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哦,這該死的被禁止的誘惑!

哦,這該死的被禁止的誘惑!

點擊題目下方六丈日子,關注青年精英最愛閱讀公號

哦,這該死的被禁止的誘惑!


來源:meiya(OneStepUp)


前段時間,作為孕婦的我要去醫院做一個妊娠糖尿病的篩查,檢查的方式是抽空腹血。做檢查的前一天晚上我忙完諮詢工作接近10點了,然後拿起醫院發的那張說明:「抽血前晚22:00後禁食、禁水」。這句話我反覆看了好幾遍,感覺這幾個字被刻進了自己的大腦,接著我立刻感覺到喉嚨乾渴,特別想喝水,原本晚上就沒有吃東西習慣的我,瞬間也感覺肚子好餓,特別想吃點什麼。


我把自己的感覺告訴大衛,然後把那張寫著說明的小紙片也給他看了看,他說:「哎呀,你搞得我也好想喝水、吃東西啊!」


接著,我告訴自己:現在還沒有到10點,你可以喝水。於是,我喝了一些水,然後試著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看看書,聽點音樂,乾渴和飢餓的感覺便消散了許多,之後,我洗洗就去睡了。第二天也順利完成了空腹抽血的檢查。

這個體驗,讓我想起兩個多月前,在一個由校友組成的孕婦群里,大家討論到孕婦不能吃的、喝的東西,其中一樣就是啤酒,我當時在群里說:「喝一兩口啤酒沒關係吧?」沒想到,其中好幾位同學都特別堅定地說:「不能喝。」「堅決不能喝。」「禁酒的,一口都不能喝!」


有意思的是,那段時間,我發現自己無意間接收到很多「孕婦不能喝啤酒」的信息,而那個季節,上海的小龍蝦正上市,想著吃著小龍蝦配啤酒的美好畫面,「喝啤酒」對我而言就變成了一件非常具有誘惑性的事情。


某一天,我和大衛去外面吃烤牛肉,我慫恿他點了一瓶啤酒。當看到透明的寬口玻璃杯中蕩漾著金黃色的啤酒,原本不喜歡喝酒的我,這時又感受到一陣強烈的誘惑,便喝了一口他杯中的啤酒,啊,那種涼爽、甘甜、帶著麥芽香的滋味絕對是我這輩子喝過的最好喝的味道。


真的是因為那杯啤酒好喝嗎?當然不,而是因為被禁止喝啤酒後喝到的啤酒,感覺才好喝!


記得當天,我還發了一條朋友圈,一杯啤酒的照片,配了一句話:「啊,這該死的不被允許的誘惑!」

後來,我又三天兩頭教唆著大衛與我一起去我們家附近的一個小酒吧坐坐(你看,我是一個多不安分的孕婦)。大衛是位特別智慧的丈夫,他一點不啰嗦,允許我這個孕婦去酒吧,並且也樂意和我一起去,去時還點了啤酒,讓我喝了一口。


但是,有趣的是,當服務員給我酒水單時(那時,我還沒有顯懷,而且酒吧燈光昏暗,服務員完全看不出我懷孕了),我卻點了一杯沒有酒精的混合果汁。


後來的孕期里,我再沒有喝過酒,啤酒對我的神秘誘惑就這樣消失了……

哦,這該死的被禁止的誘惑!


朋友的一個女兒十三四歲,正值叛逆的青春期,按照朋友的話說就是:「不讓她幹什麼,她偏要幹什麼。」


小姑娘打扮得很成熟,喜歡穿短裙短褲,她母親看不慣,總要說她,「不許你再穿這麼短的裙子、褲子,一個女孩這像什麼樣子!」


但女兒完全不聽,越加穿著短到快露出半個屁股的熱褲在母親前面晃蕩來,晃蕩去,氣得她頭頂都要冒煙。


這就算了,女兒還追星,非常狂熱地追著韓國一個長腿歐巴,手機、電腦屏幕都是這個歐巴的照片,一集又一集地刷他演得電視劇,還要參加粉絲見面會,跟著他跑了好幾個城市,這樣的追星影響了她的學習成績,班級排名接近倒數。

朋友對此很焦慮,跟女兒大吵了好幾架,母女關係鬧得非常緊張。


看到自己禁止女兒穿短褲短裙,禁止她追星,非但沒有效果,反而越禁止越糟糕,她諮詢了一圈身邊經歷過孩子叛逆期的一些朋友,決定改變策略:允許孩子穿短裙、短褲,不再去管她穿著打扮的問題,盡量做到忽略這事(當然很不容易,媽媽要克服自身的喜好和焦慮),還決定和孩子一起追星,而且是真心的。


