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隋唐高道-王遠知

隋唐高道-王遠知

作者:周曉孟,沈智


來源:《國人必知的2300個道教常識》

隋唐高道-王遠知


王遠知(530 - 635年),字廣德,是隋唐著名的道士,原是琅玡臨沂(今屬山東)人,後來遷到揚州(今江蘇江寧南)。他的祖父王景賢當過梁江州刺史,父親王曇選當過陳揚州刺史。


王遠知小時候就非常聰敏,且博覽群書,20歲時拜宗道先生臧矜為師。道書說他還曾經拜陶弘景為師,並傳承了陶的道法。南朝陳宣帝聽說他的名氣,請他到重陽殿,「令講論,甚見嗟賞」。隋開皇十二年(592年),晉王楊廣鎮守揚州,先後叫王子相、柳顧言召他,乃出山谷,旋復還歸。


大業七年(6 1 1年),隋煬帝楊廣讓崔鳳舉迎接他,在涿郡的臨朔官,煬帝親自向他行弟子之禮,並向他請教神仙之事,後來又在京師洛陽設立玉清玄壇讓他居住。

唐高祖因為他曾密告符命,授其朝散大夫,賜金縷冠、紫絲霞帔。武德(618-626年)中,唐太宗正當秦王時,曾和房玄齡微服拜訪他,從他那裡接受三洞法。太宗即位後想要對他加以重用,遠知堅決要求回山。

隋唐高道-王遠知



根據《舊庸書·王遠知傳》,太宗李世民曾下詔書說:「先生操履夷簡,德業沖粹,屏棄塵雜,棲志虛玄,吐故納新,食芝餌術,念眾妙於三清之表,返華髮於百齡之外,道邁前烈,聲高自古。非夫得秘訣於金壇,受幽文於玉笈者,其孰能與此乎!朕昔在藩朝,早獲問道,眷言風範,無忘寤寐。近覽來奏,請歸還山,已有別敕,不違高志,並許置觀,用表宿心……」於是下令洛州官吏給他提供人手和船舶,還賜給他法服。


貞觀九年( 635年)又在茅山給他造太平觀(《舊唐書》作「太受觀」),他還度化道士27人,但觀還沒建成,他就去世了。調露二年(680年),追贈其太中大夫,謚日「升真先生」,中宗嗣聖元年(684年)又贈金紫光祿大夫,改謚「升玄先生」。唐玄宗時,讓道士李含光在太平觀造影堂,寫真像,以表彰他的仙跡。在他的弟子中,以潘師正、徐道邈最為出名。《歷世真仙體道通鑒》說他的著作有《易總》l 5卷。

洛穀道醫館.出品


阿洛蘭祛濕養顏散,祛除濕氣一身輕鬆。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進入龍泉道人個人微店了解詳情。


編輯‖龍泉道人‖公眾號:雲南道教網 | yntaoism


歡迎為雲南道教網賜稿,道濟天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間道教 的精彩文章:

古法佔燈花經
胡謅八扯話靈魂
偏方治好心臟病

TAG:人間道教 |

您可能感興趣

唐末高道-聞丘方遠
唐五代高道-彭曉
北宋茅山高道劉混康
東晉高道、凈明道祖師-許真君許遜
大唐高道司馬承禎留下的修真秘訣
大唐高道司馬承禎留下的修真秘訣!
唐代高道司馬承禎與《坐忘論》
除劉伯溫外還有高道也曾輔佐朱元璋奪取天下!
近代玄門高道傳——陳明霖
科學家認為外星高級文明或擁有較高道德水平
道醫學堂丨歷代道醫記傳之高道、陶俊
小說連載《門徒》99-深山尋高道
山中高道享譽公卿之間 解讀碑記還原李明良修行一生
【10.7南師語錄】:最高道德的風範
近代玄門高道傳——房理家(二)
你知道歷史上,被幾代皇帝尋訪的高道是誰嗎
你知道歷史上,被幾代皇帝尋訪的高道是誰嗎?
四方框框|亞麗珊德拉·安布羅休~高道德出鏡《Elle》俄羅斯版,2017年4月刊
金陵隱仙庵享譽文壇是因為這些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