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傳佛教適應時代發展的三點思考

南傳佛教適應時代發展的三點思考

中國南傳佛教與南亞東南亞南傳佛教法脈相通、歷史傳承相同,中國雲南與南亞東南亞的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越南等國家共同組成「東南亞南傳佛教文化圈」,歷史以來交流頻繁,南傳佛教發揮著連接中國與南亞東南亞的黃金紐帶作用。


新中國成立以來,南傳佛教作為三語系佛教之一,成為中國佛教的有機組成部分,同屬中國佛教協會。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南傳佛教與內地漢傳佛教往來密切,增進了友誼和團結,增進了相互理解,從而使長期以來內地大乘佛教對南傳佛教的誤解誤傳得以逐步消除,更增進了中國佛教對分布在南亞東南亞國家的南傳佛教的尊敬和友誼。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中國南傳佛教起到了溝通大乘佛教和南傳佛教的橋樑作用。


自上世紀40年代二戰結束後,南傳佛教流傳分布的南亞東南亞社會不同程度地發生了一系列變化,特別是中國,中國的發展變化是30多年來最為快速而巨大的,經濟發展和社會變化給中國南傳佛教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對南傳佛教如何適應社會變革和時代發展提出了一個不可迴避的新課題。

這個課題不僅是中國南傳佛教需要面對的,我想,周邊南傳佛教國家也或多或少地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如何應對這個十分重大也很嚴肅的時代課題?我認為,我們必須以積極的態度從三個方面來面對這個課題:


第一,必須保持佛陀教導的真諦和優良傳統,同時也作一些適應社會變革和時代發展的調整,這涉及到教內和社會的方方面面。


第二,這個課題僅僅靠一個國家和局部地區來進行探討是有局限性的,必須整個南傳佛教文化圈內的國家和地區共同探討,攜手應對,為促進世界和平和人民福祉做出努力。


第三,這個課題不是一兩次論壇就能解決的,需要一個機制使之常態化,循序漸進地逐步推行才能完成我們這一代佛教徒和學者所應擔當的責任和使命。

近幾年來,斯里蘭卡、泰國和緬甸也舉辦過關於南傳佛教如何適應社會發展變化主題的論壇,但這個大課題不是幾個國家或地區就能解決好的,需要整個南傳佛教文化圈共同研究探討。


(作者: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雲南省佛教協會會長刀述仁)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民族宗教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早期佛寺之一:平頂山香山寺
獅子山的佛寺
永川:這座建於清代的道觀有精美壁畫
「日照」得名或因山頂道觀

TAG:中國民族宗教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道教文化未來發展的思考
道教三品論——道教在當代發展的宏觀設計
漢傳佛教發展過程
吳文科:新時期有關北京評書發展的論爭與思考
臨滄地區道教發展
一攬,中國明代瓷器時代發展特徵
北朝時期瓷器的發展特點
時代天使助力正畸發展
道阻且長——關於崖柏行業發展三個問題的思考
傳統文化當代發展的困境及應對
科技信息時代的發展你怎麼看?
談佛教與中國雕刻發展
佛教發展與「看台灣」
佛教在西藏的起源、傳播與發展
探討佛教健康傳承發展問題
古代扳指文化的發展與傳承
互聯網時代道教發展的方向和舉措
上世紀末應該作為第三代防空導彈發展與裝備的標誌年代
青銅時代的五兵之首:殳的發展與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