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晉南地區華佗祭祀習俗調查

晉南地區華佗祭祀習俗調查

圖文/柴書毓


編者按: 一個地域的民俗信仰是當地物質、文化生活的重要構成部分,一種信仰會在一個地區長期存在並不斷發展變化,為當地人及周邊人群所接受,隨之又會衍生出圍繞在其周圍的一系列民俗現象,如祭祀習俗,這進而更加豐富了信仰的內涵,這就會顯示出民俗信仰所具有的獨特價值。這種信仰有利於我們深刻理解鄉土文化。


筆者所調查的龍澍峪坐落于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西北方向的姑射山中,位於黃崖村西東側,佔地面積大約30平方公里,海拔約1200米。在當地,被稱之為活埝峪。民間信仰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在民眾中自發產生的一套神靈崇拜觀念、行為習慣和相應的儀式制度。在當地民俗信仰中,最為突出的是華佗信仰,它對當地人民俗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響可謂意義重大。祭祀是在廟宇進行,廟宇是進行祭祀的表演場地。在黃崖村,人們對華佗的祭祀是在龍澍峪的華佗廟或是村內的華佗廟裡,為主的是在黃崖村村內的廟裡。當地對華佗的祭祀主要有請願和還願兩種。二者又分別有一系列祭祀事項。


晉南地區華佗祭祀習俗調查



1、請 願


請願是人們向華佗敘述自己所要求的內容,期望得到華佗的顯靈和保佑。有以下幾種形式。

寄養。在當地,如果小孩經常生病或是不聽話,家長就會帶著孩子來到華佗廟,把孩子寄養在華佗門下,希望得到華佗保佑或是得到華佗的管教,稱之為寄養。寄養儀式所需物品有:三尺紅布、一把紅蠟燭、一掛鞭炮、貢品(包括酒)、筆墨。紅布上要用毛筆寫下被寄養者的生辰、姓名、以及祈求佗老爺保佑孩子健康成長之類的話,寫好的紅布稱之為寄單。準備就緒後,由主事人點好紅蠟燭,倒好酒,貢品擺放整齊,把寄單放在正對著華佗的地方。家長和孩子一起給華佗磕三次頭,燒香,完畢後,在放炮池裡燃一掛鞭炮。寄養過後,每年廟會時家長都要帶著孩子給佗老爺上香上供,直至小孩年過十二歲。被寄養者不僅僅是未滿十二歲的孩子,也有十七八歲的年輕人不務正業的也會被寄養在佗老爺這裡,讓佗老爺管教,希望能為年輕人指明方向,步入正道。這種寄養形式反映了當地人對華佗靈性堅定不移的信仰,也是人們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茁壯成長並能夠健康發展。



晉南地區華佗祭祀習俗調查



(圖一:寄單)


華佗感應治病。單指生病的人祭拜華佗時特有的儀式。病人祭拜華佗,燒香之後,通常會在華佗身上摸一摸,腿疼摸腿,手疼摸手。人們相信,身體哪個部位有病,摸了佗老爺同樣的部位後就會病好。這種行為反映了相似律和接觸律的巫術思想:病患接觸具有神醫身份的華佗的相似部位,會產生感應關係,得到痊癒。人們在祭祀華佗時的這種與華佗感應的儀式,是人們心中懷有美好的期望,並希望通過接觸,能夠得到華佗的保佑,健康長壽。


晉南地區華佗祭祀習俗調查



(圖二:與華佗感應)


求籤。在宋元期間,各地的華佗廟內就設有「華佗神簽」。黃崖村的華佗廟裡有華佗一百簽,簽譜上有關於所求事的解讀、所求病的藥方。前來祭拜華佗的人們,無論是求醫問葯的,還是問婚姻的、問事業的、問學業的、問財運的等等,都會在華佗廟裡拜神求籤。如果前來求事,求到簽後,可以只看簽譜對所求事情的解讀,會有專門解簽人解讀。往往解讀的結果也是很精準,讓前來求籤的人無不讚歎華佗的靈驗。如果病人前來求籤,每個簽譜後面則有對應的藥方,病人可以按方抓藥,就能藥到病除。華佗簽譜是華佗信仰物化的一個表現,人們寄希望於這一本小小的簽譜,祈求所求所想能夠實現。



晉南地區華佗祭祀習俗調查


(圖三:簽譜)


求子。前來華佗廟求子的通常是結婚幾年沒有生育的婦女,在華佗廟求子有獨特的儀式。需要的物品有:一把紅蠟燭,一瓶酒,要求必須是求子的婦女親自來給華佗上香,點亮蠟燭,供奉上酒,磕頭並向華佗訴說,這時候一定要心誠,方可讓佗老爺聽到並進行幫助。婦女祭拜完要走的時候,廟裡的主事人會送給她一個用紅布包好的布娃娃。婦女帶走布娃娃後,要把它放置在床尾位置。等到來年婦女生下孩子後,需親手做七個布娃娃並用紅布包好送還給華佗廟裡,以感念華佗的恩情。送還七個布娃娃是有一定道理的,通常在祭祀中七是一個吉利數字,也是讓華佗廟裡有不間斷的布娃娃供應,可為後來求子的人提供。這反映出當地人們不自私的心理,自己拿走廟裡的娃娃後,及時補上,以便於後來者求子順利。



