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當書法成為信仰 中國的文化將無比璀璨!

當書法成為信仰 中國的文化將無比璀璨!

1

書法,不單只是牆壁上的風雅,桌案上的閑情,她是每一位中國人的命里菩薩。回眸風雲動蕩的民國時期,書法即顯現出了尤為特殊的意義——民族危難時的文化信仰。當時西方文化以各種形式進入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度,在她歷經了文化的輝煌之後,進入了停滯階段,當時社會的精英,正為國人的自信,謀求一條出路。而書法,正是文化信仰的最好承載。化不開的民族情,凝成一滴筆墨的濃重。

2

百年之前的大時代,新舊交替、西學東漸,西方文化如堅船利炮一樣,猛烈地衝擊著中國大地。而鋼筆、鉛筆的日漸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毛筆的使用程度。民族進程走到了十字路口,國人當何去何從?有識之士們深知,喪失一門國粹,就如同丟掉家國山河。筆墨即血脈,豈能止於當世!於是,孫中山、譚延闓、蔡元培、于右任等人士紛涌而出,他們以墨傳心、書寫豪情,民國諸君子的風度、氣質、學識,都蘊藏在這行筆之中。黑白間,儘是無聲的吶喊。

3

書法之要義,亦在於培養國人美學情操。梁啟超曾言:『吾中國以書法為一美術,故千餘年來,此學蔚為大國焉』。這番言語,響徹在華夏大地。而時任教育總長的蔡元培,更以書法為核心載體,對『美育教育』進行了廣泛實施。點滴筆墨,注入到了無數有志青年的熱血當中,他們明白,此學乃是家國命運之根。一點一畫,支起中國脊樑;一提一按,激發民族脈動。

4

林語堂在《中國人》中寫到:只有在書法上,我們才能夠看到中國人藝術心靈的極致』。因此不懂得中國書法及其藝術靈感,就無法談論中國的藝術;書法提供給了中國人民以基本的美學。概括的說,中國美學的基礎是書法。而書法常用的術語:平衡、勻稱、虛實、對比、呼應等所包容的內涵,構成了中華民族美學觀念的基礎。

5

每一代人都有屬於他們時代的榮光和記錄,《大時代·民國法書清賞》,一本有著大名字的小書,只是擷取一個角度,希冀通過前賢們留下的手跡墨寶,成為一窺那個風雷激蕩的時代的載體。書法之於民國來說,它是千百年來的延續,也是千百年來的轉折。而書法於任何時代來說,都是中國人的性靈歸所,因為方塊字就是中國人最遠古的圖騰,是每個中國人膜拜的神像。

人人好書法

國學經典 永恆傳承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書法 的精彩文章:

100個書法專業術語,漲知識了

TAG:好書法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傳統文化的信仰歸途
張國榮:唯愛與信仰無法辜負
關於文化與背叛的信仰思考
中國文字:滿載廣義信仰,中國人有信仰!
當愛成為信仰,便是無怨無悔!
美國人:為何中國不信仰上帝,而相信祖先神靈?
信仰的迷失和文化反省
信仰的顏色——「國防綠」
《禱基督信仰為中國文化主流》
雜文:信仰與思想
我們中國人的信仰問題之七:中華民族的信仰必須要與中國傳統三教一脈相承
我們中國人的信仰問題之五:文化傳統深厚的民族必須立足於自身傳統來樹立自己的信仰
關於信仰與愛
韓國文學廣場:這是對信仰的奇蹟—雜詩
讀書 |《金剛經》的信仰——希有難信之法
印度丨眾神與信仰之國
憲法信仰:新時代中國社會的精神氣質
泰國佛教信仰如此普及,為何盛產人妖,甚至變成旅遊文化
張志剛:民間信仰——最真實的中國宗教文化傳統
進入尾聲的佛足跡信仰,如何完成了中國化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