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什麼是科學》序二

《什麼是科學》序二

《什麼是科學》序二



作者饒毅(北京大學講席教授、理學部主任)

責編 劉小編


要回答「什麼是科學」,既困難又容易,既簡單又複雜。


這個問題,可以是一般知識性問題,也可以有很深刻的含義。


中小學就開始學習的,是科學。科學工作者每天研究的,也是科學。

科學的概念如何提出?人類歷史何時有科學?如何判斷什麼是科學?


科學可以很有創造性,也可以是日常工作,應該是後者多於前者;科學家可能因為很聰明而有所成就,也可能因為很刻苦認真取得成績,而且後者可能比例高於前者。


這是從事具體科學研究的人可以馬上想到的。


北京大學的吳國盛教授長期關注和研究科學的起源和科學的歷史,在本書中再度提問並嘗試回答「什麼是科學」,對於過於講求實用主義的當下,很有意義。


本書從現代中國人的「科學」概念及其由來講起,然後追根溯源進入西方語境,以幫助我們理解希臘理性傳統與現代數理實驗框架之下「科學」的真實內涵、邊界和獨特性,最後又回過頭來落腳於「傳統中國的科學」。

作者如此安排論述邏輯和書寫結構,透露出這本著述對「中國科學」的關注。換句話說,吳國盛先生不一定是想通過這本書對「什麼是科學」給出一種自洽而完備的哲學定論,而是回到歷史深處,還原並呈現出科學最為本源的面貌,以此引發中國人反思並糾正自己對科學的長期誤解。


作為科學哲學家,吳國盛教授並不囿於從各種諱莫如深的哲學理論中尋找「科學與非科學的邊界」。在他看來,科學的指稱一直都是清晰而明確的,只不過,「什麼是科學」這個問題的提出背後,有著更為複雜的文化傳統和社會心態等問題。


除了所謂「李約瑟難題」引發「中國古代到底有無科學」這一曠日持久的爭論,中國人對科學的誤解其實更多體現於一種功利主義取向。很多人不了解科學是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是對真理的追求,對自然的好奇。還有些人,希望中國「不打好地基就建樓」,急切要求將研究轉化為應用,甚至譏笑和抨擊基礎科學研究。


在此背景下,科學精神一直未能進入我們的文化內核,未來必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科學探索所要求的誠實、懷疑、開放、寬容、求真、合作等等,也都是中國社會文化建設所急需的內容。哪怕是在科學界內部,至今也沒有解決科學創新所需要的「冒尖文化」與我國傳統「中庸文化」的衝突。


另一方面,如今在國內,科學和科學家的地位已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活中,科學也已經像空氣和水一樣平常而普通,但中國公眾的科學意識依然薄弱。

可以說,吳國盛先生再度發問「什麼是科學」可謂恰逢其時。我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真正理解科學的來處、發展的歷程,跟隨作者的思考重新審視我們對科學的理解和認知。


《什麼是科學》序二


新書購買渠


亞馬遜預售:http://t.cn/Rt0RljE


噹噹預售 : http://t.cn/Rt0RQbZ


博庫網預售:http://t.cn/Rt0ROYL


京東短鏈:http://t.cn/Rt0E6vr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的歷程 的精彩文章:

未名湖畔,星光燦爛。「什麼是科學」學術研討會順利召開
量子計算機來了,信息安全的出路在哪裡?
民間科學愛好者為什麼不能取得科學意義上的成功?
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
吳國盛 科考的疑慮

TAG:科學的歷程 |

您可能感興趣

學會日語讀什麼書
《三體》算什麼最早科幻?中國最早的三部科幻片
《七堂極簡物理課》是本什麼書?
【菠蘿科學獎】蒼蠅為什麼老是搓手?
界詮法師:學佛第一課 為什麼要信佛?怎麼信?
為什麼翰林學士仿照四書五經作文章,卻被皇帝剁成肉醬?
饒毅:中國為什麼需要「科學知識分子」
聽中國唯一一名科幻方向碩博導師上課是什麼體驗
物理學家王貽芳自述:「學習科學有什麼用?」
專訪姚檀棟、范蔚茗:為什麼青藏高原是科學研究的理想之地
英國留學:預科適合什麼樣的學生?
你的大學是什麼等級?本科生英國留學申請指南
為什麼《大英百科全書》曾稱宋子文為「世界首富」?
科學界最牛合影為什麼這麼牛?
我為什麼要學習心理學
什麼是醫學驗光?
科學解釋:人為什麼出軌
為什麼要選擇學習美術
日本武士為什麼要學禪道?
除了《三體》,中國長篇科幻還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