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觀點:缺乏獨立思考是一種流行病

觀點:缺乏獨立思考是一種流行病

作者:孫學軍


來源:科學網

觀點:缺乏獨立思考是一種流行病


現在信息獲取的方便性已經逐漸產生副作用,那就是我們越來越缺乏獨立思考的能量和習慣。我們看這兩個在網路上熱傳的內容,是不是能體現這樣的問題。


最近網路有一個熱傳的虛假消息:《提升患者滿意度的對照研究」被終止----代價超乎想像》題目就非常雷人。


美國有一項進行了10年的多中心研究提前終止。該研究將患者分為兩組,一組是實驗組,告知醫生將患者滿意度與醫生、醫院收入掛鉤;另一組是對照組,兩者不掛鉤。結果發現,實驗組的死亡率升高238%,慢性病發病率增高146%,抗菌素應用增加858%。FDA發言人說「事實上,滿意度高對患者健康不利」。來自UCLA的研究主持者表示,由於這個災難性的研究結果,我們必須立即停止這項研究。

其實這個消息2014年就已經在美國出現「Patient Satisfaction Survey Study Halted; MortalityIncreased 238% with Patient Satisfaction.By Doktor Schnabel - Aug 2, 2014.


當時就有人指出這個信息是網站偽造的。按說這個消息比較容易識別,但奇怪的是,這個消息在許多醫生群中也熱傳。這就值得我們認真思考了,說明許多醫療領域的人缺乏基本的科研素質,或者缺乏獨立思考的習慣。任何涉及人的試驗,必須獲得倫理委員會批准,倫理學基本的考慮因素是不能對受試者產生危害,這種明顯可能增加患者帶來危害風險的研究不可能獲得倫理學批准的。臨床治療首先是根據臨床診斷和治療指南,沒有任何臨床治療把患者滿意作為要求。像這樣可笑的研究方案也不可能獲得經費支持,也不可能有學者願意參加。按照這個消息,研究是雙盲對照,雙盲包括患者和所有參與醫療人員不清楚分組,既然患者和醫生都不了解具體治療內容,就根本無法把滿意度納入研究內容,這顯然存在明顯的自相矛盾。


再看另外一個正能量的消息: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花寶金教授因擅長治腫瘤,患者趨之若鶩,一號難求。然而,花教授卻並不開心,他說:「我行醫幾十年,每天都在拚命看病。結果,病人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治越多。作為一名醫生,一點成就感都沒有。」花教授是一位清醒的醫者,他看到了表面「繁榮」背後的隱憂。從醫生個人來說,病人越來越多,說明自己醫術高、口碑好,患者認可。但是,從整個國家來說,病人越來越多,則說明醫學發展走入誤區,重治療輕預防,醫生「只治不防,越治越忙」。


其實一個國家醫療技術提高的結果恰好就是患者越來越多,而不是患者越來越少。比如癌症患者,如果某種癌症如肺癌的平均帶瘤生存時間從一年延長到五年,這肯定是癌症治療方面的巨大成功,但是成功的「後果」是「患者的規模肯定是越來越大」,這難道不是醫生和國家希望發生的結果。我們如果把患者完全治癒作為醫療目標,把患者越來越少作為醫療標準。最「理想」的辦法是把患者儘快治死。這樣患者會越來越少,沒有病的人比例越來越高。難道屠殺是最理想的手段嗎?退一步講,即使「重治療輕預防」,隨著人群平均年齡的增加,老年相關疾病患者越來越多也是必然的結果。甚至可以這麼說,癌症患者數量越來越多,正是醫療成功的體現。


難道不思考已經成為流行病?

個人觀點,歡迎批評。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研究發現:導致婚姻破裂的並非瑣碎家務
MNFR:腸道微生物如何引發心臟病?
盤點基因編輯新利器
除了顏如玉和黃金屋,讀書還可以延壽?
新研究揭示肥胖引發糖尿病機制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他只不過是一個善於獨立思考的傷口
話題如何成為一個能獨立思考的人
有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十二個關鍵點
狗不能獨立思考,是因為人類的馴化?
有一種獨立,叫極度缺乏安全感
做一個獨立思考的人很難嗎?
「艾滋病考生獨立考場」,是歧視還是保護?
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獨立思考的人
產婦跳樓事件:我們的獨立思考——既不獨立,也不思考
別抱怨了,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是可以這樣培養的
沒有思考上的獨立,就缺少自主
比經濟獨立更重要的,是思想獨立
性格測試:你是不是一個獨立的人
臨汾艾滋病考生獨立考場是否歧視?
女人真正的獨立,是怎樣一種狀態?
測你是不是一個性格獨立的人
即使深陷愛情,也要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
第一個反清的封疆大吏,完成獨立革命卻沒有流一滴血
它不是獨立的病,卻是多種病的病理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