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心肺復甦出現按壓損傷?四大技巧助你輕鬆應對

心肺復甦出現按壓損傷?四大技巧助你輕鬆應對

1960 年胸外心臟按壓術問世[1],從此這項技術作為心肺復甦的核心技術之一為全世界的醫生廣泛應用,拯救了無數生命。


然而心臟按壓有時能夠造成患者受傷,按壓損傷一旦發生,將給醫患雙方帶來巨大傷害。開展心臟按壓損傷的相關研究不但至關重要,而且勢在必行。


心臟按壓損傷包括胸骨骨折、肋骨骨折、心臟及心包損傷、血氣胸、肺臟、肝臟、脾臟及胃腸損傷等。

心肺復甦超過 10 min 就可能導致患者肋骨骨折、內臟受損。心臟按壓損傷有時是不可避免的,有時等不到按壓 10 min,甚至在第一下按壓的時候就可能造成骨折。


筆者在 26 年的院前急救工作中曾親自為患者實施過數百次心肺復甦,據粗略回顧,在心臟按壓時壓斷患者胸骨及肋軟骨的情況約 20 次,甚至更多。相信每個經常從事急救及復甦的臨床醫生都有同感,按壓損傷難以避免。


一旦按壓損傷發生,將會影響復甦質量,文獻[2]報道按壓產生的嚴重損傷有時甚至是直接死因。另外,按壓損傷可能授人以柄,引發醫患糾紛甚至訴訟。


儘管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患者的死亡是由於原發病造成的,與按壓損傷無關,但由於患方是非醫務人員,不可能真正了解患者的死因,有時訴訟在所難免。

追根溯源:心臟按壓損傷原因分析


心臟按壓術問世後,各國醫務人員對其基本技術及手法的理解和運用不盡相同,為此歷年來美國心臟協會(AHA)、國際復甦聯絡委員會(ILCOR)等組織出台了數次心肺復甦指南,每次均提出了改進措施[3],規範了心肺復甦方法[4]。儘管如此,按壓損傷仍然層出不窮,這是為什麼呢?


心臟按壓損傷主要來自於按壓者的手掌對患者胸壁施加的力,這是不是說明心臟按壓術的設計有問題?


按照常理,如果設計沒問題,是不會產生按壓損傷的。作者的研究結論是心臟按壓術的設計沒問題。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與按壓損傷相關的因素有以下 5 點:


1. 按壓方法

按壓動作粗暴,揉面式按壓特別是採用衝擊式按壓容易導致骨折。[5]此外,按壓者最容易犯的錯誤:非垂直 90°的心臟按壓也是導致傷害的重要原因。


2. 按壓部位


心臟按壓術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操作者僅用掌根接觸患者胸壁(圖 1),這樣做就能避免將手壓在兩側薄弱的肋軟骨上(圖 2),此時按壓釋放的力被胸骨完全吸收並均勻分散,從而避免了損傷發生。


但是,在實際操作時,按壓者無法至始至終保證自己的掌根不偏離患者的胸骨。有時按著按著就可能不自覺地按到了胸骨外的部位,如果不慎壓在了薄弱的肋軟骨、劍突或上腹部等,就可能造成傷害。

心肺復甦出現按壓損傷?四大技巧助你輕鬆應對


圖 1 按壓手法:僅掌根接觸患者胸壁

心肺復甦出現按壓損傷?四大技巧助你輕鬆應對


圖 2 按壓避開了胸壁的薄弱部位


3. 局部壓強


由於按壓術要求僅僅是按壓者的掌根接觸患者胸壁,這樣就會使該受力部位的壓強增大。


根據測算,對成人患者復甦時,按壓可以產生 30~50 kg 壓力,這些力將全部集中在掌根的有限接觸面積(約 30 cm2)內,這樣使患者胸壁上的較小面積承受了較大壓力。而且這些壓力是在非常短的時間(0.25 s ~0.3 s 注)內湧向患者胸壁、並且反覆進行的。


