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追憶陸谷孫先生:風起,唯有努力生存

追憶陸谷孫先生:風起,唯有努力生存

清晨收到友人發來的微信,告知陸谷孫先生去世的消息,難過之餘,突然有點像法國詩人瓦萊里所說的那樣,似乎是詩創作前那無以名狀的節奏感,不停地在下意識里轉,但又不知道到底要說什麼。接著,微信圈、微博圈關於陸先生的追思、追憶文字紛至沓來,相識的、不相識的都在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是人們引用得太多的套語了,但在這樣的時刻,套語也成了人們努力把消逝的一切套在其中的可能。


這許多年來,我受益於陸先生良多,彼此交往的機會卻不算多,躊躇一番後,還是覺得要把一些忘不掉的細節寫下來。弱水三千,也不妨增我的一瓢吧。

追憶陸谷孫先生:風起,唯有努力生存



陸谷孫先生生前最後一張照片,徐蓓忠2016年7月15日攝於陸先生家中。


我最早聽到陸先生的名字,還是「文革」中在外灘公園自學英語的日子。我與幾個同樣年少氣盛的「公園同學」,私底下排了一個「中國英語大家」譜,把陸先生排入「天罡」座次。但是我們這些待業青年,當時是沒有機會走進復旦校園的,只能在想像中仰望「大家」。「文革」後八十年代初,我從中國社科院畢業,給分配到上海社科院,沒想到是與陸先生在淮海路上同一座大樓里上班。他在詞典編輯組,我在文學研究所。說到底,那時自己還是年輕,一味忙著寫詩譯詩寫評論,偶爾在社科院大樓走廊里見到陸先生,大多也是匆匆寒暄幾句。不過,時不時還是能讀到陸先生的文章,還有關於他的文章,而且,幾乎每天都要使用他主編的《新英漢詞典》。到了1987年,社科院開始評高級職稱,按規定需要有一位院外權威人士為我寫推薦信,王道乾先生知道我與陸先生沒什麼特別關係,說不妨去找他試試,反正近水樓台也方便,不行再另找別人。於是我真就捧著一堆資料,冒昧地去找陸先生了,沒想到他居然一口答應了下來。

關於這段經歷,陸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是這樣寫的:


待裘小龍攻得碩士學位,分配到上海社會科學院工作,才有謀面機會,但因出處殊途,未成大好,只是從彼此發表的文章中認識對方。裘出國前找我寫推薦信(這裡陸先生記憶有誤,應該是職稱評定推薦信),捧著一大摞作品,碰著我這痴人居然是逐文逐書翻讀一遍才動的筆。記得裘作中有剖析《呼嘯山莊》現代主義成分一文,論前人雖有所感而未及就者,尤得我心。於是推薦信寫得內容充實,言辭真切,非語澀意窘推辭不去的「遵命文學」可比。近讀裘文,了解到「文革」期間他在上海外灘公園苦讀英語的情景,格外感佩,當年如把此等閎遠之志寫入推薦信,自必更為生動。


我還記得這是職稱評定推薦信,因為我當時是院部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陸先生寫的推薦信,竟陰錯陽差地也送到了我手裡。信確實寫得「內容充實,言辭真切」,我尤其還記得陸先生特意提到,我的論文運用「馬克思主義歷史辯證觀點」,對十九世紀現實主義中的現代主義成分,做了另闢蹊徑的分析。我在文章里這樣寫,陸先生在信里這樣評,應該說都是真誠的。


隨後的職稱評定相當順利,我被「破格」評上副高級職稱,陸先生的推薦信很可能是起作用的關鍵因素之一。不久,我獲得一個基金會的獎金,去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作一年學術研究。我當時其實與陸先生的想法接近:去國外進修,在國內做事。只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那一年,我未能按原計劃回國,為了保持身份,只能改而在那裡讀博士學位,同時開始用英文寫作。大約是到了2000年,我回上海時帶了本在美國翻譯出版的《中國古典愛情詩詞選》,上海社科院出版社的編輯建議說在中國出一個版本,但最好要有一篇國內學者的序文。於是又想到了陸先生。


