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高考語文之散文閱讀考查主旨

高考語文之散文閱讀考查主旨

散文,無論是選材謀篇,還是遣詞造句;無論是運用修辭,還是採用藝術手法,都是為了表現中心主旨服務的,這就是所謂的「形散而神不散」。因此命題者命題時,總會結合中心主旨來命題,我們如若成功地把握散文主旨思考問題,那麼就不難找出答案來。但是,散文的主旨並不都是直露的,需要考生體會概括。


據形悟神,即根據文中所寫的事件、景物、人物等,聯繫「文眼」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觀點傾向、寫作目的等,再用自己的「心」去發現「散文的心」,以自己的人生經驗和智慧去解讀「作者心靈的歌聲」。


這一考點主要包括分析評價情感態度和概括主旨兩種題型。

設 問 方 式


1.聯繫全文,概括寫出本文的主旨。


2.本文的主旨是不是「……」?為什麼?


思 路 規 范

對於「文章主旨」題,應從下面幾點入手:


第1步,把握信息


弄懂句與句、段與段、層與層之間的關係,抓住各部分最主要、最本質的信息,把握作者主要的思想感情和觀點態度。


第2步,歸納概括


在篩選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概括和歸納。答題時可採用此類模式:本文通過對「……」的敘述或描寫(手法、內容),表達了作者「……」的觀點,抒發了作者「……」的情感(觀點、感情)。或:不是。因為「……」只是文章內容的一個方面,並非全文主旨。本文的主旨是「……」。

3.(2014·湖南卷)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問題。


糧  食


學群


人和人見面,會問上一句:吃飯了嗎?後來人們認為這樣的問法很土,多半不這樣問了,可是在鄉下,那些種糧食的人,依舊這樣問著,種糧食的人知道,他們問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樁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陽光在泥地上紮根生長,那便是生命,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植物動物,用不同的方式獲取陽光,最後又把它們身上的陽光傳遞給我們。它們就是我們的糧食。人類的一切,無不根植於糧食之中。無處不在的糧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視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東西。

農業時代,就是將一些植物和動物生長直到走向餐桌的過程完整地置於人的面前,讓人參與其中。一粒稻穀,從發芽到分櫱抽穗,到最後長成穀粒,那是天和地還有人一同來到一株稻秧上的結果。為了這,你需要一塊合適的土地,需要將人與畜的勞作連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還需要一份陽光一份雨水。稻子長成了,鳥會飛過來啄走一些,還有一些,會從人的收穫中悄悄溜走,逃進泥土的懷抱。這樣一粒經歷了艱辛曲折甚至是傳奇一生的稻子,當它來到餐桌上時,人怎麼會隨隨便便對待呢?農夫和他們的妻兒都相信,糟蹋糧食會遭電打雷劈。


養一頭豬是一個家庭屋頂下的大事件。一個「家」字早就說出了一頭豬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對待命根子一樣對待它,喂它養它,為它搔癢,為它梳理毛髮,清除上頭的虱子。當年,我的爺爺奶奶就這樣在家裡養豬。


豬養大養肥了,整個村子都知道。一頭豬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兒大了就得出門,女兒大了就得出嫁一樣。送豬的頭天晚上,奶奶特意往豬潲里多放了些紅薯皮和糠,爺爺奶奶一齊過去,看著它吃,看它吃得那樣開心,兩位老人都有些於心不忍:它不知道這是它的最後晚餐。[來源:學#科#網Z#X#X#K] 中國@大學 網ww w.1dab a.com,閱讀@材料


送豬用的獨輪車已經備好,奶奶特意在上頭墊了一隻麻袋,這是她能夠為她的豬做的最後一件事情了。獨輪車轉動起來,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過那隻上了輻條的木輪來到豬身上,在它腹部和肥膘上顫動、晃蕩。豬跟著顛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響,叫得響肥膘也盪得洶湧一些。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時的糧食,一家人的命根,路的一端傳來奶奶的呼喚:

