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乾隆帝批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被乾隆帝批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或曰,當今官場,被領導批評,無人無之,其應對之法,或忍氣吞聲,或拳腳相向,或抑鬱而終,或掛官而去。近日亂翻清代著名筆記《嘯亭雜錄》(嘉慶年間禮親王昭璉編纂),亦見類似被領導批評情形。此領導不比尋常,乃是清朝最高統治者乾隆帝。


被批評者均是當朝權貴,《嘯亭雜錄》描述第一反應,多從外在表現入手,譬如身體,這裡有三個例子。



被乾隆帝批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傅恆


滿洲親貴富察·傅恆,鑲黃旗人,乾隆帝深愛的皇后之弟。乾隆十三年,滿洲親貴訥親因在大金川之役中指揮失當被撤職,皇帝以傅恆代之,以為經略,同時「特命晚間獨對」,可以晚上與皇帝單獨說話,復又賞給黃帶、四團龍補服,寶石頂、雙眼花翎,「以示尊寵」。然寵則寵矣,這名親貴仍不敢在皇帝面前有半點造次,唯「承志行旨,不敢有所專擅」而已。


某日皇帝御門聽政,傅恆遲到了,「踉蹌而入」,某侍衛笑著說:「相公身肥,故爾喘吁」,這句玩笑話立即被皇帝抓住:「豈唯身肥,心亦肥也」,譏諷他的遲到,由於不夠用心,所以「心肥」。

傅恆「免冠叩首,神氣不寧者數日」,好幾天都惦記著這事兒。


傅恆另一在皇帝面前表現不夠好的事,是為兩淮鹽政高恆求情。後者因為貪污,惹毛了皇帝,擬處斬,正待寫硃批時,站在旁邊的傅恆說:「願皇上念慧哲皇貴妃之情,姑免其死」,看在高恆是皇貴妃親戚的面上免死罪吧。乾隆帝很不爽,說了一句很重的話:「若皇后弟兄犯法,當如之何?」按律最高刑罰當然亦是死罪。


作為皇后弟兄的傅恆無言以對,「戰慄失色」。


又如傅恆的兒子福康安,也即皇后的侄子,同樣挨批了。乾隆五十一年,台灣林爽文之亂時,福康安的親戚恆瑞犯法,「逗留失機」,皇帝要求押解進京審問。作為戰役指揮者,福康安意欲包庇,故意怠慢,便在戰陣時特列首功,「以希免罪」。皇帝怒了:「豈以戚畹而袒庇乎?朕深為汝惜也!」



被乾隆帝批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福康安


福康安承命之下,「戰慄失色,花翎動搖競日」。


乾隆帝也有溫柔的一面,譬如平定金川之亂時,指揮官、滿洲名將、正藍旗人阿桂收到了皇帝的一碗魚湯。皇帝告訴他說,吃飯時,看到你的捷報,忽然想起前方將士用命,無限感慨,流了幾滴淚掉進去了。



被乾隆帝批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阿桂


阿桂感動得大哭,說:「臣敢不竭死以報上之眷也?!」


可以說,無論是嚴厲的批評或是溫柔的慰問,都是皇帝駕馭臣下的策略,所謂「恩威並施」。而應對之法,即便是滿洲貴戚,面對壓過來的皇權,哪怕一丁點變動都能在其內心造成巨大衝擊,要麼「戰慄」,要麼「泣」,要麼「畏懼」,要麼「感動」。這就是大臣們與皇帝互動的深切體驗。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史觀 的精彩文章:

慈禧太后與曾國藩第一次見面談了啥?
三年內迭遭喪父與喪子之痛,求乾隆帝心理陰影面積

TAG:清史觀 |

您可能感興趣

批評剛剛登基的乾隆帝,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書法批評?
你是批評家還是孩子的榜樣?
孩子被老師批評,是一種幸福
批評是一種「高看」
十二星座都是因為什麼被老師批評?
即使輿論基本是一邊倒都是批評,但鄭秀妍的存在就是一種打臉!
貝嫂又被批評選用過瘦的模特,這些紙片人平時真的不吃飯嗎?
書法批評是一種思想的對話
柳體被米芾批評為:丑怪惡札祖,從茲古法盪無疑,為什麼今天仍然是人們學習的榜樣?
嚴歌苓:我是來批評高考這樣一種社會現象的
香港抗癌成功導演批評張柏芝不敬業,張柏芝真的是這樣一個人嗎?
為什麼田蘊章 田英章兄弟的「田楷」多受批評?因為他們沒有學習這種書體,你認為呢?
墨子:有一種器重叫批評
解決孩子成長種種問題的最好方法,不是批評和壓力,而是愛和故事!
孩子不服氣你的批評?那是因為你沒看過這些科學的方法
陳攖寧先生所批評的是何種「陰陽丹法」?
這些看人只看臉的星座,我要嚴厲批評一下!
李鴻章無意間得罪了一個太監,被光緒皇帝下旨狠狠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