那些年還不怎麼流行電子郵件,與陸先生早失去了聯繫。幸虧,我們一個共同的朋友在編《萬象》雜誌,陸先生常在上面發些文章,寫得風趣橫生、汪洋恣肆,但因為紮實的學問功底,又特別耐讀,讓我想到英國文學傳統中,一身兼詞典家與散文家的塞繆爾?約翰遜(Samuel Johnson)。我有時也為那本雜誌寫些東西,因此互相都還能知道對方的一些信息(上面引文中他提到我在外灘公園學英語的那段,記得就是發在那本雜誌上的)。

就像當年的職稱評定推薦信,《中國古典愛情詩詞選》的序他也一口答應了。序文的一開始就說,「如今此書要出大陸版了,小龍希望『大龍』(鄙人肖龍)做一篇短序,睽隔二十年後宴敘上海外灘金砣島飯莊,此請不敢不從。」


「金砣島飯莊」沒錯。是陸先生選的這一飯店,說是因為他從五角場過來,到外灘不用換車。我還記得,是因為當時頗有些不平:像他這樣學術成就的學者,年紀也已大了,學校該給他配一輛車的。自然,他還是擠著公交車過來了。


序文沒有空洞的客套文字,而是直截了當地對詩歌翻譯作了客觀的探討。「譯文最大的特點是直白,忠實於原文,力戒藻繪發揮,連『蠟炬成灰淚始干』一句中的『灰』字也照樣譯作『ashes』。大家知道蠟燭燃儘儘成燭油(wax)而並不化作灰燼,裘譯雖悖生活原貌,卻以『灰』字的各種凄慘聯想盡顯原詩情貌,不由得你不接受這種譯法。五味雖甘,寧先稻黍,應當說把原詩的本體意象如是傳達,對外國讀者是尤為對路的譯法,深受中國古詩意象激發靈感的Ezra Pound等大家也說過類似的話。反觀坊間有些以譯介中國古詩自詡的先生,動輒強做解人,冥識玄詮,又殫精竭慮,靡辭筆端,這樣活譯(有人稱野譯)出來的東西很容易失真走樣,對於促進中外詩緣乃至文化交流不利。」


陸先生文中關於「灰」與「燭油」比較,我先前也想過。就忠於原文而言,英文譯成「燭油」定不錯,卻少了中詩中「本體意象」的聯想。陸先生不是按詞典中所能找到的字面定義,而是從文學批評中的互文性角度對此首肯,尤其難得,他關於Ezra Pound等意象派詩人側重意象的寫法、譯法,也是一語中的。我後來還在一篇論文中引用了他的觀點,論證詩歌語言的要點之一,就在於語言的引申或聯想意義(connotation),而並非語言的字面意義(denotation)。


對我來說,序文中的最後一段更有著特別的意義。「我雖非世外閑人,但從本人刻骨銘心經歷出發,參閱他人經驗教訓,對盟誓繾綣,愛如連理之類的佳話向有保留,近尤覺甚。在愛情詩選的序文里寫上這麼幾句話,顯屬煞風景,愚意在於以讀者身份表示一點期望:博學審問如裘小龍先生者,烹過小鮮,必有興觀群怨之大作,讀後如涼水澆背,如醍醐灌頂,更能引得國際文壇矚目,發生盛大,何其美哉。」

作為愛情詩選的序,這樣說是有煞風景的地方,但我受艾略特的影響深,理解陸先生為什麼這樣說。浪漫主義的抒情有時難免是濫情,有時甚至自欺欺人,與世事無大補。更重要的是,這引出了陸先生隱隱對我的失望,以及多少還存有的希望。他提醒我,這樣一本譯詩選充其量不過是小鮮,他期望著我能寫出要有意義得多的作品,這對我來說,真有「涼水澆背,醍醐灌頂」般感覺。


於是下一次回國時,我帶了陳探長系列中自己還感到滿意的幾本小說。不過,跟陸先生打電話時,心裡還是忐忑。雖說這些書已被翻成二十多種文字,但畢竟屬於類型小說,恐怕也不一定能入他的法眼。又是沒想到,陸先生說在我前面,說在英文報刊中看到評論、介紹有關中國的作品時,幾乎都要提到我,他其實甚感欣慰。他接著還為譯詩選寫的序文道歉,說是當時寫得太快,不夠滿意。


