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佛教要戒酒?
問:師父,我這一生與紅酒結緣很深,在記憶中,紅酒一直是非常美好的。不但經常喝,而且還寫些有關酒文章投稿到發行量較大的雜誌,這樣做有什麼過患?
如孝法師:五條戒律是佛教很重要的行為準則。為什麼佛教有戒律?因為佛教的核心是朝出世走的。是什麼阻擋了出世?主要是三個方面:身語意業。其中最重要的是意業,意業是身業和語業的根。從這個角度講,世俗是情緒,是顛倒;世俗不是講真理,講理智的,是講情感的。所以人類的存在就是情緒的延伸,並不是道理。
中國文化中,顛倒的人間少分安立的文明叫做禮樂之道。既然人離開情緒不行,就要讓它少分的存在,但要讓它充滿人性的光輝。這實際和酒沒關係,它是人性的美德和特質。所以禮樂制度的核心是平等和秩序,平等是說心,秩序是說差別。差別是自然的法則,它是一定存在的,就像有男就有女,有老就有少,有你就有我,有地球就有宇宙,是必然的存在,這種差別就叫作秩序。把很多有差別的事物間加一些隔板,像台階一樣一個一個上去,這就叫做秩序,也叫做階級。
「階級」是人類的一種秩序客觀的存在,而我們所談到的「樂」是什麼?是感受。在顛倒的世界裡,人不能離開感受而存在,這就是人類的一半一半。所以這一半一半既叫做相對,也叫做世間。世間有好就有壞,有生就有老,有陰就有陽,所以叫世間。我們要明白世間是不完善的,針對這個情況,佛陀出世是針對究竟的,所以叫出世。
酒在世俗來說是成立的,但是如果把它放在一個更大的前提下,它本身不是罪惡,但是它會成為媒介,會讓顛倒的心更加顛倒。
佛陀在最初制定戒律時並沒有酒戒,後來出現了因緣方才制定。據說,有一個居士修行很好,戒律也很清凈,但是有一天他喝了酒,鄰居家的一隻雞跑到他家,他就借著醉酒把雞殺了吃了。鄰居家的小孩來找雞,他趁著酒意把小孩給強暴了,所以殺盜淫都有了。那家人來找小孩和雞的時候,他又說沒看見,打了妄語,所以殺盜淫妄酒五戒全犯了。
酒雖然是一個介質,可是酒對於大腦的刺激,世間的人是控制不了的。酒後吐真言,說瘋話,借酒撒瘋,這些都是酒對人情緒的影響。密乘把酒當什麼呢?當做甘露,它的加持力很大,可以把你失去理智的那一部分化解掉。此時,酒就是葯,不是酒,所以酒有它的境界。
此外, 實際上酒的存在對追求智慧的人來說都是障礙。如果你給眾生喝酒,他就可能失去理智,聽不進微妙的佛法,就沒有辦法得到利益。所以,飲酒第一和出世相違背;第二和利他相違背。
我們感受世間的真相是苦,人為什麼要喝酒?因為它給我們的感官很多的能量,產生似乎「美妙」的感覺。酒是感受的催生劑,並不代表感受本身,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了你的感受,就像你在夢中做皇帝一樣。
問:可是作為一個文化現象,酒也一直都存在啊。
如孝法師:你有沒有想到,酒作為文化現象的存在,文化的本身是以酒為媒介的,酒並不代表了文化的本身。文化的本身是人類的良知、美德和思考,所以文化並不是酒所催生的,它不是文化的因,只是展現的一個介質。
你剛才談到人類的珍惜感恩,如果酒可以,所有的都可以。如果你沒有知恩報恩的心,酒也不能讓你知恩報恩。同理,你可以把人文歷史與酒掛鉤,你覺得是酒催生的,那麼都可以做剝離。你會發現不是酒起的作用。
問:可是西方文明發展的脈絡往往是通過酒來體現,比如像葡萄酒,這怎麼解釋?
如孝法師:這用《華嚴金獅子章》(見注釋)來說,你看到金獅子的時候,金子就不見了;看到金子的時候,獅子就不見了,它隨你的關注點而說。如果人類的歷史是因為酒的作用,就經不住考量,那些對人類做出犧牲的英雄就會被忘記,因為真正創造人類歷史的是他們,而不是酒本身。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酒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是很大的,所有的戰爭、所有顛倒的事情都與酒有關。
酒會把善放大,也會把惡放大。可是善的本身不是酒,它的美德離開酒也是存在的。從大的方面看,酒對人類的貢獻談不到,至多是改善,是對當下心的一種安撫和麻痹,更多的是過患。
宋代有一個公案。文人黃庭堅有位朋友叫李伯時,擅長畫馬。有一天,圓通秀禪師告誡他,如果每天念念於揣摩馬態,只怕他日要投生馬胎為畜生。李伯時一聽,從此收拾畫筆,不再畫馬。
菩薩為了利益眾生,為了保護後世的生命,曾發重誓:如果我以酒擾亂眾生,我寧願五百世無手,而不願意和酒結緣。
你內心有個對酒的情結,所以雖然知道不對,但是內心沒舍。如是三舍,做羯磨法就是如是三舍。你應該發個願,為了後世的智慧,有很多方式可以談文化,不一定要通過酒。你把酒換成茶就功德無量,既不折福也不障慧。這當中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緣,可能是善緣也可能是惡緣。或許,正因為你為他們寫專欄的、發行量太大的雜誌,看的人多,動念的人多了,心念緊緊抓著你的心。發行量越大,結緣越深,因果互相糾纏,讓你難以自拔。因此,這個種子是業相而非實相。
你對某些情節記憶深刻,這是你的弱項,而你的智慧、善根是你的強項,你不培養它都有。如果你想修行,就要向弱項開炮,這是你的軟肋,應該勇敢地面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這就是修行人,修行人必須得這樣。
對酒,不要美化它,這才是佛弟子,叫作中道。雖然我們每個人都不圓滿,不知過患,但要看破紅塵向佛達。
注釋:中國唐代佛教華嚴宗創始人法藏的重要著作,簡稱《金獅子章》。全文從萬物由各種條件和合而成的緣起理論,進而闡述無窮無盡、錯綜複雜的緣起關係,簡要地表述了華嚴宗的理論體系。
按播放鍵,隨時收聽誦讀
離苦得樂,從訂閱開始





TAG:如孝法師 |
※慈禧為什麼要稱為「老佛爺」?這背後有什麼玄機?
※什麼?頭髮也要防晒!
※什麼是功德?為什麼要積陰德?
※為什麼要建議喝羊奶?
※我是教書先生1:為什麼你要撒謊?
※佛教的真理是什麼?你知道嗎?
※什麼是孕婦瑜伽?進來教你怎麼做
※什麼是淫祀?
※手術前為什麼要插尿管?
※我們為什麼要「吃苦」?
※孕婦感冒怎麼辦?吃什麼食療?
※啤梨跟啤酒有什麼關係?
※桃子為什麼要長毛?我會過敏怎麼辦?
※為什麼!為什麼番茄炒蛋要勾芡!!你逗我?
※這是為什麼?痛風為什麼要忌海鮮?
※佛教 道教本質的區別是什麼?
※為什麼見到佛像要跪拜呢?
※酒店為什麼需要四個枕頭?
※你為什麼腫了?
※我們為什麼要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