「豬娃子耶,回來喲!」


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著糧食。


大機器時代,人與食物,生命與他的源頭被切斷,來到人們面前的,只剩下大米、麵粉和肉食,甚至連這些都不是,只是米飯、麵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乾脆是一包包袋裝的食品。一頭接一頭的豬或牛,被倒掛在流水線上,就那麼嗞的一下,頃刻被一分為二,分別流向兩邊的生產線,被切割被包裝,成為食品流向市場。轟鳴的機器對食物對生命不再懷有敬意,只有喧騰與暴力,再加上冷血與不可一世的狂妄,機器顛覆了糧食,也在顛覆吃糧的人和吃本身。吃飯成了工作,成了閑暇,成了友誼,成為角力場,成為我們的出發點和目的地。


化肥和激素應運而生,改寫了季節,改寫了雨水,改寫了大地和太陽的行期,改寫了生命的密碼,通往食物的路變得簡單快捷,變得容易,農藥又恰好可以代表人類的貪婪與兇惡在這個世界上出席,刪改本屬於上天的事情。人對於食物不再懷有敬意,有的只是貪婪的佔有,只是吞噬撕咬帶來的快感。飢餓已經遠去,食物因多而賤,沒有了飢餓,我們拿什麼去尊敬食物呢?對食物的敬意沒有了,我們拿什麼去尊敬自己呢? 閱讀材@料1daba.com


小的時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飯粒放進嘴裡,一粒,兩粒,緩緩地咀嚼,彷彿在從事一項極其莊嚴、極其神聖的事業。是啊,這是我們一生都要從事的事業。我們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來,生命也會隨之停頓。


我現在還清楚地記得,一家人圍著一張桌子晚餐的情景:整個屋子只為這樣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燈因為它而照耀,地球為了它從白天轉到了夜晚!那時候,我們吃得最多的是紅薯;那時候,我們討厭紅薯。但恰恰是這些紅薯,還有少量稻米把我們餵養成人。紅薯、麥子和稻米,正是它們決定了我後來的人生。後來我們看事物想問題,都帶上它們的痕迹。 1d aba.com


從一粒稻米身上,我聽到一條江的流聲,聽到雪山在冬眠,又聽到陽光在催它上路,聽到雲在飄,風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竊竊私語。由此我知道,世間萬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顆麥子或是一粒稻米來稱量。我知道,糧食不但進入血肉,也成了我們的靈魂。


(選自《散文》,2013年第10期,有刪節)


1、概括全文主旨,並聯繫現實談談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規範答題】


(第一、二步)本文從「人和人見面,會問上一句:吃飯了嗎?」寫起,詳細地敘寫了一粒種子成為糧食的過程,人們養豬的過程和對豬的感情,生動地體現了農業時代糧食與人的血肉聯繫,然後轉入大機器時代糧食被「篡改」的敘寫,表現了對「大機器時代,人與食物,生命與他的源頭被切斷」的現象的反思,表明了糧食是我們生命的源頭和全部,表達了應該珍愛糧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


【標準答案】 文章充滿溫情地敘寫了農業時代糧食與人的血肉聯繫,並以之與大機器時代糧食生產、消費方式進行對比,表明了糧食是我們生命的源頭和全部,表達了應珍愛糧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3分)


可以從珍愛糧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等角度來聯繫現實談自己的看法。(3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郝思夢 的精彩文章:

高考語文之小說閱讀人物形象作用類題目答題思路
高考古詩詞鑒賞題型答題技巧之意象類
高中語文之詩詞曲賦答題技巧

TAG:郝思夢 |

您可能感興趣

高考語文:7招破解傳統文化古詩文閱讀
閱讀悅讀 散文
浙江高考語文閱讀題太難 原文作者:我也答不出
文獻閱讀的文本分析流派 精選
高中語文閱讀答題技巧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小說閱讀答題技巧
浙江高考語文卷的閱讀賞析 其實是非常好的題目
高考題「詭異的光」引熱議 語文閱讀該有標準答案嗎
雅思考試閱讀技巧秘笈
北京中考語文新增科幻小說閱讀
高考語文之小說閱讀人物形象作用類題目答題思路
親子閱讀徵文
三篇美文引熱議與思考 在《閱讀閱美》學會成長
北京高考多文本閱讀題的解題策略
【原創】閱讀與思考
散文:閱讀三山
趣聞:高考閱讀理解題難倒考生,原文作者對考生爆笑回復
喬哥帶你學語文-記敘文閱讀
中考語文自測63:現代文閱讀考點七:人物形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