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投降是舉白旗,而不是舉黑旗或藍旗

為何投降是舉白旗,而不是舉黑旗或藍旗

在我們的常識裡面,兩方打仗時,有兩個都心照不宣的法則,一是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二是如果一方舉起白旗,另一方就會停止使用武力,接受對方的投降。在戰爭中白旗為什麼象徵投降呢?這就要從遠古開始說起了。



為何投降是舉白旗,而不是舉黑旗或藍旗


關於舉白旗在我國古代和羅馬中的來源都有記錄。在我國東漢的史書上就有這方面的記載,我們可以推測這個傳統在漢之前,在羅馬作家柯尼利厄斯·塔西佗中也記載過士兵的投降:在Cremona的第二次戰役(公元69年)中,士兵們打不過時採用投降的方式就是將自己的保護物舉在頭頂上。這樣的傳統或許是偶然,但是卻採用了同樣的顏色來表示投降。


在我國把白色當做投降的象徵來源於秦朝,因為秦朝將黑色當做國色,來象徵勝利。當年劉邦進入咸陽,當時秦宮人就用國色的相反色白的來表示投降。這應該就是我國白布示意投降的來源;在西方是因為歐洲人認為白色代表什麼都沒有,也就暗指失敗了,什麼也得不到,這也是文化定型的原因,因為投降者當時已經處於恐懼和漫無目的了,這時就只能用感性去想辦法。



為何投降是舉白旗,而不是舉黑旗或藍旗


也可以考慮到古代時期的社會工藝水平。古代很難製造出彩色的布,就算有也難以快速找到,而白色是最容易找到,也是生活中常見的布,當決定投降的時候,就只能「就近」原則了。這也可以表示戰勝方可以在戰敗方的白旗上任意塗色,意味投降。



為何投降是舉白旗,而不是舉黑旗或藍旗



不過最開始意義上的舉白旗不是表示投降,現代有很多戰爭片中都會有這樣的情節。兩方交戰的時候,已經覺得沒有繼續抗衡的必要,不想損失更多,這時就會舉出白旗。意味著服輸投降。但是在戰爭條令裡面白旗只是表示一方向另一方表示暫時停戰的要求。但是在很久之前,白旗是用來表示進行談判的誠意。後來約定成俗,所以白旗表示停止戰爭進行談判。只要一方舉出白旗,另一方就知道這是要談判的懇求,這時就會停止進攻。這時舉白旗的一方就要派出談判的使者來談判,並且說明意圖,在談判進行的這段時間裡就不會有任何戰鬥行動。隨著歷史長河,這個習慣直到現在也一直在戰爭中使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itty 的精彩文章:

日軍一個師對峙蘇軍三個師,為何德國不看好
宗教的紛爭,基督教也會鬧分裂
人送稱號「血膽將軍」,他極富個性,最後卻死於車禍
讓無數人成為槍下之魂,槍王之王張桃芳用它一槍見血

TAG:Witty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何拒降的將領有罪,投降的將領反而有功?
明朝地主為何寧肯投降清朝,也不願投降李自成?這三點是主要原因
比李心艾還腹黑,欲與唐嫣試比黑,為何對她恨不起來
甄嬛傳裡面各宮小主的旗頭為何不一樣,這有何意義?
「日月旗」是不是明朝國旗?清朝畫卷上為何也發現了日月旗?
他奉旨填詞遊戲風月,最後又為何「衣帶漸寬終不悔」
揭秘:蔣介石為何不抽煙,不喝酒,不打牌?皆是為她
為何說「只為王不稱帝」是曹操一生中最奸詐之舉
豆腐腦是甜是咸,我們為何而爭?
曹操為何要刺殺董卓?不是因愛國或為民除害,而是因為這兩個字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為何慘遭驅逐?我們又何嘗不是!
大將反而不如上將,在唐朝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藍燕為何敢暗諷金莎?她的背景不簡單哦
這樣一道菜,為何讓朱元璋如此痴迷?
日本富裕,卻盛產流浪漢,更震驚的是他們從不伸手要錢,為何?
劉備也算是一代帝王,為何在曹操眼裡並不是真英雄
都是金馬影后,馬思純有背景美貌為何不如歲周冬雨紅
韓信不被重用背叛項羽,陳平又是為何投靠劉邦?
霸氣如此,曹操為何稱得上是一代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