特別是如果按壓者的掌跟平面無法與患者胸壁平行時,下壓的力量就會集中在操作者尺腕關節的尺骨小頭上,形成一個點(約 3cm2),使壓強更大,使患者胸壁受傷。


由此可見,以 30~50 kg 的力量,以每 0.6 s 一次的頻率,長時間連續向 3~20cm2範圍的胸骨或肋軟骨衝擊,如此很難避免損傷。


註:心臟按壓頻率為 100~120 次/min,即每 0.5~0.6 s 按壓一次,加之按壓及放鬆比為 1∶1,故在 0.5~0.6 s 的按壓時間內還有一半是放鬆時間,因此按壓時每次向下按壓的時間為 0.25~0.3 s。


4. 胸壁順應性及胸骨、肋骨抗壓力


順應性即柔韌性,患者胸壁順應性強時,按壓時其胸壁可以通過及時的變形,將按壓的力分散化解,從而避免按壓損傷發生。


但老年人、部分女性和消瘦患者的胸壁順應性較差,肋軟骨的脆性增大,柔韌性減小,加之部分患者全身骨骼脫鈣疏鬆,使胸骨和肋骨抗壓能力下降,壓力來臨時不能通過及時的、適當的變形來化解按壓力而受傷。


有時即使操作者的手掌未脫離患者胸骨,過大的壓強仍可能導致胸骨及肋骨直接損傷。相信有經驗的急救醫生對此有深刻的體會,患者歲數越大,按壓損傷越容易發生。


5. 心臟按壓時間


按壓導致的傷害作用是累積的。按壓時間越長,造成胸壁組織傷害的可能性越大,復甦者手掌偏離患者胸骨的可能性越大,越容易造成傷害。


而長期以來,我們的醫務人員在患者家屬的強烈要求下,進行長時間無效復甦的情況並不少見。患者明明已經毫無生還希望(如終末期疾病患者發生的心臟停搏等),但家屬仍然要求醫務人員實施長時間的復甦,這也是導致按壓損傷的重要原因。


歸根結底,造成心臟按壓損傷的主要原因是操作者復甦時手法不當、無法始終達到指南規定的不偏離胸骨的操作要求,加之患者個體因素以及按壓時間過長所致。上述四項因素可能單獨作用,也可能相互疊加,進而導致按壓傷害的發生。


應對技巧:心臟按壓損傷臨床對策


1. 採用正確的按壓手法


加強定期心臟按壓操作訓練及考核,避免粗暴按壓、揉面式按壓、衝擊式按壓及非垂直 90° 的心臟按壓;按壓者必須調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的衝動及不穩定將導致異常按壓;按壓用力時要根據患者的情況。


2. 減小患者胸壁受力部位壓強


減少壓強的主要措施有將按壓時的掌根接觸患者胸壁改為全掌接觸、使用按壓器械復甦、將單向按壓改為雙向按壓等。


1)將按壓胸壁時的掌根接觸改為全掌接觸


操作者按壓時無需抬起掌根,而採用全手掌按壓,這樣可使按壓操作手法變得簡單而自然,又能使掌胸接觸面積擴大 1~2 倍,同時使壓強減少 1~2 倍。既然按壓者無法始終達到到指南規定的掌根按壓的技術要求,就應改變這個規定。


讓患者的胸骨及兩邊的肋骨共同承受壓力,以減少損傷。操作時務必全掌均勻用力,如果不小心使按壓力量集中在手掌的某一點上,就容易造成局部壓強過高而發生損傷。(注意:此法僅供大家參考及科研之用)


2)使用按壓器械復甦


臨床常用的按壓器械有心肺復甦機以及心臟泵等,這些器械的特徵就是按壓接觸點的直徑在 12~15 cm 之間,按壓的受力面積約等於 113~177 cm2,是掌根按壓面積的 4~6 倍。增大的按壓接觸面積分散了按壓作用力,就會減少損傷,故器械按壓非常安全[6-7]。


