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技與藝術跨界意外性感,人與AI共生時代即將開啟

科技與藝術跨界意外性感,人與AI共生時代即將開啟

---小線說---


7月19日,百度看圖譜曲在「AI科技與藝術之夜「上大放異彩,首次實現了人工智慧技術與視覺藝術和音樂創作的跨界結合。


作為一名混跡於科技界的真の文藝青年,小線菌曾經跟大家聊過深度學習如何讓機器學會了藝術創作。今天,小線菌將帶大家走進「人工智慧看圖譜曲」黑科技,探討其背後的作用機理,以及其未來商業化發展前景和應用可能。

此外,藝術與科技的跨界打破了我們曾經對於人工智慧的設限與認知,我們將探討人類的「藝術」這最後一道防線是否已經失守,以及未來人工智慧可能的發展方向。


------


科技與藝術的跨界?意外性感


7月19日,百度聯手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在「勞森伯格在中國」展覽現場舉辦了主題為「AI科技與藝術之夜」的活動。百度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將美國藝術大師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的傳奇式巨作《四分之一英里畫作》的其中兩聯分別譜成了20餘秒的鋼琴曲,從而實現了視覺呈現向聽覺表達的轉化。這是將人工智慧技術與視覺藝術和音樂創作相結合的首次成功嘗試。

那麼,「人工智慧看圖譜曲」到底是什麼呢?來讓我們一同走近。


具體來說,讓機器「看圖譜曲」的技術實現分兩部分:首先是輸入及規則制定,用海量數據建立資源庫,並歸類語義標籤,匹配曲譜和對應歌詞的曲庫,並編寫語義標籤提取模型和曲譜生成模型;然後是匹配及輸出,即遵循制定好的規律,輸入一張圖片,則可輸出一曲音樂。


其中應用的技術主要是通過其全球最大規模的神經網路和深度學習演算法由機器自主學習實現的,這也是未來人工智慧的一個發展趨勢。具體來說,在演算法上百度應用了深度神經網路等分布式演算法,支持的功能包括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等。



科技與藝術跨界意外性感,人與AI共生時代即將開啟


那這項讓人看起來就覺得不明覺厲的黑科技除了賺足眼球之外,在我們未來的生活中是否有用武之地呢?答案是yes。


人工智慧識圖作曲背後的科技意味著在未來我們可以讓神經網路更好地理解人的意圖,更好地為人類服務,我們可以在更多領域展開嘗試,將情感分析和理解的成果應用於產品中,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和精準化的智能服務,全面提升用戶體驗。舉個例子,針對視障人士應用這項黑科技,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眼前的作品,針對心裡疾病患者應用這項黑科技,可以進行心理疾病的輔助治療。


抵抗人工智慧的最後一道防線已被攻破?不,迎來人與AI的共生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工智慧的發達也讓我們有一定的擔憂。


有人說,人工智慧既然已經可以在人類智力最高水平的遊戲里和我們博弈,就可以在將來的某一天在學術、軍事、政治、商業等一切需要利益博弈、一切涉及到計算和邏輯分析的場合全面戰勝人類。

用計算機科學家Donald Knuth的說法,「人工智慧已經在幾乎所有需要思考的領域超過了人類,但是在那些人類和其它動物不需要思考就能完成的事情上,還差得很遠。」雖然人工智慧在計算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等方面都完爆人類。但人類的感知能力卻仍然在繼續保持領先。而藝術正是情感的體現具體體現之一,也是我們所說的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人類不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的,抵抗人工智慧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最後的一塊凈土。


那機器看圖作曲是否意味著抵抗人工智慧的最後一條防線已被攻破?當然不。


海甜曾在文章中提到:無論「演算法音樂(以數學方法代替音樂思維,創作過程即演算過程)」,還是「圖表音樂」,「幾何音樂」,諸多作曲家都試圖以數學為路徑窺視音樂本質。數學家約翰·傅里葉甚至證明所有樂聲都可用數學式描述,而萊布尼茨則說:「音樂,就它的基礎來說,是數學的;就它的出現來說,是直覺的。」也就是說,作曲這件事也必不會自此將由機器代勞。人類的創造力是不可或缺的。



科技與藝術跨界意外性感,人與AI共生時代即將開啟


而更合理的推論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人類與人工智慧不是對立關係,而更近似於共生。舉個例子,1997年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被當時的人工智慧打敗,但近二十年過去了,國際象棋的浪潮並未消散,相反,無論玩家數量還是比賽數量都一直在提升——人類甚至發明了一種自由式國際象棋比賽:人加電腦與其他人加電腦,或者純粹電腦來比賽,在2014年自由式國際象棋對抗錦標賽上,純人工智慧贏了42場,而「人工+智能」型組合贏得了53場。


也就是說,人工智慧幫助人類成為了更好的棋手,你完全可以期待,這種助力同樣發生在音樂領域,兩種智慧的合力一齊譜寫出更精緻的作品也未嘗可知。說不定未來的譜曲形式是:確定性的部分由機器完成,而人類則複雜提供那些真正意義上的「點睛之筆」。


------


更多往期精彩內容


《面壁者聯盟第一期》


《在聊完100家VR公司後,我們交了這篇作業》


《為什麼你不能像ISIS一樣招人?》


《光劍到底是什麼?》


《如何理解技術驅動?》


《第一期聚線堂:地平線機器人》


《第二期聚線堂:點融網》


《第三期聚線堂:數數科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線性論劍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有些事別人做起來就是「有趣」、「酷」,自己做卻是「瞎折騰」?
接受還是拒絕虛擬現實?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高考作文!

TAG:線性論劍 |

您可能感興趣

跨界達人的快意生活——對話資深媒體人、「業餘」藝術家鄭標
瞄準女性市場,中影游聯合時尚集團開啟跨界合作
LPS VIP 跨界藝術鑒賞會攜手藝術家黃思迷與黃月藝術公益基金
SENO首次跨界與法國藝術家合作推出「藝術家系列」
Unity跨界新媒體藝術,看藝術與科技如何走向彼此?
美得不像實力派:一加手機的時尚與藝術跨界作品美圖賞析
路易威登與世界知名藝術家跨界合作,當 LV 遇上世界名畫
唐獅聯手RICO LEE,跨界科技時尚秀驚艷上海時裝周
teamLab跨界開餐廳,藝術與美食的奇妙相遇
藝學匯藝術:譚維維攜眾音樂人在京開唱 跨界融合大膽嘗試
跨境、跨界的書法藝術
修手機的也成立了偶像組合,全民娛樂化時代的商業跨界
FAVOTELL分享 | 一場櫻花盛開的跨界時尚藝術秀
西寧現代婦產醫院與國際早教跨界合作—共同培養嬰才成長
感知智能時代到來機器人進入跨界融合
不會跨界的美術指導不是個好藝術家
IRIFFLE:建築美學與3D列印技術融進首飾設計中,看建築師姜灝玩轉跨界創意
約會App跨界藝術,Tinder邀請藝術家為女性創作
從文科跨界天體物理,一位「做科研的文科生」跟你聊聊她眼中的科研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