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吳文科:新時期有關北京評書發展的論爭與思考

吳文科:新時期有關北京評書發展的論爭與思考

吳文科,甘肅清水人。1963年出生,1984年畢業於北京師大中文系。1987年進入中國藝術研究院專事曲藝研究,著名曲藝理論家,曲藝史學家,常用筆名「聞克」。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

北京評書是「說書」類曲藝中的「大書」即評書評話類曲種的重要代表,也因基本上是採用普通話說演,而與其它採用不同方言或者少數民族語言說演的同類曲種相比,存在著傳播上的極大便利,擁有更加多的受眾群體。然而,其在當代的傳承與發展,也面臨著節目老化、人才稀缺、陣地缺少和傳播乏力等等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形成,既有北京評書界自身努力的不足,更有社會文化環境帶來的掣肘,包括近數十年間發展過程中各種思潮帶來的多方影響。清理這些思潮,反思這些影響,對於北京評書的創作表演繁榮和健康持續發展,無疑十分必要。

仔細檢視北京評書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近40年間的創演發展,不難發現,由於演出及傳播主要方式的重大變化,事實上存在著「冷熱不均」的狀況和「新舊兩極」的特點。

所謂「冷熱不均」,一方面是說,茶館書場的傳統演出方式整體遇冷,而廣播電視以及互聯網路等媒體與介質的錄製和傳播逐漸趨熱;另一方面是說,普通演員的演出活動比較冷寂,而大家名流的節目播出持續熱絡。

所謂「新舊兩極」,一方面是說,依託傳統節目改編演播的內容比重較多,而新編原創的長篇節目普遍較少;另一方面是說,老一輩的藝術家錄播節目頻繁而且活躍,新生代的年輕從業者人數極少且很難立定腳跟。同時,即便是那些看似較「熱」的地方,也不時映射出無法樂觀的隱憂。

正是這種比較堪憂的發展格局,使得對於北京評書的振興議論和傳承思考,成為新時期曲藝創演和承續發展的焦點性話題之一。

演出和傳播之艱

首先,現代傳媒包括廣播電視互聯網及磁帶CD和MP 3等等,對於北京評書在現代社會的演出傳播,發揮了空前便利的推助作用。但是,這類媒體主要是屬一種文化傳播的大通道而非藝術創演的孵化器,需求量大,要求又高,再加上商業運營背景下的偏向品牌效應,致使追蹤或合作的對象,主要是名家與名作。但問獲得,不管耕耘,再加上其對茶館和書場等傳統演出傳播方式的巨大衝擊,都給新節目的原創、新人才的培養、新業態的形成和新生態的培育,帶來了極大地挑戰。演出和傳播之艱,於是成為業界議論的焦點。如1995年5月號的《曲藝》雜誌刊發的戴宏森《電視評書的發展與展望》一文所示:在電視上播出評書極大地拓寬了北京評書的藝術競爭天地,超越了原有的地域而在全國範圍內展開。這勢必加速優勝劣汰,但也可能造成說書隊伍的縮減;同時,在電視中演播評書,切斷了演員現場與觀眾的直接交流,不僅會大大減少反饋信息與有益營養而影響打磨與提高書藝,而且會無法施展乃至廢棄「把點開活」與「臨場現掛」等等藝術優長。

對此,雖有論者指出:隨著社會現代化和高科技的發展,根植於農業社會的評書藝術會在電視上泯滅。但此等觀點也不為其他論者所認同。而由電視對北京評書的傳播及在新時期後期趨向消匿的事實來看,前述的泯滅之憂也不是沒有根據。只不過,真正的原因,不是由於現代化和高科技,而是因為現代化進程中由高科技支撐的電視傳媒,沒有耐心做好與北京評書等說書藝術的合作乃至融合。雖然如最早將北京評書於1985年搬上電視、並創辦電視評書欄目的遼寧電視台的曲藝編導史艷芳在其刊發於1994年10月號《曲藝》雜誌上的《淺談電視評書》一文中認為:「評書作為以語言為主的藝術發展到電視評書這一步,僅靠語言的傳播是不夠的。電視編導還應在背景環境等方面進行藝術處理,即根據書中的情節,準確無誤地把握各種景別的鏡頭,要使觀眾不僅聽得清,還要看得真,幫助演員與觀眾進行感情交流,溝通關係,發展書情,使其更具感染力。」但真正能夠做到這樣有機錄播的電視台及其節目確乎不多。不過,電視這種最初的粗放式經營所損害的,不只是北京評書,還有電視自身。畢竟,電視本身的傳播發展最終要依賴北京評書等等內容資源的持續支撐。

