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熊月之:百年上海租界是如何管理的

熊月之:百年上海租界是如何管理的

1842年,鴉片戰爭之後,《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成為通商口岸,史稱「五口通商」。閉關鎖國的口子被打開後就再也沒有合上,1860年以後,中國又增設許多通商口岸,也增加了一批租界。最多的時候,全國一共有26個租界,其中,上海佔三個,分別是英租界、美租界和法租界。


「但上海租界的面積,是全國其他23個租界面積總和的1.5倍。」上海史專家熊月之說,「上海租界設立最早,其他地方租界,都是把上海租界制度搬過去的。」


近日,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和大隱書局主辦的大夏讀書會上,熊月之以「租界的產生與演變」為題,分享了他對上海租界的產生與演變過程的研究。


熊月之:百年上海租界是如何管理的


1898年刊印的《新繪上海城廂租界全圖》



通商口岸訂立之初,上海人買票排隊參觀外國人

《中英南京條約》規定的首批五個開放口岸中,廣州和福州是省會城市,廈門、寧波是府城,上海是縣城。上海的等級最低,然而,最後卻發展最突出。1852年,上海取代了廣州的地位,變成中國最大的通商口岸,後來直線上升,其他城市有的有發展,但是不像上海通商發展得好。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


熊月之認為,首要原因是清政府及上海的官員、百姓對設立通商口岸沒有那麼大的抵觸。


在訂立通商口岸之初,通商五口名單都是英方提出來的。談判時,中國代表耆英等對福州是否開埠問題,與英國代表還討價還價了一番,對於上海則一口應允。在耆英等人看來,上海在此前已被英軍佔領過,雖已退出,但軍事要口仍泊有夷船,如不應允,英國勢必再來攻奪,「與其任彼佔據,孰若歸我土地與之通商者」。既然允其通商,則「舉凡設領事,立夷館,住家眷,勢不能遏其所請」。


當時來華的洋人還不多,上海人不但不懼怕高鼻深目、長相迥異於自己的外國人,還好奇不已,組團去參觀。手持通商條約興沖衝來上海辦領事館的英國領事巴富爾一行,就被沒見過洋人的上海老百姓當西洋鏡買票參觀了一番。

1843年11月8日,英國領事巴富爾來滬協商設置英租界。上海道台宮慕久借口城內擁擠不願給他們提供城內的房屋做領事館,巴富爾一怒之下表示要自尋房屋。宮慕久因此安排了一個廣東姚姓商人接近巴富爾,把自己的房子出租給巴富爾,藉此把英領館放在監視之下。


姚姓商人極富商業頭腦,在監視的同時發展了副業——參觀洋人。他把這些外國人作為展品,售票參觀。最初幾天,有大批居民川流不息地走進這所房子來參觀。「而且都是非常之富於好奇心,對於洋人的吃、喝、剃鬚、洗手、閱書、睡覺都要仔仔細細地觀察。」


熊月之覺得這個情節太過離奇,如果是口耳相傳都不敢引用,但他確實看到了關於「賣票」的史料,甚至還找到了一個「佐證」,英國生物學家福鈞在日記里記載,自己1843年到上海考察,給他撐船的人每走到一個地方,就叫他下船走一圈「給周圍人看看」,以此賺一筆外快。


「在上海開埠的時候,上海人對外來人有兩個特點,第一個是好奇,第二個永遠不忘記賺錢的機會。」


熊月之通過查閱史料發現,在通商五口都存在對外國人的圍觀現象,但各地都不一樣。

廣州對外國人是持非常排斥的態度,1843年開埠以後,外國人在十三行租了一點地方賣貨,而廣州人「一次又一次地扔石頭打他們」,一直反對了十幾年。後來外國人在廣州的租界設在沙面,是一個珠江上的小島,只有一條路通到岸上,「我到廣州特地去看這個地方,歐洲建築風景非常明顯,也是很好的西方建築。但是在近代史上,廣州沙面租界沒有多大影響。」


而在福州,英國人遭遇的是軟抵抗。閩浙總督劉韻珂不但在租房位置等問題上給英國人製造各種不便,還想辦法堵死英國貿易。


劉韻珂給道光皇帝上奏摺,說這些外國人來主要是為了做生意,牟利,因此「我們只要把生意擋住了,他們自然而然回去」。英國人要求開福州為商埠,最重要的原因是武夷山紅茶。劉韻珂就設法把所有茶葉通到福州的路口全部堵死,不許茶商經過。英國人從福州想買茶葉做生意,但沒有人賣給他們。福州開埠以後,差不多有十年時間沒有多少生意。外國人不知道這些內幕情況,只是看到福州通商以後生意很不好。


