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華匈戰爭第三十五章之秦帝國南征百越

華匈戰爭第三十五章之秦帝國南征百越

公元前219年,也就是始皇帝登基的第二年,一場影響深遠,一場莫名其妙,一場很少有歷史記錄的戰爭,於這一年正式爆發。


其實,到底是不是這一年,筆者也是有很多疑慮的,但,按照《淮南子》和《史記》中的一些記錄推算,這場南征時間跨度很長,所以,筆者只能大概確定到這個時間,而且,這場戰爭的規模以及其他設施,在一定程度上,其實都不差於將要進行的北擊匈奴的戰爭,但問題就在於,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始皇帝會在如此關鍵時候進行南征,而秦帝國的國力又根本不允許進行兩線作戰,尤其是這種規模同樣宏大的兩場一南一北的戰役同時爆發,但,無論如何,終究還是開戰了。


後世很多人,在之後評價秦朝的覆滅原因,一般都重點說秦始皇的暴虐和驕奢淫逸,而且,主要的矛頭便指向秦始皇時期的兩項建築,一項為秦始皇陵,一項為阿房宮,不能說沒有道理,但這卻不客觀,事實上,阿房宮根據後來的考證,秦始皇壓根就沒有修建成功,或者說,最多就是進行了最基礎的準備工作,要說真正開建,大量耗費秦帝國國力,這是絕無可能的,而再說秦始皇陵,誠然,這的確在一定程度上,佔用了秦國相當一部分的財政預算,但請大家看看時間,秦始皇陵的修建在秦始皇登基後不久便開始了,一直到始皇帝一統天下,已經修建了足足有二十幾年了,並且,秦始皇陵的修建都是有獨立的財政預算和供給,這裡的意思就是說,早在開始修建之前,秦始皇陵的預算就已經做完了,同時,其需要的供給也基本上在秦統一之前便完成的差不多了,當然,這裡還會有人拿驪山的72萬刑徒來指責始皇帝的暴政,但是,請大家看清楚,那是什麼?是刑徒,不是百姓,而且,或許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秦帝國的最後,居然就是這些刑徒拿起了武器,在一位將軍的帶領下,成為了保衛秦帝國最後的軍隊,而且,這支軍隊的戰鬥力也是異常勇猛的,這裡就可以充分說明,如果說這些刑徒是遭受了秦帝國慘無人道的折磨,那麼,為什麼在秦帝國面臨最大危機的時候,反而是他們要拚死保衛這個國家呢?當然,我們不能說,秦帝國對於這些刑徒沒有做什麼?但毫無疑問,秦帝國抓他們,是絕對有憑有據,而且,最後秦庭以他們的自由為條件,換取他們的忠誠,也得到了他們的普遍認可,由此才引出了大秦覆亡前的最後一曲絕唱,一幫刑徒所創造的奇蹟。

而筆者之所以說這麼多,就是要告訴大家一個事實,那就是,真正對於秦帝國造成打擊的,遠遠不是那些看上去僅僅是秦始皇為了享受的奢侈建築,恰恰相反,反而是那些真正有利於後代的工程和戰爭才是造成秦帝國財政崩潰的真正原因。眾所周知,秦帝國只有十五年的歷史,而在這十五年的時間裡,真正的大工程和大型戰爭則都是位於前十年。馳道筆者說過了,而筆者接下來要說的兩項秦庭巨大財政支出,便是一場戰爭與一項建築。


公元前218年,始皇帝三年,秦庭的決議已經下達各地方,而在整個南方,經過長達幾個月的準備,一支規模達到五十萬的大軍於原楚國兩淮地區集結,而這次大軍的統帥,即為秦帝國新任太尉屠睢,無疑,這又是一個極其陌生的名字,對於這個人,關於他的曾經,沒有人知道,也沒有史書記錄。同時,關於始皇帝為什麼任用這個人,也沒有人知道,事實上,組成這支南征軍隊的將領們,基本上很多也都是很陌生的名字,譬如趙佗,譬如之後的統帥任囂,都是曾經沒有出現過而偏偏在這次戰爭中突然出現的。對此,筆者簡單推斷說,秦庭內部的矛盾已經徹底激化,由此,致使始皇帝不得不重新啟用一批名不見經傳的將領來進行自己的布局。