由此也不難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各種傳播媒體的走向高度融合,全媒體時代的北京評書傳播,必將迎來新的契機。關鍵的問題,是北京評書界必須自身做好準備,擁有相應充分和高品質的人才及節目資源。同時,電視等現代傳媒也要注意培養真正熟悉、尊重和了解北京評書等曲藝創演規律與審美特點的專業編導隊伍,以使這種傳播合作良性運營和健康發展。

創新和發展之難

其次,由於現代傳媒所主導的北京評書錄製傳播與欣賞消費,節目需求很大,演播要求較高,供求關係看似寬鬆實則嚴苛。這就使得業界對於傳統節目的依賴更加增強,較少有時間和精力進行必要的原創與積累。或者即便有了原創,要麼沒有茶館與書場式的演出陣地可供長期砥礪和仔細打磨並加工提高而為可以傳世的精品,要麼草草編成、匆匆錄製、汲汲播出一次性消費,囫圇敷衍拉倒完事。創新和發展之難,因而成為業界思考的熱點。比如,有觀點認為,繼承改編傳統節目演出,固然是北京評書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與優秀傳統,也是其彰顯自身價值和延傳藝術生命的必然途徑。但不能總是一味地「啃祖」而依賴傳統節目過日子,還要有所開拓和創新,給新的傳統增添家底,也給新的聽眾提供所需;另有觀點認為,主要依賴傳統節目過活不可怕,可怕的是因循守舊、固步自封,一味學舌,活書死說。不僅沒有繼承和發揚說書藝術的傳統精髓,反倒由於編演稀鬆「撒湯漏水」而造成優秀傳統的大量流失。正如筆者在一篇刊於2015年第9期《傳記文學》雜誌上題為《評書藝術的特質、價值與風采》的訪談中所強調的那樣:北京評書和一切曲藝說書形式一樣,對於所敘說的題材內容,無論講史、公案、傳奇、武俠,均應秉持「古事今說,遠事近說,虛事實說,假事真說」的審美傳統,以此而使歷史與現實產生勾連,讓藝術與人生發生共振,給受眾送去思想與心靈的共鳴。為此,就要充分發揮北京評書「評」的功能。「評書無評,如目無睛」,「評書不評,若人丟魂」。這些前輩總結傳留的藝訣藝諺,就是對北京評書健康發展的最好警醒。

新時期以來的許多北京評書節目,包括傳統節目和新編節目,一個非常大的藝術缺陷,就是使原本應當充盈著「評」之風采的說書表演,退化而為簡單平面的故事講述。情感的抒發因此迷失了通道,思想的揮發因而失去了空間。尤其是對傳統節目的新編上演,如果缺乏知識與典章的講解,缺乏是非與愛憎的判定,缺乏道德與倫理的規勸,缺乏價值與思想的引領,勢必會將原本豐滿鮮活的藝術形象,塑造成缺少血肉與靈魂的殭屍和骷髏。至於語言的鮮活生動,更需入鄉隨俗,與時俱進。也就是說,北京評書的創演與一切文藝形式一樣,題材內容的古今新舊固然需要注意,但如何表現、怎樣表現而賦予所演述的內容以鮮活的藝術魅力和豐富的思想內涵,才是最最主要的。也有觀點認為,北京評書的節目形態以長篇為主,而鴻篇巨製,原創太難,對於創演者的要求因而更高。為此,北京評書的創演首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對於腳本文學的創作和打磨上,故事要好,結構要巧;人物要活,情節要繞;關子要多,懸念要妙;知識要寬,見解要高;細節要精,語言要俏。換句話說,沒有好的故事且講不精彩故事,無法成就評書;但僅有故事或者僅止於講故事,還不是典範的評書。這對創演者綜合素養的要求,也會非常之高。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只有知識淵博、思想豐贍,能夠旁徵博引、借題發揮,並且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大力充盈「書」的文學與內涵,充分彰顯「評」的價值與特色,才有可能創演好的北京評書節目。為此,就必須要使創演突出時代感,增加信息量,提升文學性,強調個性化;藉以拉近與聽眾的距離,豐富藝術的蘊藉,強化審美的興味,也展示個性的魅力。否則,只能是缺乏魂魄、缺少風神。看似簡單和平凡的「一張嘴的藝術」,因而更加需要十分雄厚的藝術與文化素養的綜合性支撐。這是說書藝術審美傳統對北京評書現實創演的昭示,也是形態構成繁簡關係的藝術辯證法對於北京評書繁榮發展的啟迪。