在隨後幾次回國探親或開會中,我時有機會見到陸先生,卻一直未能有機會問他對我其他作品的評價。私底下又覺得這也有好處。在沒有答案的懸念中,能一直逼著自己去寫些好的作品,像他所期望的那樣——「引得國際文壇矚目」。


那些日子,陸先生還興緻勃勃寫起了微博。這些博文不僅僅體現了他在辭書編輯上的努力與成就,更顯示出他是個真正充滿人文關懷的公共知識分子。我讀了甚至還有一種感覺,「文革」使他編起了詞典,詞典的編纂工作使他在「文革」中免受沒頂之災,後來更成了他學術生涯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卻未必一定就是他的初心。我於是成了他微博的忠實讀者,他因種種原因一度「停博」,我跟帖呼籲。他「復博」時,戲稱「裘大偵探」也是他氣急敗壞的粉絲。也確實是。我當時在聖路易華盛頓大學人文中心兼任理事,要設一個獎,我就推薦了陸先生,因為他的《英漢大詞典》,也因為他的微博,但由於他的謙遜不合作,也由於我的拉票努力不夠,最後未果。

大約四五年前,我有一次去復旦講課,他特地托一個同事來致歉,說他身體不是太好,無法過來聽講座。這自然又是他謙謙君子之處,但隨後幾次回國,我就猶豫著不敢去輕易打擾他了。好在時不時能在報刊上讀到關於他的消息,覺得也不妨相忘於江湖而相望於江湖。今年年初回國,聽朋友說他抱恙參加吳勞先生的葬禮,於是又拖了下來,打算到來年天氣暖和時,再找機會聚聚……


從清晨到現在,記憶像不斷翻開、令人眼花繚亂的書頁,儘管其中那無以名狀的節奏感還在盤旋,依然寫不出自己的詩,只是想到了瓦萊里的《海濱墓園》中的幾行:「這片平靜的房頂上有白鴿蕩漾, / 透過松林和墳叢,悸動而閃亮。 / 公正的『中午』在那裡用火焰織成, / 大海,大海啊永遠在重新開始。」確實,想到陸先生時,大海又在重新開始,我還得繼續寫下去,「風起,唯有努力生存。」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 的精彩文章:

上海紀念茅盾抵滬100周年:沒有上海就沒有茅盾
程樂松:道教為什麼鬥不過佛教?
IBM研製出世界首個人造神經元,能模擬人類大腦工作方式
16位巴西作家講述16種巴西
女性主義並不反對家庭,而是反對強迫的家庭角色安排

TAG:澎湃 |

您可能感興趣

追憶楊絳先生|人生一世,為的是什麼?
鄭康:追憶南懷瑾先生
愛好、毅力和理想——追憶「火花大王」季之光先生
紅樓里,有我們眾生可追憶的逝水童年
飛機與榮耀:一場此生無憾的追憶之旅
追憶梅艷芳,若是她自愛,定期體檢,悲劇就不會發生
吳綺莉追憶去世初戀,如果沒和成龍生下小龍女她會過得幸福嗎?
流年似水:追憶姚明麥迪和我們追過的火箭隊
鬥爭就是生活,追憶南非前總統曼德拉不平坦的自由之路
追憶遠古之,夏啟繼王位
不是追龍,也不是追憶
勵志美文:不管紅塵世俗的生活如何變遷,青春就是用來追憶的
葛兆光:遙知水遠天長外——追憶金開誠先生
陳秀麗曬《倚天屠龍記》劇照引追憶,如今的小昭相夫教子,很是幸福
追憶過去,大院的孩子
追憶那些青春的記憶,每個女生心裡都住著一個陸之昂
追憶百年楊絳 生命之火天堂再燃
追憶與黛安娜王妃的最後通話:讓威廉王子哈利王子後悔一生的是?
追憶當年志願軍赴朝作戰的老照片,震懾敵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