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唐治總師講述祝榆生領導我搞迫擊炮

唐治總師講述祝榆生領導我搞迫擊炮


唐治總師講述祝榆生領導我搞迫擊炮



唐治老師(左一)與學生在120mm積木式迫擊炮前合影

積木式迫擊炮是我國上世紀80年代的一大創新,解決了步兵在山地使用大口徑攻堅火力的難題。其實早在上世紀60年代,時任炮兵工程學院副院長的祝榆生就已經開始讓唐治老師開始這款炮的設計和研製工作。唐治是何人?2015年,筆者奉命去南京理工大學調研關於祝榆生的歷史,採訪李鴻志院士時,他也叮囑我們,一定要採訪唐治,他與祝院長關係很密切,一定會有許多故事。我的總指導,原兵總辦公廳主任蔡寅生也說:「唐治的大名20多年前我就耳熟能詳,但從來沒有見面。他搞的積木式迫擊炮絕對是世界一流的。」幾經周折,找不到唐治教授。最後,還是蔡老有辦法,他從祝榆生紀念館展廳的一位講解員那裡找到了唐治教授的電話,回北京後,蔡老與唐治進行了上百次通信,這才有了這篇祝副院長領導我搞迫擊炮的難忘回憶。


關於PP89式60毫米迫擊炮



唐治總師講述祝榆生領導我搞迫擊炮


1983年9月初,李洪昌電話里告訴我,外貿需要射程2500米的迫擊炮(60迫)不久科研處叫我和9607廠的廠長談合作事宜,簽訂了合同,暫時取名為W83A式60迫擊炮,要求射程2500米,炮重小於15公斤,用63式迫擊炮的老彈1.33公斤。加閉氣環。


不久我去北京,到祝榆生家中,他說:「60迫擊炮戰爭中非常有用,但63式60迫射程太近,才1000多米,散布密集度也太低。你們搞到2500米夠了。」祝副院長又激動地說,「文化大革命胡鬧了10年,你是迫擊炮專家,要補回損失,打個漂亮仗。」


我又去北苑炮兵研究所查資料,老同學馬萬祺去過越南戰場,走過胡志明小道,他講:「當年走在密林下,美軍飛機頭上轉,火神航炮如牛叫,彈殼噼里啪啦往樹上掉,小60迫太有用了,你們2500米與世界水平拉齊了,要輕,挺難的。」


83年10月初我到湖南兵工廠,一個月出圖紙,兩個月加工好樣炮。這個炮的V型筋鈑的圓形座板是個關鍵創新。靈感來自9月去北京回校的火車上,從晚上6點多起我就構思方案,寫寫畫畫,熄燈後我打開床頭小燈,到11點多,靈感來了,約12點,夜深了,手繪座鈑圖出來了,我好興奮……,1983年12月28日,全炮裝配完成,全重14.3公斤,工人師傅說:「這炮神氣,好看。」


我給祝榆生打電話,他說:「唐治,你們太快了,打實彈後把情況告訴我。搞積木炮時,我就想樹你為全校科研標兵,」

1984年1月,我們在道縣9613廠靶場進行了實彈射擊,過年後又進行了補充射擊,到5月工廠試驗結束,射程超出預期近200米,(彈上加聚碸閉氣環),全炮重、彈重全部滿足設計要求,散布密集度很好,座鈑在各種土壤上都穩定性良好,打100發後,戰士單手可提出座鈑,快速轉移陣地。


電話中傳來了祝榆生朗朗的笑聲,他說:「祝賀你,北京方面我幫你吹吹風,爭取早日裝備部隊。」他又說:「唐治,你立了大功了。」


1984年12月進華陰國家靶場,完成了一系列嚴格考核,靶場總指揮張孝芳說:「全炮性能十分優秀,達世界水平,特別是座鈑設計得好,是個創新,大射角、大號裝葯的穩定性是我主持試驗過的迫擊炮中最好的,開窗好,筋鈑也好。」


1985年3月9日召開了部級鑒定會。


1987年初部隊訂購了此炮,1987年3月17日,我應前線指揮部之請,飛到昆明,軍用吉普從機場接我到文山州,一路上軍車成龍,一隊隊戴鋼盔的戰士向前方開進,舉著小紅旗的戰士指揮交通,這就是戰爭的序曲。27軍輪戰部隊抽60名骨幹培訓,我給他們講課,看到小戰士跳下軍車,拍掉灰塵,走進教室,軍容嚴整,我思緒萬千。當晚我給祝榆生打了電話,他說:「我是打仗出來的人,你上第一線訓練部隊,很好。火炮專家要了解戰士,了解戰爭。」

1989年該炮正式列裝我軍,定名為PP89式60毫米迫擊炮。戰場上指戰員高呼60炮萬歲!戰士從貓耳洞給我寫來了321封信,我也回了321封信。太動人了!


