覆炸過的油其熱能的應用率,只有一般油脂三分之一左右。而食油中的不飽和脂肪經過加熱,還會產生各種有害的聚合物,此物質可使人體生長停止,肝臟腫大。另外,此種油中的維生素及脂肪酸均遭破壞。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安在線 的精彩文章:

壽命主要受誰影響
老愛嘆氣是哪裡出了問題
夏季謹防兒童發燒 試試中國傳統的刮痧療法
治白髮試試這道湯
喝水養生美容 夏季正確喝水該喝多少水

TAG:中安在線 |

您可能感興趣

9種吃法讓營養流失
你造嗎?這九種吃法會讓食物的營養流失
4種料理方式易致營養流失
這幾種料理方式容易導致營養流失?
六種蔬菜熬湯養生 不怕營養流失
讓蜂蜜營養翻倍的N種吃法!
讓蜂蜜營養翻倍的N種吃法
土豆的3種營養烹飪方法
洋蔥換種吃法營養翻倍
告訴你家掌勺的,9種吃法讓營養流失
紅菜苔的營養價值和食用方法
炒這些菜別加醋!營養流失不划算
水果與蔬菜,吃哪個更營養?
腐竹的8種吃法,營養又美味!
牛奶煮著喝會流失營養嗎?
清燉雞湯營養好 三種燉法別錯過
蔬菜怎麼吃才營養?揭9種蔬菜的食用禁忌
雞蛋的5種花樣吃法 營養低熱太美味!
吃酸菜好不好 食用方法和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