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起居有常度,身心自安康

起居有常度,身心自安康

作者:修靜道長 首發:《天人合一100歲:道家養生精要》

起居有常度,身心自安康


道家的起居養生被道教視為致道成仙的初階,雖然不能一下子達到長生不死的目的,但是它切實可行的養生保健效果是顯而易見的,確實是修道成仙和健康長壽的基礎。道家起居的內容十分廣泛,日常生活中的言談舉止、衣食住行,無不囊括其中。其實,起居講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活動,並在活動中建立起來的衛生習慣,要求在生活中做到「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說:「起居有度。」這就是說,人的日常活動和休息,都要講究規律。道教認為,生活起居就是一種修身養性的過程,講究起居節宜,對於個人自我修鍊和健康長壽是非常有益的。所以,《黃帝內經》明確指出,人要健康長壽應當做到「食飲有常節,起居有常度,不妄勞作。」「起居有常度」就是要講究起居的規律性。

起居有常度,身心自安康


以生命節律論來說,人的生命是按一定的節律而運行的,這種節律是人類在生命的歷史長河中經歷各種環境變化後,逐漸形成和完善起來的,它與自然環境相適應。如果起居不講規律,就會破壞這種節律,使人體各種器官的生理功能發生障礙,從而不僅不利於養生,而且還會使人生病。所以,元代李鵬飛在《三元延壽參贊書》中說:「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傷陽則衄,傷陰則下,甚勞則喘息汗出,損血耗氣。」


傳統養生學認為「精、氣、神」為人生之三寶。神為生命的主宰,能夠反映人體的臟腑功能和體現生命的活力,故有「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之說。人們起居有常,作息合理,主要作用就是能夠保養人的精神,使人精力充沛,面色紅潤,目光炯炯,神采奕奕,所以清代名醫張隱庵稱:「起居有常,養其神也。」長期的起居無常,作息失度,會使人精神萎靡,面色萎黃,目光獃滯無神。一年的起居有常,是指人應按照春夏秋冬四季變化的規律對起居和日常生活進行適當的調整。

起居有常度,身心自安康



一年四季具有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特點,生物體也相應具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變化。人體在四季氣候條件下生活,也應順應自然界的變化而適當地調節自己的起居規律。《黃帝內經》中指出,「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冬三月……早卧晚起。」意思是說,四季的作息時間應有所不同,「春夏養陽」宜晚睡早起,而「秋冬養陰」則應「早卧早起」或「早卧晚起」。每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對作息時間適當調整。

一日的起居有常,是指人應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則而安排每天的作息時間。中醫認為,一日之內隨著晝夜晨昏陰陽消長的變化,人體的陰陽氣血也進行相應的調節而與之相適應。人體的陽氣在白天運行於外,推動著人體的臟腑組織器官進行各種機能活動,所以白天是學習或工作的最佳時機。夜晚人體的陽氣內斂而趨向於里,則有利於機體休息以便恢復精力。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人體內的生物鐘與自然界的晝夜規律相符,按照體內生物鐘的規律而作息,有利於機體的健康。


洛穀道醫館 出品


阿洛蘭道家養生酒,補腎養生。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進入龍泉道人個人微店了解詳情。


編輯‖龍泉道人‖公眾號:雲南道教網 | yntaoism

歡迎為雲南道教網賜稿,道濟天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間道教 的精彩文章:

怎樣判斷體內濕氣重不重?
被算中的命運
五代道士-劉海蟾
說說魁星
明師難遇,知己難求!

TAG:人間道教 |

您可能感興趣

這樣睡覺有益身心健康
經常全面鍛煉仰卧起坐,對身心發展是有益處的
吃醋有益身心健康?
他們能讓女人擺脫」病美人「的稱號,常吃有益身心健康
她們口中的健身心得,質樸無華,卻打動人心
精子在附睾內蓄積到一定程度,也會自溢而出,不利於身心健康
隨緣讓身心自在
珍愛身心健康,遠離有毒老闆
過度健身危害大!每天保持適量的健身才有益身心
健身,是享受全身心的過程!是放飛自我的過程!
太極養身心,關鍵要有一顆覺醒的心
性幻想有益身心健康?
印度虔誠聖歌,在深度睡眠中療愈身心
看這種「爽片」,有益身心健康
有氧運動,全面身心健康的開始!
冥想有益身心健康 還有益於家庭和諧
治癌應從「心」開始,維持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大安法師:只要能少欲無為 身心就自在了
中醫眼中非常不錯的幾款好茶,適當喝喝,有益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