另外兩個通商口岸,廈門租界設在鼓浪嶼,人氣不旺,寧波距上海近,很多商業貿易最終流向上海。

最終,五口當中只有上海是最成功的。



熊月之:百年上海租界是如何管理的


法國國慶日,洋涇浜上的彩旗。洋涇浜是英法兩租界的分界。



上海的租界曾是要付租金的


「從鴉片戰爭《南京條約》簽訂以後大的格局看,如果拿上海跟福州、廣東其他地方比,我覺得上海的辦法最符合中國的長遠利益的。」熊月之認為,貿易是雙方有利的,中國吃不了那麼多茶葉,拿去交換其他東西,賺取外匯,對中國有好處。「不能把貿易看成片面侵略。如果單是在這個地方租出一塊地方,供外國人居住貿易,租界真的等於殖民地?」


「首先,所謂租界,把一塊地方租給外國人居住、經商。租界不是割讓,這地方的主權屬於中國。第二,這個地方管理權也是中國的,這是明確的。第三,就是外國人居住,中國人不居住,華洋分處。第四有租金,租是收錢的,不管什麼時候,都是收租金的。上海的租金,是每畝地每年一千五百文,交租時間是中國農曆年十二月十五日之前。」熊月之認為,從這四點看,一開始的所謂租界,就是租給外國人專門居住、通商的一塊地方,「用今天的話就是貿易特區。」


設立租界之後,1843到1845年,清政府與外國人陸續交涉,1845年定下《上海土地章程》,其中對外國租地的面積、使用都有限制,對於市政與治安管理,租界土地章程也有具體的辦法,可以說是上海城市近代規劃的開始。


英租界設置反映了中國和西方兩種地理的觀念。英國人認為外灘一帶靠近黃浦江便利船隻進取,便利運輸。上海道台認為,外灘在城外比較遠的地方,原來是荒灘、沼澤地,莊稼長不好,還有一些墳冢,沒有什麼價值。因此雙方對這個地方的選定都很滿意。英租界日後成為上海租界貿易發展的重要地區。


相較而言,法國在中國的商業利益很少,來的主要是傳教士,因而要了緊靠縣城的地方。美租界是1848年美國傳教士文惠廉提出開闢的,道台口頭同意了,但一直到1863年才劃邊界。



熊月之:百年上海租界是如何管理的


租界內的越南巡捕。



小刀會起義後,「國中國」開始形成


租界從從更接近於「特別行政區」的貿易區,演變為「國中之國」,小刀會起義的影響很大。


上海租界先前是華洋分處。1845年到1853年八年間,上海租界人不多,沒有很大的發展。


「如果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租界影響不會很大。但是小刀會起義後,小刀會把上海縣城佔下來。」熊月之表示,戰爭之前,據統計,上海縣城內外有35萬人,戰爭一共打了17個月,到1855年2月份,清軍把小刀會鎮壓下去,上海縣城裡還剩不到4萬人。其中,很多人逃到外地鄉下去了,但還有相當一批人跑到了租界里,租界人口大漲。


短時間急遽的人口增加給租界帶來很大問題,而這時上海知縣袁祖德被殺,道台吳健彰1853年9月份被抓起來,後來放出來,他的主要精力在幫助清朝政府收稅,用錢提供給清朝政府,鎮壓太平軍,對於上海地方治安管理分身乏力。


1854年7月,英租界租地人會議召開。英國領事、英國政府反對破壞原來的章程,主張讓華人出去。但英租界租地人會議是按照繳納地租的金額確定選票,其實是富裕商人做主。難民到來後對經濟帶動很大,商人蓋了很多房子出售出租給難民,獲利頗豐,最早一批石庫門就是這段時間蓋成。因此所有商人投票贊成華人住在這裡。於是,租界華洋分處變成華洋混處。


租界驟然增加到幾萬人、十幾萬人,「管理人的政府就要有,警察就要有,武裝要有,法庭要有,一切跟政府有關係的東西都有了。於是,1854年7月份以後,《上海土地章程》變化了,上海租界的性質就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熊月之認為,租界性質的變化,是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多種因素、錯綜複雜影響下的後果。1855年以後,租界變成了今天人們所說的「國中之國」。體現上海租界殖民地色彩的最突出一點,是中國巡捕不能進入租界抓人。



