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揭開「鬼」節的神秘面紗

揭開「鬼」節的神秘面紗

提起」鬼「這個字我們都會退避三舍,尤其是七月十五的」鬼節「。在中國民間的傳統觀念中,農曆七月神秘而幽暗,地府鬼門大開,萬鬼都從陰間來到人間,探視親友子孫、或尋求供奉,直到七月底關閉鬼門時才返回。作為禁忌,人們很少選擇在七月舉行結婚、搬家或開幕等喜慶儀式。而這個「鬼月」的高峰,無疑是七月十五。我們為什麼對鬼節如此懼怕?其實,很多時候,人因不知而畏懼。下面,不妨一起來揭開」鬼節「的神秘面紗吧!

揭開「鬼」節的神秘面紗


【五台山碧山寺舉行盂蘭盆法會】

揭開「鬼」節的神秘面紗



【妙江法師主法】

農曆七月十五,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盂蘭盆節。這一天在中國還有其他幾種稱呼,道教稱「中元節」,民間又稱「鬼節」。而佛教界則稱「盂蘭盆節」,又稱「佛歡喜日」「僧自恣日」。這個重要節日與哪一部經典有關?涉及哪些人物?在中國又始於何時?這裡不得不提三個重要概念:盂蘭盆會,盂蘭盆經,目連救母。


一、盂蘭盆會


一年之中,佛教最大的節日有兩天:一是四月初八——佛誕日,二是七月十五——自恣日,這兩天都叫作「佛歡喜日」。在佛誕節要舉行「浴佛法會」,就是在大殿用一水盆供奉太子像,全寺僧侶以及信徒要以香湯沐浴太子像作為佛陀誕生的紀念。


七月十五又稱「盂蘭盆節」,這一天要舉行「盂蘭盆會」,這是根據西晉竺法護譯的《佛說盂蘭盆經》而舉行超薦歷代祖先的佛事。據該經說:目連(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的母親死後生為餓鬼,目連盡自己的神通不能救濟其母,佛告以要在每年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自恣僧。以此功德,七世父母及現生父母在厄難中者得以解脫。


二、《盂蘭盆經》

《盂蘭盆經》是佛門的《孝經》,是「盂蘭盆節」的真正起源。


1、說法緣起。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後被稱為「神通第一」的大弟子大目犍連剛剛證得六種神通,打算救度父母以報親恩,他用天眼查看父母在處,結果發現母親墮入餓鬼道中,很是可憐,於是他施展神通試圖給母親餵食,結果因為神通難敵業力,飯食一到母親嘴邊就會化為火炭。大目犍連無能為力,於是大哭起來,回去向佛請教求救,該經由此宣說。


2、核心內容。《盂蘭盆經》又稱為《盂蘭經》,屬方等部經典,西晉竺法護譯。內容記述佛陀大弟子目犍連因不忍其母墮餓鬼道受倒懸之苦,問法於佛,佛告訴目犍連,應在七月十五日眾僧自恣日,用百味飯食五果等供養十方佛僧,可令其母脫離苦難,後世演變為盂蘭盆供與盂蘭盆節。


3、殊勝地位。古典戲劇「目連救母」的故事原型即源於此經,自梁武帝後所行盂蘭盆節或盂蘭盆會,已普遍流行於我國民間,有益於民間之孝行,故該經堪稱佛門另一大「孝經」。該經雖只有八百字,但歷史上註疏就有六十多種,可見流通之廣、地位之重。


三、目連救母

《盂蘭盆經》為西晉·竺法護譯。經中敘述目連始得六通後,想要度化父母以報哺育之恩,卻發現亡母生於餓鬼道中。目連盛飯奉母,但食物尚未入口便化成火炭,其母不能得食。目連哀痛,於是乞求佛陀。佛陀告訴目連,其母罪根深結,非一人之力所能拯救,應仗十方眾僧之力方能救度。於是教他在七月十五僧自恣日,為父母供養十方大德眾僧,以此大功德解脫其母餓鬼之苦。


四、盂蘭盆節的意義


父母恩重難報,救度親人出離輪迴,為至孝。一年一度的盂蘭盆節,是我們報孝父母恩情,乃至七世父母的良機。尤其對於現在難以與父母雙親生活在一起,承歡膝下的子女來說,更是為父母祈福,讓父母獲得現世健康 、最終解脫的絕佳機會。


《報父母恩咒》:南無密栗多,哆婆曳娑訶

讀音:南(na)無(mo)密(mi)栗(li)多(duo)哆(duo)婆(po)曳(yì)娑(suo)訶(he)

揭開「鬼」節的神秘面紗



【五台山碧山寺舉行盂蘭盆法會】

揭開「鬼」節的神秘面紗



文:網路 / 圖:文龍


開啟華嚴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嚴頌 的精彩文章:

文殊智慧走向世界

TAG:華嚴頌 |

您可能感興趣

細節曝光,揭開「牛津鑒定」的神秘面紗
揭開埃及豔后的神秘面紗
揭開伊朗的神秘面紗
揭開琺琅彩的神秘面紗
揭開「龍棘子」的神秘面紗!
揭開祝由術的神秘的面紗!
明光寺,揭開禪修秘境的神秘面紗
揭開夜郎國的神秘面紗
揭開「自信」的神秘面紗
揭開「鴿眼論」神秘面紗
揭開仙女星系的神秘面紗
為您揭開緬甸「琥珀」的神秘面紗
揭開冥王星的神秘面紗
揭開埃及豔后真容的神秘面紗
揭開一些天使神秘的面紗
與你揭開天價汝瓷的神秘面紗
鬼壓床",揭開背後的神秘面紗
揭開「祖傳秘方」的神秘面紗!
為你揭開藏式佛珠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