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教「天人合一」理念的啟示

道教「天人合一」理念的啟示

道教「天人合一」理念的啟示



如今的中學歷史課本既有對道教及道理念的闡述,「天人合一」是道教思想的根本理念,現代生物學研究也深刻的印證了「天人合一」環環相扣的關係。

可以說,今天人類的活動主要是集中在生物圈內。人是生物圈生態系統中的一員,在維護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轉中,人類應當承擔義務。這與其說是對老莊思想的佐證,不如說是對老莊思想的繼承,即天地與人同根,萬物與人為一,維護生態平衡,保持人與自然和諧關係,人類責無旁貸。


在論述天人關係時,原始道家的思想是很獨特的。與世界一些宗教、文明認為上天賦予了人類統治世界的權利、人在自然中具有特殊地位的觀點相反,原始道家認為,世上最高尚的主宰為「道」。「道」無偏私,它公平地繁衍並規範著這個世界。這個公平就是法則,就是以「萬物為芻狗」。天地萬物及人類都是自然的產物,它們的活動都只能是自然規律範圍內的活動,都只能被當作「芻狗」來對待,切不可胡作非為。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自然萬物的生成過程是一幅美妙的漸進的畫卷: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它們不是由上天、上帝等超然物創造的,而是在「道」即自然規律的統帥下自然有序地形成的,包括人。對於自然的進化形成過程,莊子也作了精彩的描述:「種有幾,得水則為繼,得水土之際則為蛙蠙之衣,生於陵屯則為陵舄,陵舄得郁棲則為烏足,烏足之根為蠐螬,其葉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為蟲,生於灶下,其壯若脫,其名為鴝掇。鴝掇千日為鳥,其名為干余骨。干余骨之沫為斯彌,斯彌為食醯。頤輅生乎食醯。黃軦生乎九猷;暓芮生乎腐蠸。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青寧;青寧生程,程生馬,馬生人,人又反入於機。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至樂》)不可否認,莊子的這一「進化論」並不能稱為科學的進化論,而且他所描述的各物種之間由此及彼的關係在今人看來也是不可思議的。但是,莊子的這一論說堅持了唯物主義的立場,即世間萬物是經過一定的過程演化而來的,他們都不是由神創造的。尤其是其中的關於「馬生人,人又反入於機」的論述,更明確地表明,人也是經過演化而來的,他是自然萬物中普通的一員,沒有特權。另外,莊子還指出:「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秋水》)他還在《大宗師》中說:「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與天為徒,其不一與人為徒,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不管我們是否認同,自然都是一體的,世界萬物離不開這個整體,只有承認人「與天為一」(《達生》)、自覺地維護自然平衡的人才是真人。老莊的關於人來自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論說是具有極其重要的生態意義的。


可以說,今天人類的活動主要是集中在生物圈內。人是生物圈生態系統中的一員,在維護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轉中,人類應當承擔義務。這與其說是對老莊思想的佐證,不如說是對老莊思想的繼承,即天地與人同根,萬物與人為一,維護生態平衡,保持人與自然和諧關係,人類責無旁貸。


來源:中國道教網

掃描二維碼,關注武漢長春觀公眾微信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的精彩文章:

入秋養生食譜——蓮藕
河圖洛書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臉色體現人體五臟盛衰
道教長壽思想及修身養性
道教修行場所的名稱

TAG: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習主席說,我們應該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
量子理論可證實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
論道教「玄同」理念對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啟示
“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沒有了四合院,天人合一的詩意棲居理念也能安放!
封神演義,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的教育理念,就兩個字的差別
不一樣的人才理念:玉台塾用人觀
「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
大道知行講堂《儒商的精神和理念:經濟倫理和企業之道》講座成功舉辦
評論:從印度裔的成功看美國華人教育理念的短板
爸媽教育理念不合?教導小孩應該聽誰的
上田文人的遊戲設計理念:一個粗糙想法的具現化
聽一聽教育強國媽媽的早教理念,難道我們又錯了?
了解吳尊的教育理念,才知道為何他會列「女婿十準則」
好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日本教育理念引發人們深思
《火影忍者》鳴人的理念就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從何達到和平
自由,美國教育的基礎理念
廖國棟:黨團理念和吳完全契合 不再有鴻溝
張世樂——傳播中西合璧的管理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