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五台山文殊信仰國際化再次成為共識

五台山文殊信仰國際化再次成為共識

8月28日在「2016中國佛教講經交流研討會·文殊信仰的中國化表達」主題會議上,五台山文殊信仰國際化再次被學者研討,並肯定。這是繼不久前在大聖竹林寺舉辦的「五台山文殊信仰國際研討會」之後,又一次被國內外專家學者認可和認證(詳見晉佛堂之前的報道或者山西省佛教協會官網的有關報道)。

五台山文殊信仰國際化再次成為共識


在專題會議上,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明確講到:要消解現代人類社會的矛盾痛苦,必須選擇無我的智慧。文殊菩薩的般若智慧化解我執、消弭我相,以無分別的空性智慧洞察世間一切萬象之虛幻,從無分別的智慧里自然流露出普及一切的大悲心,只有將無我貫徹始終的大智、大悲,才能拯救現代人類,為世界發展指引出一條超越而自由的新路!當人類沉溺於無休止的物慾、桎梏於科技至上的迷思,世界文化需要建立一種超越性的智慧範式,這種新型的文化模式是以無我空慧為價值判定,一切人事物因此能夠圓融於平等無礙的法界實相中。當文殊菩薩的般若之光照亮全球的時候,才是世界真正的和平之日。學誠大和尚講話中,明確肯定了文殊菩薩作為佛教智慧化身在社會關係和社會矛盾解決中的重要作用,並賦予解決未來問題的重大期望和不二法門。


會上,專家學者們針對文殊信仰的內涵和價值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試圖從文殊的歷史淵源來探討文殊信仰與五台山佛教的不可分割的關係。有些專家學者,從佛教與皇權集權的關係做了分析,令所有在場的聽眾深深感受到佛學文化的博大精深,文殊信仰的歷史悠久以及五台山作為世界佛教聖地的不可取代性。


與會學者普遍認為:五台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聖地。文殊菩薩的信仰對中國佛教有著深遠的影響,是佛教中國化的典型性象徵。研究、分析、總結文殊信仰的中國化過程、形式、內容與經驗,將對弘揚、探索、創造佛教中國化與化中國歷史進路提供參照與借鑒的意義,也將為五台山文殊信仰走向世界提供堅強的理論支持。


正如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山西省佛教協會會長妙江大和尚在7月份的五台山佛教國際研究院掛牌時所期待的那樣:五台山佛教系統化深入化地研究,將令大乘佛教的普世精神更加得以弘揚。特別是在目前國家提出的「一代一路」戰略的實施中,讓漢傳佛教文化沐浴新的春風,成為國際間文化交流的又一紐帶,讓中國佛教的影響力更加深入廣泛。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晉佛堂 的精彩文章:

TAG:晉佛堂 |
您可能感興趣

第三屆五台山信仰國際研討會閉幕
第二屆五台山信仰國際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參訪清涼古剎,領略佛國文化
朝拜歸途,信仰之城—色達歷史文化
漢帝國的信仰結構
五台山隆重舉辦「文殊信仰暨能海上師誕辰130周年」國際學術論壇
蒙古帝國與基督教信仰
道教信仰「中秋拜月祭土」的文化內涵
當書法成為信仰 中國的文化將無比璀璨!
中國的刀劍辟邪文化,民俗信仰
黃夢瑩三生三世演繹反派 楚喬傳為國家信仰而戰
五台山文殊信仰暨能海上師誕辰130周年國際學術論壇今日開
從民間信仰「白鶴大帝」看仙鶴與道教文化的關係
「文殊信仰論壇」暨「佛教講經交流會」志願者名單公布
民間信仰:最真實的中國宗教文化傳統
《楚喬傳》深化「成長勵志」正能量 「星玥」再度並肩共赴信仰
河南大學與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共建「中原民間文化藝術發展研究中心」揭牌暨「民間信仰與區域社會」學術研討會召開
海南玉蟾宮舉辦「道教天后信仰與南海文化」學術研討會
北京白雲觀聯誼:海峽兩岸香港三地 中華一脈文化同根信仰同源
福建東山 台灣關帝信仰的發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