此外還可以製造和使用心臟按壓板,以擴大按壓接觸面積。其結構由一個可以向四周旋轉的手柄與一個直徑 12~15 cm 的圓板結合而成。按壓時急救者手握按壓手柄按壓(圖 3),增大了按壓面積。

心肺復甦出現按壓損傷?四大技巧助你輕鬆應對



圖 3 心臟按壓板


3)將單向按壓改為雙向按壓


首先使患者成側卧體位,復甦者位於患者頭頂部,一手置於患者胸前常規按壓部位,另一手置於患者背部的相對位置,然後雙臂合攏,兩手掌心相對用力施壓,然後放鬆,如此反覆進行。


這樣可使患者胸壁由單向受力改為雙向受力。由於把按壓的力量平均分給了患者的胸部和背部,按壓時可使患者的局部壓強減少 4~6 倍。


此外該法的另一個好處是,由於側卧位時地心重力(地球吸引力)的作用,使患者胸廓的前後徑在沒有接受按壓時增大,超過了仰卧位時的厚度,而按壓時患者胸壁的前後徑受壓後明顯減小。


這樣在按壓及放鬆的共同作用下,使患者胸壁的活動幅度要比仰卧位的心臟按壓大大提高,使患者胸腔在放鬆期間的負壓增大,腔靜脈產生更大的吮吸力量,增加回心血量,進而增加心輸出量,使復甦成功的可能性增加。


作者曾用該法成功搶救了一名因溺水超時心搏驟停的 9 歲女孩,患者完全康復,沒有留下任何後遺症[8]。儘管該法較常規按壓方法費力,但仍然值得試用。(注意:此法僅供大家參考及科研之用)


3. 循序漸進增加按壓深度


從理論上說按壓深度越大,心輸出量越多,故 2015 年指南更新將心臟按壓的深度提高到「5~6 cm」。


但是指南並沒有考慮到,一味增大按壓深度則容易造成患者胸壁損傷。而臨床醫生在復甦時必須考慮到這一點,因為一旦損傷發生及訴訟出現,患方不會起訴指南,只會起訴醫院及醫生。


因此我們絕不能機械地照搬指南,不能在復甦時上來按壓就使患者胸壁下陷 5~6 cm。其實,作者認為所謂的「5~6 cm」是只是個理論值,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在按壓時如果沒有儀器監測,我們誰能知道自己的按壓深度是 5 cm 還是 4 cm 還是 8 cm?


因此我們在開始按壓時應該先將按壓深度控制在約 1~2 cm 左右,讓患者的胸壁逐步適應這種按壓狀態,然後循序漸進地增加按壓深度,同時邊按壓邊找感覺,直到患者可以忍受的最大極限深度。


特別是對老年人、女性及消瘦的患者實施心肺復甦時尤其如此。建議按壓深度應以何忠傑主任提出的「胸廓變形度」來衡量,並開展相關研究。


4. 制定科學的按壓時間期限


制定科學的按壓時間期限,避免長時間無用按壓。在家屬的強烈要求下,對毫無生還希望的患者長時間實施無用的心肺復甦的情況十分常見。無休止的按壓不但有悖科學,而且十分危險。


這麼做既浪費了珍貴的急救資源,無端消耗了醫務人員的體力,還容易造成復甦損傷。按壓損傷一旦發生,就可能成為醫患糾紛的導火索。故制定科學的按壓時間參照指標不僅十分必要,而且勢在必行。


2010 年指南的成人院外心搏驟停患者心肺復甦的終止基礎生命支持的條件是[9]:急救醫務人員或救助者沒有目擊到患者何時發生心搏驟停;在完成了三輪心肺復甦和自動體外除顫器(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分析後,患者沒有恢復自主循環;未給予 AED 電擊。我國也應開展終止復甦指證的研究,制定出科學的放棄復甦的參考時間,供急救人員參照執行。