她開始嘗試著欣賞這位韓國小鮮肉的顏值,看他演得的韓劇,刷他的八卦新聞,在他的論壇、貼吧中瀏覽,追蹤他的行程,還時不時地和女兒在吃飯時討論一下,那個「XXX參加的某某發布會,你想不想去啊?去的話,我給你出錢,你也順便帶我一起去吧?」


就這樣過了一兩個月,女兒忽然不再那麼狂熱地追星了,比之前更用心地讀書,因為她覺得追星「沒有什麼意思」。


同時,她的興趣發生了轉移,覺得游泳運動員很酷,原本只會蛙泳的她,想找一個教練學學自由泳。這次,朋友既不特別支持,也不特別反對女兒,而是「我可以給你出兩千塊錢,但是找教練,學費要是不夠什麼的,這些問題你自己想辦法解決。」


後來,女兒自己找了老師,也堅持完成了游泳課程,學會了自由泳。

哦,這該死的被禁止的誘惑!



有一男性朋友說他曾有一段時間,沉迷於收集禁片,自己整理了一長串國內外被禁影片的名單,打算挨個收集全。凡是被禁的電影,他都特別急切地想一睹為快,一旦在網上、街邊小店或者從朋友那裡找到影片資源,他便興緻勃勃找來觀看,看完覺得特別爽。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禁止」/「不要」自己做某件事,或者別人「禁止"/"不要」你做某件事,這件事就變得更令人好奇和充滿誘惑性了,真正做到不去做這件事,會變得很困難。


比如你對自己說:「你不要去想正在吃樹葉的長頸鹿。」我敢保證你一定在想一頭長頸鹿,它正津津有味地吃著樹葉。


同樣的,如果別人強烈禁止你做某一件事,你也會有「老子偏要干」的感覺。


這是因為,禁止往往會產生反作用力,禁止自己做某事,會讓這件事對自己而言變得更具有誘惑力。就像物理上所說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禁止的力量越大,突破禁止的力量也就越大,這就像一種能量的動態平衡。


用潛意識中的暗示的力量也可以解釋這一點。我們的潛意識通常聽不到「禁止」「不要」這類辭彙。


比如說,你在演講的時候,對自己說:「不要緊張」,結果可能越說越緊張。因為潛意識聽不到「不要」,只聽到肯定的信息「緊張」,結果緊張感被你不斷強化了,導致你變得越來越緊張。這就像我們會說的那句話:「不想什麼,偏偏來什麼」。


「禁止做某事」是把過多的能量放在負面事情上,最終容易導致好事變壞事。這也是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又叫「羅森塔爾效應」),指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如果我們對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待或暗示,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如果我們對一個人傳遞消極的期待或暗示,他往往會真的變糟糕。


我有一個來訪者曾說,他每次出差,他的媽媽反覆跟他強調:「外面很亂的,不要到處跑,不要在外面跟別人發生衝突!」這總給他一種感覺,她媽媽希望他到處惹事生非,和別人暴打幾架。


因此,在你給自己心理暗示時,盡量多用正向積極的辭彙,讓你的目標、你的願望、夢想和行為都充滿正能量。比如與其對自己說「不要放棄」,還不如對自己說「要堅持到底」,這樣就強化了「堅持到底」,會積極有效,容易達成目標。


表達對他人的要求和期待時也是如此,與其對另一半說「不要熬夜」,不如說「早點休息」。

哦,這該死的被禁止的誘惑!



我們還可以從權力鬥爭的角度理解為什麼禁止會導致反抗。


你禁止我或不要我做什麼事情,那如果我聽了你的,沒有去做這件事,那我本人的自我意志去哪裡了呢(很多人還會有「那我多沒面子」的感覺)?


每個人都是不願意被操縱和控制的,都希望有獨立自主的感受,不論你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希望做自己的主,我做或者不做一件事,我都希望是我自己的選擇,而不是聽命於你。


如果先有了你的禁止,後有我不去做這件事,我就會搞不清楚,這是我自己的選擇,還是我在被迫執行你的意志?


