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仁慈的皇帝——某人殺了他全家,他卻以德報怨
中國皇帝裡頭,帝號帶「仁」字的不多,有宋仁宗趙楨,夏仁宗李仁孝、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明仁宗朱高熾、清仁宗嘉慶。
這幾個皇帝相對來說,性格比較寬厚仁和,稱「仁」大致符合史實的。但除他們之外,還有沒有可以稱「仁」卻沒有稱「仁」的皇帝呢?有,大把的有。但如果把中國皇帝都算一塊,挑一個最仁慈的,有沒有這樣的人呢?
還真有一個。
就是五代十國的周太祖郭威。
郭威建立的周朝是真正意義的改革王朝,正是他與養子柴榮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才有了後來繁華的宋朝。
進入正題,郭威怎麼稱上史上最仁厚的皇帝?
郭威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心腹大臣,劉知遠統治中原後,其統治集團奉行殘暴的殺戮政策,只有郭威不殺人。後來因為契丹南犯,朝廷派郭威坐鎮河北抵抗契丹,可讓郭威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此次離開朝廷,竟然躲過了一場大難。
因為小皇帝劉承祐不滿顧命大臣楊邠、史弘肇、王章專權,在另一個託孤大臣蘇逢吉的推動下,劉承祐發動了著名的乾佑之變,當場殺死楊、史、王三位大臣,並滅三族。而郭威和楊、史、王私交極好,在外人看來,他們四人是穿一條褲子的。所以楊邠三人死了,郭威也跑不了。
可郭威本人當時不在汴梁,那好辦,他的家人可都在當人質,那就全部殺掉。奉劉承祐的令,開封府尹劉銖來到郭威的家裡,把郭威的夫人,兩個兒子,甚至是郭威養子柴榮的三個兒子,郭府上下所有人,全部殺死。
這是郭威僅有的兩個親生兒子,就這樣被殘酷的給殺死了。郭威在鄴都聽說後,差點沒心疼死。郭威一怒之下,起兵反抗暴君劉承祐。因為郭威在軍隊威望極高,又直接控制著朝廷最精銳的部隊,所以他所到之處,各地都望風歸降。郭威很快就殺到了汴梁附近,皇帝劉承祐天真的要率軍與郭威決一死戰。
結果,兒戲一般的戰鬥結束後,劉承祐在亂軍中被殺,蘇逢吉也自殺了。而直接斷送郭威香火的劉銖,則被郭威的軍隊抓住,交給郭威處置。
蘇逢吉唆使劉承祐發動兵變,劉銖直接滅了自己全家,按當時的道理講,郭威是完全可以進行報復的,殺掉他們的全家!郭威要這麼做,也不會有人說什麼,一報還一報而已。
當時郭威已經是中原最大的統治者,沒有人可以左右他的決策。而剛開始,郭威是打算報仇的,很多士兵都圍在了蘇逢吉和劉銖的家門前,只要郭威發令,他們就將大開殺戒。
可郭威還是放棄了於他來說合情合理的報復計劃。當然,這和司天監王處訥勸主郭威不要學後漢政權殘暴亡國的老路有關,但話回來,只要郭威想殺人,豈是王處訥這樣的小官能勸止得了的?
說到底,還是郭威為人心善。
郭威下令,不殺蘇逢吉的家屬,而劉銖的家屬也全都放過,一個不殺。殺的只有一個人,就是劉銖本人,但這已經相當仁厚了。「更過分」的是,郭威不但不殺罪官家屬,甚至他們的家產,包括田地,都原封不動的還給他們。
沒點心胸,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要說郭威對不起的人,還真有一個,那就是後漢的嗣皇帝劉贇。為了不讓劉贇當皇帝,郭威耍盡心機,派老太師馮道穩住了劉贇,最後逼死了劉贇。
郭威又不是什麼聖人。何況,後漢之所以能統治中原,郭威的貢獻要佔至少一大半。郭威當皇帝,只不過是拿回自己的「股份」而已。
郭威不僅對自己的仇人以德報怨,對於敵國的百姓,郭威同樣以赤子待之。周朝的南面就是著名的南唐,就是李後主所在的那個南唐。當時南唐發生大饑荒,南唐淮河一帶的百姓沒飯吃,郭威聽說後,緊急下令,允許南唐百姓渡過淮河,到周朝統治區購買糧食。
這才是真正的愛民如子。
本文屬特約作者 獨行客 作品





TAG:風長眼量 |
※以德報怨:他殺了紅軍將領為何中央禮遇
※太監系列:你殺我全家,我保你江山,一個以德報怨的好太監
※孔子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故以直抱怨,以德報德!
※學生問我: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中英對照丨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以德報怨,被中國人保護下來的兩座日本古城
※老子智慧:為什麼要報怨以德,如何才能報怨以德?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此書生落迫時,妻子離他而去,他發跡後卻以德報怨,引發千古典故
※以德報怨,劉秀是怎麼對待仇人的
※丑姑娘以德報怨,死後化身神奇樹,留下千載美名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以德報怨的人,有多可怕
※紅樓難得好男人,行俠仗義,以德報怨,尤三姐為他香消玉殞值不值?
※曰: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台灣藝人8分鐘的演講告訴我們,以德報怨原來那麼美
※討債還債,報恩報怨,就這麼來的
※以德報怨?中國歷史上被歪曲最厲害的8句話
※如何分辯子女是來討債還債,還是來報恩報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