在我們的指南尚未出台前,對已經完全沒有生還可能的患者,如果急救者因種種原因一時無法終止心臟按壓,此時應適當降低按壓力度,以避免產生按壓傷害。這樣做是對患者的保護,也是對心肺復甦醫生自己的保護。


本文作者為北京急救中心馮庚主任醫師,授權丁香園發布。


參考文獻:


[1] Kouweuhoven WB, Jude JR, Knickerbocker CG, et al. Closed chest massage[J]. JAMA, 1960 Jul 9, 173:1064 - 1067.


[2] 崔麗娟,易旭夫,馮俊雙. 心肺復甦術相關損傷的探討 [J]. 臨床誤診誤治, 2012, 25(2): 95 - 97.


[3] 註:原文無作者. Emergency cardiac care committee and subcommittees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ac care Ⅸ :ensuring effectiveness of communitywide emergency cardiac care[J]. JAMA 1992, Oct 28;268: 2289 - 2295.


[4] Berg RA, Hemphill R, Benjamin S, et al.Part 5: Adult Basic Life Support: 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 Circulation, 2010, Oct 19;122:S685-S705.


[5] 胡輝瑩, 鍾世鎮. 心肺復甦中胸外按壓作用及研究進展 [J]. 中國急救醫學, 2006(12):52 - 54.


[6] 陶一江, 陳建榮, 王世襄, 等. 衝壓式心肺復甦機在 9 例心肺復甦搶救中的應用 [J]. 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 2001, 13(3):176.


[7] 曾 艷,周朝虹. Utstein 模式下心肺復甦儀在急救應用中的優勢探析 [J]. 現代預防醫學, 2011, 38 (13):2675 - 2676.


[8] 馮 庚. 側卧位胸外心臟按壓搶救溺水兒童心搏驟停一例 [J]. 中華急診醫學雜誌, 2004, 13(8):517.


[9] Morrison LJ, Kierzek G, Diekema DS, et al. Part 3: Ethics: 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 Circulation, 2010, Oct 19;122:S665-S675.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香園 的精彩文章:

中國現代的五大醫學發明
葛蘭素史克從強生獲得一款新型哮喘生物葯的全球權利
BMJ 說,外科醫生比內科醫生帥氣?不服來辯啊!
梅奧診所旅學日記
死胎 死嬰 圍生期死亡:這些概念不容混淆

TAG:丁香園 |

您可能感興趣

肝癌患者出現腹水主要是由於慢性肝功能受損導致
衣服變緊可能是心臟病!出現這幾種癥狀小心猝死
孕婦出現胃疼怎麼應對
出現劇烈頭痛 胸痛 腹痛別硬撐 或有生命危險
運動需有度!出現哪些癥狀需警惕橫紋肌溶解症和急性腎衰竭?
紋唇不當易損傷唇腺 出現疤痕難修復
這幾類人出現腰酸、疲勞,當心腎病來襲!
孕婦出現這些情況,會對腹中胎兒造成不可挽救的傷害
胃出現情況不要害怕,下面三款葯膳幫助你
腹肌也需要收縮!這些才是導致你腹肌不出現的原因
男性如果出現遺精情況應該怎麼辦?可能是疾病所致,你出現過嗎?
運動後出現肌肉酸痛,如何快速緩解?
出現尿頻要小心 危害大 吃這些毛病全消失
大腸癌篩查數據觸目驚心,出現便血、腹痛、乏力需謹慎
用手按壓肌膚如果出現這種變化就多半是水腫了!
白血病化療出現肝損傷了咋辦?
仿製能力驚艷全球?美不小心暴露重裝擔憂咱出現同款
防止數據線接頭出現損壞,一根吸管與皮筋便能做到
怎樣判斷自己的高血壓已經出現了心臟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