華匈戰爭第三十五章之秦帝國南征百越


而關於這場南征的具體原因,雖然在史書中無法找到根本的原因,但是,一些蛛絲馬跡還是可以找到的。在先前講述秦統一戰爭時,筆者就曾經說過,秦國大將王翦再滅楚之後,又曾南下對百越進行打擊,很顯然,那次百越雖然上表臣服,貌似秦帝國大勝,然而,一個本質的事實卻無法改變,那就是百越雖服,但依然還是獨立勢力,在實際上講,其實並未真正成為秦帝國的一部分,當然,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在主力盡皆北上之時,王翦能令百越臣服,已經是很不錯的戰績了。那麼,這才沒過幾年,為什麼又會爆發一場南征呢?筆者推斷,這很有可能就是此時的百越又重新反叛了,並且,雖然史書沒有記載,但最起碼此次百越的反叛行為一定是威脅到了秦帝國在南方地區的有效治理,由此才讓自負的始皇帝勃然大怒,起重兵討伐百越,並準備徹底征服百越,將其完全劃入帝國版圖,方肯歇息,而在之後,秦帝國的南征部隊也的的確確是在一直貫徹始皇帝決心將百越徹底征服的總目標,故而才會讓南征變的異常艱難和持久。那麼,問題來了,為何百越在曾經不反,偏偏要在這時反呢?這裡就要說到楚國滅亡事件了,事實上,現在的史書中,沒有任何記錄表明,秦始皇在統一之後,對曾經的六國後裔進行大規模捕殺,而尤其是傳承更久的楚國宗室,包括某名將之後,始皇帝都能如此包容,那麼無疑楚王室的後裔,定然會留存不少,而且,在當時楚國被滅之時,也絕對會有相當一部分的原楚國宗室和大臣流竄到了百越地區。剛開始時,懾於王翦的軍威,只得偃旗息鼓,表面上對秦庭上表臣服,但在這之後,王翦的逝去,很顯然又給了某些人信心,於是,原楚國勢力便與百越諸族開始了聯盟,由此,百越的叛亂也就是理所當然了,那麼之後秦帝國的南征便也順理成章了。


又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乃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干之水。三年不解甲馳弩,使臨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殺西嘔君譯吁宋。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睢,伏屍流血數十萬,乃發謫戍以備之。《淮南子·人間訓》


如上述記錄,我們可以看到,這場秦帝國對百越的征服戰爭,其戰爭之慘烈程度與膠著程度,都是無與倫比的,面對南方複雜的地形,秦軍統帥屠雎自知大軍無法全面展開,遂兵分五部大軍,分路突擊,相互協作。然而,局勢的變化,與當地的嚴酷環境,造成了秦軍五大主力協作的失敗,最初,也只有兩路不到二十萬的大軍率先對百越展開了攻擊,但很顯然,此戰的艱難,遠超屠雎之想像,在擁有絕對的軍力與優越的武器裝備的情況下,秦軍過於自負的毛病凸顯無疑,雖然首戰大勝,斬殺東歐君主,但之後的秦軍,很快便陷入了與百越的叢林戰爭,如此,一旦戰事進入相持階段,秦軍的問題就不斷暴露出來了。


水土不服以及對於南方炎熱天氣的準備不足,造成了秦軍普遍士氣低迷,而同時,百越部族又利用其對於叢林的熟悉,對秦軍開始了日夜偷襲,由此,才出現了史書中的那句秦軍「三年不解甲馳弩」,這也讓我們看到了此戰之慘烈程度。儘管秦軍軍力遠強於百越,但是,百越在初戰失利之後,就始終再未與秦軍進行正面戰,而是用各種偷襲的手段讓秦軍疲於應付。當然,這些都是秦軍可以忍受的,但隨著戰爭的時間越長,一個更大的問題,便將秦軍再一次拉入了死亡的邊緣,隨著秦軍的不斷推進,秦軍的糧食危機也愈加嚴重,百越部族很顯然進行了堅壁清野,於是,規模龐大的秦軍部隊根本就無法在當地找到糧食,同時,南嶺的天塹又讓秦軍的糧食供應幾乎中斷,如此,隨著後續主力大軍的跟進,秦軍的糧食危機便徹底爆發。由此,之後不久,一場秦帝國建國以來最大的一場敗績便發生了,秦軍在長時間得不到糧食供應的情況下,又面臨著南方的高溫天氣,與百越部族的日夜襲擊,堅持了多年的秦軍,終於開始出現了大規模的非正常死亡人數,當然,史書中雖然沒有提及,但這其實並不難推算的,各種疫病的流傳,以及糧食的短缺,都很容易讓秦軍出現大批餓死人現象與病死現象。故而,恰在秦軍此時最為最艱難的情況下,百越部族與原楚國後裔結合起來,對於秦軍發起了一次猛烈的反攻,雖然,秦軍已經努力阻擊,盡全力抵擋,但慘敗的現實終究還是讓始皇帝難以接受,主帥屠雎被殺,五十萬秦軍損失大半的殘酷事實,讓始皇帝不得不重新思考南征的可行性。


