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早期道教戒律怎样形成?

早期道教戒律怎样形成?

早期道教戒律怎样形成?



一、道教戒律建设概况

道教戒律建设,是道教教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道门自身建设和提高信仰水平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戒律从信仰的角度,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道教教义、道教经籍、道教科仪、道教活动场所、道士和道教组织等宗教要素的神圣、尊严和崇高,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肯定道教的信仰与价值,肯定道教的神圣性,进而肯定道教徒的信仰追求和价值选择;另一方面,戒律也可以极力维系道门内部的严肃性、清静性和纯洁性,有助于逐步实现道教徒的人生理想,从而切实体现道教的真正价值。因此,历代道教徒都十分重视道教的戒律建设。


道教正式创立于东汉,随着太平道和正一盟威道的出现,它标志着早期道教正式形成。这里所说的早期道教主要指道教创立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道教已经基本完成了它的创教阶段,并逐步走向了成熟期。早期道教,就已经开始注意和重视道教的戒律建设。这一时期的道教戒律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早期道教戒律的雏形期;二是早期道教戒律的正式形成期;三是早期道教戒律的发展期。本文主要介绍前两个阶段。


二、早期道教戒律的雏形


道教初创时,正一盟威道就规定了一些内部的组织纪律,名曰科律。《太平经》中大多为「道诫」,《老子想尔注》则更重「道戒」,认为「戒为渊,道犹水,人犹鱼」,强调无戒则道不存,无戒则人不存。《三国志·张鲁传》、《后汉书·刘焉传》及注引《典略》等称:「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置义米肉,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有小过者,当治道百步,则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等。虽然,这些都还不是正式的道教戒律,但是却已经形成了早期道教戒律的雏形。

早期道教戒律怎样形成?



根据朱越利先生等研究认为:「原始道教已有戒律。初期有些戒律与斋合在一起。所谓节食斋、心斋,要求祭祀必恭敬清洁,要求去欲除秽,实际上就包含着戒」。陈耀庭先生则认为:「道教从它创立之初就制定了严格的规戒制度。例如《老君想尔戒》、《老君说一百八十戒》等。」可见,道教戒律的起源是很早的,它几乎与道教创立是同步的。也就是说,我们的道教先辈在创立道教时就已经意识到戒律的重要性,并在创教过程中就开始注意加强道教的戒律建设。那时的道戒,虽然只是一种道教戒律的雏形,但却为后世道教戒律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早期道教戒律的正式形成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也根据道教历史发展情况,我们一般认为,道教最早的正式戒律应当是以想尔九戒等为典型的一类道教戒律。《道教义枢》卷二《十二部义》称:「戒之为义,又有详略」,「略者,道民三戒,箓生五戒,祭酒八戒,想尔九戒」。《三洞珠囊》卷六《清戒品》引《正一法文》云:「凡为道民,便受护身符及三戒,进受五戒、八戒,然后受箓」。

可见,早期道教就有所谓三戒、五戒、八戒、想尔九戒等戒律。但此三戒、五戒、八戒究竟指的是何种戒律呢? 芽根据卿希泰先生的研究认为,这里的三戒、五戒、八戒,当为「洞神三戒,洞神五戒,洞神八戒;想尔九戒即《太上老君经律》之道德尊经之想尔戒。」

早期道教戒律怎样形成?



我们认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这些戒律的基本思想主要来源于老子《道德经》,体现了《道德经》「守清静、戒贪欲」的精神。如《洞神五戒》的基本内容是:目不贪五色,耳不听五音,鼻不贪五气,口不贪五味,身不贪五彩。道德尊经想尔戒的内容是:行五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此上最三行;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此中最三行;行无欲,行知止足,行推让,此下最三行」。


从上述部分戒律,可以看出其基本内容都充分体现了老子的思想。想尔戒之名,也源出于《老子想尔注》,体现了老子《道德经》的宗旨。所以,我们认为「洞神三戒,洞神五戒,洞神八戒和想尔九戒」最有可能是早期道教的戒律。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早期道教戒律的正式形成。

道家


传承道家思想弘扬道教文化


欢迎添加我的私人号:cangzhuyong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家 的精彩文章:

早期道教戒律怎樣形成?
道教修持:存思三氣法
道教咒術,洞曉陰陽造化,明達鬼神機關!
守護三寶「精、氣、神」
道教煉丹術的真相

TAG:道家 |

您可能感興趣

早期道教戒律怎樣形成?
道教的五戒十善,道教的根本戒律!
道教正一派之戒律!
道教的戒律有哪些?
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什麼?
十條戒律教會你怎麼穿正裝
道教戒律的意义与类别
道教戒律與道德
道教主要戒律詳解
道教的戒律與禁忌
為什麼佛教徒要受戒?戒律到底是什麼?
佛教有什麼戒律?佛教徒守的五戒、十戒、具足戒都有什麼不同?
佛教的五條基本戒律!
道教的戒律與禁忌,修道之人不可不知!
依道奉行——道教戒律與道德的關係
道教戒律中的三皈五戒
佛教基本的五戒戒律為什麼禁止飲酒?
守那清規戒律有啥子用?—說么鬼之持戒
當代道教戒律建設:現狀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