也許你不禁止我做這件事,我自己也不會去做這件事,可是你一旦禁止,我就容易混淆什麼是我自己要做的事情,什麼是別人要求我做的事情,即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搞混了(被置換了),自控與他控分不清楚,於是為了凸顯我的個人意志,為了讓我感受到自主性,我的行為容易變成為了反抗而反抗(所以,從另一個層面講,我們要小心別人給自己下套,比如某人為了讓你做一件你本不願意做的事,他偏偏禁止你干這事,結果,你不小心入套了,幹得很起勁。當然,這一招你也可以對別人使用。哎呀,我好像太壞了點)。


我在諮詢中,遇到過小時候被父母過分嚴厲管控的來訪者,父母禁止他做很多的事情,絕對不允許他玩遊戲,絕對不允許他上課的時候看小說,絕對不允許他出去和朋友玩……這往往會給孩子帶來非常不良的後果。


有的人成年後變得謹小慎微,向內收縮;有的人成年後做事拖延非常嚴重,缺乏自我的內驅力;有的人成年後完全不懂得如何自控,甚至迎來延遲的加重的叛逆期,沉迷遊戲、賭博、婚外情,和狐朋狗友吃喝玩樂,做一切小時候父母禁止他做的事情。


無論是他們的拖延行為,還是延遲的叛逆期,他們行為的動力其實都是在和內在的父母進行權利的爭奪,想要奪回自主選擇權。


在有關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如果想要減少孩子的某些不良行為,應有接納和允許的力量,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選擇權,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培養自主和自律的能力,而非過多的禁止和控制。


同樣的,在親密關係中也是如此,對我們的另一半,也應有接納和允許的力量,給予對方選擇的自由,反而能讓彼此的關係走得更遠。


李安的妻子林惠嘉在公開致辭中談到丈夫時說:「我只是不管他,讓他自生自滅(leave him alone)。」


李安也說太太對他最大的支持,就是她的「不廢話」。


我理解這個「不管他」「不廢話」的意思就是不禁止、不反對李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寫劇本、拍電影,不把過多的關注點放在丈夫身上,而是做好自己的事。


在諮詢中,遇到一些整天查看妻子/丈夫手機,絕對禁止對方有一絲一毫背叛自己念頭和行為的來訪者,由於他們自身過分的焦慮和不安全感,往往給關係帶來負面的影響,他們的越禁止成了越誘惑、越猖狂。


我相信,允許是人類心靈自由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關係中,無論是在親子關係,親密關係,亦或者我們跟自己的關係中,一旦開始允許,就不會有抗拒的心理;一旦開始允許,就會有一定的空間和界限,自願自主自律的生命力量得以萌芽和不斷成長!


作者:meiya,暢銷書作者,書評人,自由撰稿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個人諮詢與團體帶領時間超過1000小時。已出版《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你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等多部暢銷作品。

哦,這該死的被禁止的誘惑!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丈日子 的精彩文章:

什麼才是高質量的朋友?
燭,果然是流著淚死的!
姑娘,別在你一無所有時選擇結婚
離婚登記處熱鬧像菜市場,不相信愛情了?還是……

TAG:六丈日子 |

您可能感興趣

嘗一口這樣的飯菜,你抵擋的了它的誘惑嗎?
「誘惑」著你的制服,居然是這麼來的!
喵:鏟屎的,你這是赤果果的誘惑朕!
被男友好友誘惑吸毒?屢次被造謠懷孕?孫佳仁這是被逼出抑鬱症了嗎…
五一假期,減肥的你撞上「飯局的誘惑」,該怎麼破?
誘惑如此淡定,這是誰家的狗?
因為你,我才笑著搖頭拒絕所有的誘惑和曖昧。
誘惑了眼,誘惑了胃!
一隻禁不住誘惑的二哈,瞧那點出息!
降溫寒冬不可或缺的誘惑,這樣的羊排饞死你
莫絲的誘惑,你抵擋的住嗎?
貓咪小時候這麼可愛,誰能抵抗的了它們的誘惑!
殘血的致命誘惑,枉死多少偽英雄,快來看看你有這樣的隊友不?
宅男受不住誘惑,終於邁出脫離死宅的第一步!然而!
她的誘惑你抵擋的住嗎?
動漫里竟然有這麼多美食,你曾被這些美食誘惑到嗎?
酒鬼男友難抵誘惑上了別人的床 一再容忍換來他的肆無忌憚
人的價值,在遭受誘惑的瞬間被決定
這幾種漿果植物,讓人看一眼就被誘惑,沒見過這麼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