的確,耗費如此之大的南征,卻以如此慘烈的局面失敗,讓始皇帝開始了質疑,究竟該不該進行繼續南征,但是,北方嚴酷的局面再一次堅定了始皇帝南征的信心。原因無他,無論如何,秦帝國都經不起兩線同時作戰的損耗,所以,只有在帝國南疆保持絕對和平的情況下,之後的帝國才能動用全部的力量進行北征,那麼,到底該如何進行南征呢?很顯然,南方不同於北方,兵在精而不在多,同時,糧食供應才是戰爭的決定因素,南征的失利原因有很多,但一個最主要原因就是大軍的後勤不能有效供應,而要想繼續南征,那麼,解決糧食供應問題就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了。

由此,秦帝國時期的又一大著名水利工程開始了實施,即靈渠的修建。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等,現位於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關於這條偉大運河的修建具體過程,我們現人已經無法得知了,而我們目前能知道的就是,這條幾乎決定秦帝國之後一切重大戰略行動的運河是於公元前214年正式鑿成開始通航的。同時,這條靈渠也是世界史上已知最古老的一條運河,並且,其還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無疑,這條運河是偉大的,它不僅連同了湘江與灕江,讓交通便利起來,讓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開始了結合,而且,它還讓秦軍在之後的軍事行動,變得無比順利。正如歷史所記載,也就是在此項工程竣工的同年,秦帝國對於百越的第二次戰役便隨即爆發,此戰,在任囂與趙佗的統帥下,秦軍在總結上次戰爭的失利原因後,合并突擊,並在後勤的有效供應下,秦軍勢如破竹,很快便徹底攻佔了百越之地,而秦軍之版圖便也徹底到達現中國南海之邊,隨後,秦庭便在南嶺地區,正式設立桂林、象郡、南海等三郡,由此之後,嶺南地區,便徹底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至於之後對於南嶺地區的管轄,始皇帝雖然依舊設立了郡縣,但卻因地制宜,提出了「置東南一尉,西北一侯」的奇妙構想,也就是說,為了保證南嶺地區的穩定,中央對南嶺三郡暫時不委任郡守和其他官員,統一由執掌大軍的南海尉對三郡進行治理,以加強其軍事應變能力,從而確保帝國未來進行北征之時,南方再無大亂。而第一任南海尉便是第二次南征之時的統帥任囂,之後,任囂遂正式展開了對於南嶺地區的布局,其首先在今天倉邊路附近修築番禺城,定為郡治,史稱「任囂城」,而這也正是今天廣州城的來源;之後,任囂又在各地設立哨所,以加強對於當地百越部族的管理,同時,響應中央的建議,開始逐漸收錄來自帝國腹地的南遷居民,以填充南嶺地區的華族人口,隨後,任囂又在南嶺西北地區進行重兵駐守,嚴防越人北竄。


由此,帝國南疆便徹底平定,而時間,也過的很快,一場戰爭之後,時間也已經到了公元前214年,也就是始皇帝三十三年,然而此時,距離歷史上始皇帝的病逝,也就只剩下了不到四年的時間了,所以,對於北疆的問題,始皇帝自知已經不能再拖,故而,在南征之時,一場影響更加深遠的北征,便又開始了,那麼,關於這場更加振奮人心的北征,到底會如何呢?還會如南征那般艱難嗎?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未完待續)


歷史百家爭鳴特約作者作品文/二十三年蟬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百家爭鳴 的精彩文章:

淺談貴族精神
兩千多年前,一個超級大國的「解體」
匈人的故事3——「上帝之鞭」阿提拉
蟠桃失竊案真相:猴子在前台淘氣,玉帝在幕後看戲?

TAG:歷史百家爭鳴 |

您可能感興趣

華匈戰爭第二十五章之祖龍耀世
華匈戰爭第二十四章之祖龍耀世
華匈戰爭第二十八章之祖龍耀世
華匈戰爭第二十九章之祖龍耀世
《華匈戰爭》第26章之祖龍耀世
大漢雙星和漢匈戰爭·馬邑之謀
閑話歷史之匈奴帝國的黃金時代和漢匈戰爭開始
大漢雙星與漢匈戰爭(5):慨然泣下大風歌
漢匈戰爭經過
歷史上漢匈戰爭史上漢軍最離奇的慘敗
大漢雙星與漢匈戰爭·建元元年這一年
司馬遷盤點漢匈戰爭,這句話連著講了2遍
漢匈戰爭中,漢朝為什麼每次出兵規模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