傳承與弘揚之憂

再次,要解決北京評書面臨的上述問題,根本上講,就是要想方設法創造有利於其健康持續發展的內部與外部條件,通過促進對於其藝術傳統的深刻繼承,來有效推進對其藝術的發展繁榮;尤其是要大力培養北京評書非常缺乏的傳承新人,不斷推出適應新時代人們欣賞需求的原創精品。傳承與弘揚之憂,因此成為各界關注的難點。由此,業界內外不乏積極的思考與熱烈的討論,話題的範圍也比較廣泛。涉及的主要內容,包括怎樣吸納新人?怎樣孵化演員?怎樣堅守陣地?怎樣實現突圍?對此,堅守在創演傳承最前沿的老一輩北京評書藝術家感觸最深,也思慮最多。比如北京評書藝術家連麗如,不僅長期身體力行探索新形勢下北京評書的坐場演出,新時期先後在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附近開辦過「明月樓」書場,在北京原宣武區文化館坐場帶徒演出。一邊堅守北京評書的演出陣地,一邊培養北京評書的表演新人。還對北京評書的傳承發展進行深入思考,不時發出相應的呼籲。如她在刊於《曲藝》雜誌2006年12月號上題為《北京評書路在何方》的訪談文章中認為,「北京評書後繼乏人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書館的消失。觀眾在書館裡聽書,新人在書館裡練藝,沒有書館就沒有評書」;又認為,「評書的難以為繼與評書工作者的浮躁、不負責任也大有關係」,「前輩藝人有的一輩子就說一部書,那是一生心血的凝結。而現在動輒上百部,難免魚龍混雜,參差不齊」。

曲藝的學術理論與批評界,也對此有著相應地探討。筆者在前述刊於《傳記文學》雜誌上的訪談文章中,也曾反覆強調和指出,說書人綜合素質的養成,是北京評書實現突破性發展的關鍵。「隨著信息流通越來越方便,人們受教育程度也越來越高」,說書人「必須要有更高的素養、更深邃的思想、更深刻的人生體驗和更廣泛的知識積累」,才能適應新的時代,擔當「說書先生」的重任。而許多現代媒體的傳播策略如央視《百家講壇》的走紅,也給北京評書的當代復興,提供了別樣的啟迪:「現在正缺說書式的基本教育,缺少能夠讓人如坐春風的評書說演,『讀圖時代』的信息接受與審美鑒賞方式,不能替代內涵深邃又聯想豐富的評書式文化創造與消費實踐」,「口頭傳統包括評書創演,事實上是有非常深厚的現實發展土壤和社會歷史需求的」。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對北京評書以及其它評書評話類曲種的當代傳承與繁榮發展充滿信心:「只要人類存在,口耳不廢,北京評書就不會消亡,並且一定大有可為。」當然,面對傳統繼承的考量及對人才培養的冀望,這種信心的確立,又涉及到包括北京評書在內整個曲藝在當今時代的藝術教育轉型及制度層面設計,因而無法在北京評書一個曲種的相關討論中,找到所有的答案並得到理想的解決。

精心遴選,每日推送,歡迎打開微信,搜索公眾號「長城曲藝網」,更多精彩,不見不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城曲藝小編 的精彩文章:

侯寶林親述賣藝生涯八:不自由的社會,不爭氣的同行
京韻大鼓《坐樓殺惜》種玉傑
寶林親述賣藝生涯四:拜師朱闊泉,結交窮朋友

TAG:長城曲藝小編 |

您可能感興趣

特朗普的能源政策與世界發展:一次國際科學論壇引發的思考
《新時代海外華文文學的發展》 陳公仲
關於傣族新文學的發展問題
同行評審制度的發展歷史和科學家的思考
創新,書寫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新篇章
「新時代上合組織新發展」智庫論壇召開
評論:印度新軍事技術發展路線圖恐「壯志難酬」
博鰲論壇「老面孔」張亞勤:見證經濟與高新技術發展的中國速度
創新藥物研發期待騰飛|中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關於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的若干思考
郭培貴:論明代科舉制的發展及其消極影響
李修建:文明互鑒視野下的中國當代美學發展
中國新時代新發展理念是對馬克思恩格斯社會發展理論的繼承創新
「新時代的中國發展戰略」研討會舉行
翔鷹帝國:一家「帝國時代」論壇的發展史(上)
推動新時代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實現新發展
上海家化新時代發展關鍵詞:創新、科技、生態圈
宋遼金時期茶文化的發展
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中國文字的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