熊月之:百年上海租界是如何管理的


租界內的公用電話亭。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是真的嗎


關於租界侮辱中國人,流傳最廣的一個故事就是租界中外灘公園門口掛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


從晚清到民國,圍繞「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問題,一直有爭論。最早提供證據的是周作人,他說看到外灘公園有「犬與華人不準入」的牌子,後來有很多人都說看到過,但具體說法有所不同。


「這個牌子是有的,但是寫這八個字的牌子沒有的。」熊月之專門研究過這個問題,結論是:「第一,含有『華人與狗不得入內』這樣意思的牌子是有的;第二,確切寫有『華人與狗不得入內』這八個字的牌子,至今沒有發現過。第三,我們所見到的,含有『華人與狗不得入內』這樣意思的牌子,是含有多項條款的,共有七條,有時候是六條,包括『華人不得入內』,『狗不得入內』,『小孩沒有人陪同不得入內』等。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是分散在不同條款裡面的。」


雖然沒有這種明目張胆的歧視,但華人在租界內地位確實不高。上海租界里97%以上是華人,華人在這裡納稅,但是沒有投票權利,沒有政治權利。華人在爭取政治權利上做了漫長的鬥爭。


在法租界,領事最有發言權,法國領事覺得可以設華董,因而在電視劇《上海灘》中可以看到有華董的形象。但在英美租界合并而來的公共租界,設立華人董事需要表決通過,有投票權的大多數人不贊成,到很晚華人董事才開始設立。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後,日本人把上海的兩個租界佔領了,但是要做出跟中國友好的姿態,把租界交給汪偽政府。而美國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參戰,因為和中國處於同一陣營,英美也表示把租界交還中國。那時,租界並不在他們手裡,所謂交還,也只是爭取國際輿論。


因此,無論從哪個意義上講,租界在1943年在法律上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是,租界真正回到中國人自己管理下,是1945年日本戰敗,「租界存在的時間,在法律上是98年,從1845年到1943年,但實際年齡正好一百年,即從1845年到1945年,整整一個世紀。」


「上海自宋元開始就有經商的傳統。」在熊月之看來,「租界是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設立的,大的方面是全球化,中西交通,小的方面是每個地方處理不一樣的東西。上海這個地方有跟外國人打交道的傳統,有通商的傳統,所以,外國商人來了以後,上海人覺得跟外國商人做生意和跟外地商人做生意是一回事。地位優勢、廣大的腹地、人文傳統這三個東西決定了,上海是溝通外部世界最好的地方。」(文/楊寶寶)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謠言、牛仔、好萊塢:美國模式的前世今生
未能被媒體改變命運的網紅王守英們
阿米塔夫·高希:我想重建那個擁有語言多樣性的世界
偃武修文的宋代,為何體育事業空前繁榮?
北京大學的獨特地位是如何形成的?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張勇:做海底撈23年,我是這樣管理的
三年規模超百億!除了擔當和情懷,他還說要做品牌資產管理的「百年老店」!
清朝末期的衙役,穿著如乞丐,幾個人可以管理一個縣城
家居養花:花葉萬年青冬季如何管理,從幾個方面入手!
百年酒店竟靠一隻貓來管理?!還是世襲的,厲害了···
年過六旬的趙雅芝宛如少女,定期皮膚管理
母豬產後1-5天是最關鍵的時期,此時期的飼養管理 你做對了嗎?
家庭養花:如果管理陽台栽培的月季?
八月種什麼花?此花八月栽,一個月開花爆盆,管理粗放無需打理
藤本月季 歐月 月季花的水肥管理要點
個人目標管理:5月至6月上旬回顧,6月下旬計劃
上世紀四十年代城市管理員如何管理城市
半年收了我們18億管理費的餘額寶,到底是怎麼玩的?
老年人的健康管理誰來做
珍妮-巴斯:我無法認同管理層去年夏天的運作
綠軍管理層真是服了!今年怒搶狀元簽,往後兩年還有7個首輪簽!
賽季中變天,湖人管理層的表現你們滿意嗎?
3個月,讓管理新人成功過渡-如何燒好第一把火
9月盆景管理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