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人工智慧」這個詞語是怎麼來的?

「人工智慧」這個詞語是怎麼來的?

「人工智慧」這個詞語是怎麼來的?



【編者按】《大西洋月刊》撰稿人湯姆·查特菲爾德(Tom Chatfield)發表文章,講述了數字時代一些辭彙背後的故事,展示了科技中人性化的一面。以下為原文摘錄:

很多人都不知道,Wikipedia(維基百科)這個名字來自於夏威夷的一輛巴士。 1995年,在維基百科推出的六年之前,一位名為沃德·坎寧安(Ward Cunningham)的電腦程序員抵達了檀香山國際機場,這是他第一次次來這個島。當時他正在考慮開發一個新網站,幫助軟體設計人員互相協作,讓用戶可以自己使用Web瀏覽器編輯網站內容。這在當時是一個驚人的創新。但是給這個網站取個什麼樣的名字好呢?


「我當時希望給這種不同尋常的技術取個不同尋常的名字,」坎寧安2003年時說,「這時我看到了Wiki這個詞,因為機場大巴的名字叫Wiki Wiki Bus。」


Wiki 在夏威夷語中是「快速」的意思,「Wiki Wiki」則表示非常快速。就這樣,坎寧安的網站有了一個獨特的名字:WikiWikiWeb。


維基百科的誕生

坎寧安並沒有參與維基百科的開發,維基百科是建立在坎寧安的技術上的無數網站中的一個。Pedia這個詞來自於「encyclopedia」,意思是百科全書。Pedia在希臘語中表示知識。所以Wikipedia的意思是「快知識」。該網站大獲成功,後來成為數字時代最具代表性的辭彙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起源和夏威夷島嶼有關。


在數字時代,科技常常給人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然而,每一項技術被嵌在一段獨特的歷史中。它們名字的來源強調了意外和偶然,讓你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理所當然。如果不知道這些人性化的故事,你可能看不到技術的本質:人類意志的擴張,非常奇妙,但並不完美,帶著種種偏見和意外後果。


在向青少年介紹科技現狀的時候,我經常把維基百科作為一個切入點,讓他們改進維基百科的詞條,並在這個過程中,想想「更好」的含義。他們的反應幾乎都是一模一樣。改進維基百科?那上面的內容不是專家寫的嗎?不是的,我說。這就是維基的意義:內容是用戶自己寫上去的,意味著沒有哪個頁面是定論。維基百科上沒有最終的答案,最高權力掌握在社區手中。


沃德·坎寧安維基技術最早的一些用戶並不喜歡維基百科,因為他們覺得維基百科背叛了這項技術的初衷。他們認為,維基百科的成功鼓勵了一種公正和持久的錯覺,其網頁成為了一種自成體系、自我證實的「真理」,堵塞了對真理的討論——或把討論限制在它自己選定的編輯團隊中。


滑鼠的設計

在這種擔心的背後,有一種更大的趨勢——時間本身的流逝。十幾歲的青少年並不記得維基百科出現以前是什麼樣子。這個網站的年齡好像比他們每個人都大。他們生活中還有很多軟體和硬體,維基百科只不過是其中之一,他們生活在這個環境中,適應了這個環境。


數字技術與時間之間的關係並不融洽。舊的格式和平台迅速遭到淘汰,「新」意味著更好,更快,更亮。然而,幾十年前的決定繼續發揮著影響。如果你想了解計算機滑鼠的設計,你需要回去看1965年美國航空航天局的一份文件,其中探討了各種可能的計算機控制方法,包括一種用膝蓋移動的踏板,一種平板電腦和手寫筆,一種光筆,一種操縱桿。


在讀這份文件的時候,你會發現,在那時候,人們並不清楚與計算機交互的方式哪種最好,就連「與計算機交互」是什麼意思都不那麼明白。文件中說:「雖然在做測試的時候,膝蓋控制方式的發展在在早期階段,但它的速度和精度排名都很高,看上去很有前途。」


如今誰能想像用自己的膝蓋來控制計算機,來打字,就好像是在使用老式縫紉機一樣呢?


人工智慧

有一些詞語確實應該經受更多的質疑。六十年前,一些科學家制定了一個會議日程,希望為預測並塑造未來奠定基礎。他們的任務,是用計算科學重建和超越人類心智的運作。這個大會被他們命名為「達特茅斯人工智慧研究項目」。


1955年的一個草案明確提出了達特茅斯會議的假設:「研究是基於這樣一個猜想:學習的每一個環節,或者智能的任何其它功能,原則上都可以被精確描述,可以讓機器進行模擬。」然而到了今天,「智能」這個詞仍然很籠統。從自動駕駛的車輛到面部識別,從下象棋和圍棋到基於數十億個樣本的翻譯,越來越聰明的自動化方案讓人入迷。然而,但每一篇文章標題中的詞語都讓我們偏離對機器本身的認識——機器和人根本不像,並不是對人類智能的反射。


阿蘭·圖靈1950年發表了一篇關於計算機器和智能的論文,其中寫道,「我們只能看到很短的未來,但我們可以看到未來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如果要誠實地面對未來,我們就需要清楚我們經過了哪裡,需要準確描述眼前正在發生的事情是什麼。 人工智慧包含一系列新興學科,它們有更精確的名稱:機器學習、符號系統、大數據、有監督學習、神經網路。然而,由於其術語中嵌入了一個六十年前的類比,大多數關於它們的討論都受到一些干擾——同時又滋生了很多無益的幻想。


知道維基百科的起源未必有助於我們了解它為什麼成功,也未必可以教會我們更好地使用它。但它確實是個提醒: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事情,當初可能並非是這樣。所以,未來的事情也未必就會是今天的樣子。

責任編輯:韓希宇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電子銀行網 的精彩文章:

你命中注定孤獨嗎?科學家發現「社交基因」
螞蟻金服將推VR Pay 炫酷還是布局未來
英國央行徹底關閉聯儲2016加息大門

TAG:中國電子銀行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眼中的「人工智慧」是什麼樣的?原來是這樣!
什麼是人工智慧?這是我看過就好的一篇文章
什麼?馬雲眼中的「人工智慧」是這樣的……
讓人工智慧來畫人,那簡直就是一部驚悚片
與人工智慧一起寫詩,會是一種什麼感覺?
人工智慧來了,我要這技能有何用?
原來矽谷大神們是這樣看待「人工智慧」的,你呢?
你好啊!這是今天的人工智慧要聞
人工智慧是「消滅」還是「臣服」人類?霍金是這樣說的
懂推理、會模仿,人工智慧原來是這樣做到的!
人工智慧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讓人工智慧「人性化」,谷歌竟然這麼做?
人工智慧項目正在起飛:這對未來的工作意味著什麼?
這一次,人工智慧是真的把我嚇尿了~
力宏啊,你真是浪費了「人工智慧」這個好選題
這到底是人工智慧還是人工智障啊?在線等,挺急的!
未來人工智慧有七情六慾嗎?那麼問題來了?
人工智慧開始作曲 還有什麼是人工智慧做不到的?
這個世界有和你長相一樣的人?原來運用人工智慧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