關於PP93式60毫米迫擊炮



唐治總師講述祝榆生領導我搞迫擊炮


1988年秋,中印邊境局勢緊張,兵工廠想搞一門遠射程的60迫,已搞了一門,打得不好。1989年初又來我校,科研處許學成處長對我講:「第一門炮水平高,這一門不要砸了牌子。有把握嗎?」我說:「沒有問題。」


簽訂合同後,1989年3月我去兵工廠,他們有人還是想自己搞,我住招待所沒事幹。5月工廠搞的遠60迫炮裝配好了,軍代表劉廣瑤叫我去看,我說,這不是座鈑,只是鋼板組合,此座鈑的結果一定是:1,強度不夠必打壞。2,座鈑穩定性不好,發發跳。3,射彈散布大。劉問:「你怎麼知道?」我說:「這是經驗和水平,不信打了看吧!」我馬上趕到北京,祝榆生講:「60炮打5000米,世界水平了。工廠有人不服氣,就讓打炮說話。」我說:「指標是射程大於5000米,全重小於23公斤。」祝榆生用左手一拍桌子,「這個指標要得,太好了。記得1965年的120積木炮,也才6000米,單件重就是25-30公斤,全重180公斤。你這個遠60迫裝備部隊太好了,好好乾!」


在回校前,我去了武漢大姐家一趟,看望母親,母親知道我又要設計新的迫擊炮,囑咐我:「這門炮要搞好,爭口氣!」回南京坐輪船買了二等艙,就兩人。晚飯後在床上冥思苦想,也是邊想邊勾草圖,到11點多,靈感來了,就是在W式上翻邊圓形窗式座鈑。同室船友講:「你好用功,反右派你一定是右派。」我說:「反右派我平安無事,文化大革命卻挨整了。」他說:「那你還那麼用功幹啥?」我說:「我是搞炮的,打起仗來火炮水平高,可多打勝仗,戰士少傷亡。」他說:「佩服,佩服!」


回到學校我請赫老師用有限元幫我算一下座鈑強度,又作了修改。再到兵工廠時,他們的炮也打完了,座鈑打壞了,發發跳彈,火炮不聽指揮,方向向左修彈卻往右跑,加表尺反而打近了,全在我的預料中。當時四川兵工廠也搞了一門遠60迫,兵工廠硬著頭皮到北京彙報,四川兵工也去了,兩個廠都沒有達到指標。於是,北方公司決定把科研費一切兩份,兩個兵工廠各一份。這以後兵工廠才叫我主持設計。只20天,我設計的座鈑就加工好了,湖南省國防工辦科研處長陳謙來廠看後,對人講:「唐老師設計的座鈑真好看,像一匹駿馬。」到1990年 3月就完成了全部工廠鑒定和華陰國家靶場的定型試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全炮重、彈重、射程和散布密集度均超過設計標準,破片密集殺傷半徑17.8米。命名PP93式60毫米迫擊炮。


我馬上給祝榆生打電話,祝哈哈大笑,說:「唐治,你真有本事,又立一大功,可惜沒有獎章。你給中國爭了光。北京我熟人多,給你吹風打氣,爭取早日裝備部隊。」


到2015年,兩種炮已累計生產12000多門,產值過億,大面積裝備部隊,並出口30多個國家,西藏部隊一個軍就裝備了PP93式遠射程60炮若干門,深受好評。祝榆生每次見到都講:「好!好!好!」