晉南地區華佗祭祀習俗調查


(圖四:求子娃娃)


上布施。指給華佗布施箱投錢和送吃食進行供奉。人們在祭拜過後,會隨心給華佗上布施。或多或少,都是自己對華佗的心意。上布施也是人們企圖通過賄神,達到讓自己心愿成真的目的。



晉南地區華佗祭祀習俗調查



2、還 願


還願是指在華佗面前所求之事得到靈驗,來兌現當初對華佗的承諾。還願的形式更為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包戲。祭祀人當初求願的時候向華佗許下願,如果願望成真後,請戲班給華佗唱一場戲,來感念華佗的顯靈幫助。唱戲的日期是在每年的會期,包戲的人會在紅紙上寫下自己的姓名,即「某某感念華佗顯靈,為佗老爺點某某戲」這樣的內容,並張貼在戲台前的牆壁上。這是屬於娛神的一種形式,寄託了人們美好的期望。


說書。屬於許願一類,待所求之事成功之後來還願,廟會的時候在華佗廟給佗老爺說書,有專門說書人。說書是通過說書人之口,把善男信女的期望和對華佗的感恩連說帶唱的表達出來。說書是一種說唱故事的曲藝形式,說書人通常是盲人。他們手拉三弦,邊說邊唱,為善男信女還願了心事。比如生病的人在佗老爺前許願,病好了就要在廟會時給佗老爺說書還願,並且上香上供。這是人們感念華佗的恩惠,也是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能夠得到華佗的保佑。


送東西。大部分是華佗簽譜上要求還願人送的,也是簽譜上要求還的願。有要求送豬頭、油、雞。如簽譜上所寫: 「豬頭一個,油三斤,雞一隻」,其中油指燈油,是給華佗點的燈油,收下燈油的用途是方便人們上香燒紙。有送笤帚的,一部分是簽譜上要求送的;一部分是求籤之後,所求籤不好,解簽的人代表華佗對求籤的人要求買把笤帚,意圖是華佗會幫求籤人掃清道路而無障礙。有送織布的,這在當地有種特殊的叫法,稱之為「掛橋」。 單指生病的人還的願,橋指自己織的土布,織布用的線是收集的百家線,要織成一尺寬,三丈長,染成黃色,當天織好染好,掛在華佗廟裡,就為掛橋,同時要獻貢品。還有一種是送炸盤,就是用麵食炸好的各種食物,用個大盤子裝好,稱為炸盤。這大多是病人生病時許下的願,病好之後,向華佗還願,送上祭品炸盤。這種以向華佗進行供奉的還願形式也是賄神的一種表現,是人們期望得到神靈的庇護和感謝神靈的幫助。



晉南地區華佗祭祀習俗調查



3、其 他


除了請願還願的祭祀習俗外,還有這樣的一些祭祀習俗。其一叫朝山,跟華佗認的乾女兒有關,往年每年廟會,連村人會抬一個姑娘去龍澍峪,代表華佗的乾女兒來朝拜華佗,後來演變為連村人帶著鑼鼓隊去龍澍峪朝拜華佗,連村人來朝拜時,黃崖村村民都會熱情款待。這個習俗經歷了好幾個朝代,在近些年,才中斷了。其二是在清明節和六月十三、九月十九正日當天,由村裡出錢,請戲班去龍澍峪中的華佗廟前的古戲台唱一齣戲。專為華佗而唱,以此來祭拜華佗。晉南地區祭祀華佗的傳統由來已久,也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獨特的祭祀習俗,人們遵守著,踐行著,對華佗神性堅定不移的信奉著。這一系列多樣化的祭祀習俗豐富著當地的民俗信仰,讓人們的內心得到充實。


文章系原創,企鵝號首發。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俗中國 的精彩文章:

中國的神仙跟凡人一樣累
比起這場霸屏的離婚,學學古人如何放手
織女只是被拐婦女,而七仙女是個天使投資人
為什麼說七夕不是「中國情人節」?
2016中國七仙女文化高峰論壇隆重舉行

TAG:民俗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田野小記——黃崖村華佗祭祀習俗調查
山東聊城歷史文化名城調查
田野調查:犍為縣雙溪鄉魏家溝花觀音初探
科學家對太陽灣、百福灣進行海洋棲息地本底調查
鏡報:南安普頓希望英超聯賽繼續調查利物浦
初見毛澤東會昌調查報告
重點實驗室開展西太平洋中南部水體秋季航次調查
伊拉克最大水壩將傾?新華社記者實地調查
華北油田加快轉型升級調查
角色台詞多!游佐浩二與安元洋貴談《梵蒂岡調查官》
中國南極科考隊完成羅斯海區域高緯度斷面調查
河南西華縣女生疑被老師強姦警方不予立案 周口市公安局接手調查
角川旗下小說《梵蒂岡奇蹟調查官》宣布動畫化
廣東省污染場地環境調查、風險評估與工程管理精英培訓課程——導師簡介
關於西安木塔寨觀音寺狀況的調查報告
美國聯邦調查局搜查俄駐舊金山領館視頻畫面曝光
美國地質調查局公布首張完整水星地形圖
海南將開展鄉村民宿業發展情況調查
軍國主義的罪行實錄——《華萊士:日本侵華史調查》評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