三,關於積木式120毫米迫擊炮


19 65年5月101教研室李洪昌主任找我,叫我主持一門積木式120迫設計,幾天後祝副院長叫我到他辦公室,講了中印自衛反擊戰仿蘇55年式120迫太重,身管100公斤,全重275公斤,戰士都累吐血了,要搞積木式,單件重25一30公斤。他說馬上組織人上馬!並答應去軍方吹風,爭取早日裝備部隊。我說。有你當吹鼓手,大事必成。於是我從畢業班挑了4人,天天加班,日夜奮戰,有好幾次通宵達旦,沒有一分錢加班費,我買點水果罐頭當夜宵,大家毫無怨言。這期間祝副院長經常叫我到家中詳談,他家書多,是老幹部中少有的科技迷。他急得很,問的特仔細。點子特多特土!如要自行車馱炮……。他對該項目非常重視,特地從軍事學院借來一個炮班,在院里住了半年,協助科研,背著炮爬紫金山、操炮、打靶等。1965年10月樣炮加工好,11月10日開始在湯山靶場多次打炮,考驗強度,射程達到了6000多米,與計算結果完全一致。李洪昌主任大喜,問我怎麼算的?我說用插值法算的。可惜1966年6月文革開始,1970年我被打成反革命,投進了監獄。積木式120炮就此夭折!


沒想到50年後,2015年我又擔任了輕120迫擊炮的總設計師,這就是一門鈦合金積木式炮。可惜的,祝院長走了,看不見他曾經夢想過的積木式迫擊炮了,我再也聽不到他的親切教導了。但他的強軍夢還在,他的精神永遠鼓舞在技術進步的道路上奮勇前進。


這次設計的輕120,炮身兩段,座鈑兩圈,炮架一件,共五件,五個兵背。可背上山,彈重更輕。射程更遠。此炮是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新原理。此炮研究難度高。


為了這門120迫擊炮,我一直在深山溝里的小三線工廠,很少回家。今年正月18日是我的80歲生日,感謝工廠專門為我隆重祝壽。感謝蔡寅生主任給我發來了賀詞,寫道:耄耋之年,老當益壯,紮根三線,堅守迫擊炮科研陣地。把簡單做到極致,使迫擊炮老樹重發新芽。不一般的大壽,不一般的人生。


回想半個多世紀的人生,文革前壯志未酬,1970年被打成反革命。1979年平反了,有人勸我調換一個崗位,我思前想後,還是離不開我鍾愛的迫擊炮事業,於是我義無反顧地重回迫擊炮的研究崗位。時時牢記祝副院長的教導「一定要把文革十年的損失補回來。」兢兢業業,奮勇前進,先後搞成了PP89與PP93兩種60毫米迫擊炮,都獲得了兵器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不但使曾經準備退役的60迫延長了裝備壽命,而且出口30多個國家,在迫擊炮行業也不多見。退休後的二十年也沒有閑著,在兵工廠我培養了一批年輕人,最年輕的25歲!這次輕120項目全由年輕人設計,我指導把關!省兵器集團領導講,唐老師是為中華民族增光!兵工廠的領導也講,:唐教授把後半生全部獻給了我們山溝里的小三線工廠,你的健康就是工廠的幸福!祝院長51年前布置的關於積木式迫擊炮的任務快要實現了。如果真有在天之年,我想他老人家一定會含笑九泉的。(原文轉自:鳳凰軍事【總說裝甲】作者:蔡寅生 劉曉峰)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裝甲車輛專家劉曉峰 的精彩文章:

維和部隊的步兵戰車可能是破甲彈打的么?
揭秘國產坦克炮的研製歷程
反坦克武器技術新變化
先放一排竄天猴——不可或缺的多管火箭炮
消失在我身邊的日軍坦克

TAG:裝甲車輛專家劉曉峰 |

您可能感興趣

林彪的堂弟,他幫助毛主席確立領導地位,死後毛主席朱德為他抬棺
領導對我性騷擾怎麼辦?
領導總暗示我 我該怎麼辦
軍師聯盟之司馬懿的做大給予領導者什麼教訓?
菲律賓總統杜特地:領導需做錯事來保護人民
馬英九演講遭學生表白 被勸再參選台灣地區領導人
這老鼠嚇壞了國家領導人 毛主席立馬下令要周總理親自去抓鼠
洛馬想當導彈生產領導者,我們中國不答應引領群雄擠壓之
領導的心裡話
天鎮領導調研縣城環境集中整治並走訪慰問老黨員
學習帝堯的權術,教你如何建立自己的領導班子
易經講師王祥灃 傳統智慧精華與現代領導力
因反抗領導而被掐斷的演講
南懷瑾老師講述:《易經》與領導學
古人跟領導說話的藝術性
郭德綱說自己不想領導相聲,但德雲社假期三板斧奠定霸主地位
許世友罵王洪文:坐政治火箭行,領導軍隊不行
作為一個「攻城獅」 領導讓我用文科生能聽懂的方式講「豎亥」
鬼谷子謀略:職場上大領導說小領導不好怎麼辦?兩招搞定大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