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門中秋:月清涼,空悠悠

佛門中秋:月清涼,空悠悠

每逢中秋,最令我愜意的,莫過於賞月。然而從小到大,在中秋的月空下,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心境,直到出家了才豁然明白。


出家,對我來說真是太好了!就像沐浴在中秋的月光中,沒有一絲的塵煙惱熱,無比清涼和自在。


佛經雲,在家逼迫如牢獄,出家廣大如虛空。誠然,如是!

佛門中秋:月清涼,空悠悠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出家?我總是蜻蜓點水的說,我喜歡安靜,喜歡讀書,喜歡寫字,喜歡養養花草,出家的生活非常適合我的個性喜好。


至於出家的個中三昧,那種解放自我的重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實在難以向外人道也。

用印順導師的話說:「浮沉世海的人類,為世間的塵欲所累,早已隨波逐浪,自救不了。」


「出家,是勘破家庭私慾佔有制的染著,難捨能舍,難忍能忍,解放自我為世界的新人!」


「從黑漆繳繞的人間(傳統的社會中)解放出來,熱腸而冷眼的去透視人間。鍛煉自己,作得主,站得穩,養成為世為人的力量。」

佛門中秋:月清涼,空悠悠


出家的這份「為世為人」的情懷和擔當,是很多羨慕佛門清凈生活的人所忽略的,或者說是始料未及的。


所謂「袈裟未著愁多事,著了袈裟事更多」,對此但凡走在修行和利生道路上的出家人,沒有不是深懷感觸的。


我從出家以來,經歷了安靜的自修,精勤的參學,盡心的弘法,到現在辛苦的建寺安僧,已經度過了十五個中秋。


當然不是每個中秋都是晴空朗月,像今年這樣風雨交加的,也不記得有過多少次了。


這塵世的是非,人生的坎坷,和天地間的風雨一樣,常常掃蕩了人們中秋賞月的雅興。自古以來,文人騷客莫不望月說愁,而尋常人家又何嘗不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且不多說人們在逆境中是何等的愁楚,即便是順境中的歡樂也是多麼的虛幻。

佛門中秋:月清涼,空悠悠



中秋佳節在佛教中,又是月光菩薩的聖誕。《華嚴經》有一妙偈云:

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


眾生心垢凈,菩提月現前。


對真正勘破了私慾,解放了自我的「世界的新人」來說,遁入空門其實就是把自己奉獻出來,化作光明布施給芸芸眾生,像中秋的月光一樣遍灑虛空大地。


當無明的自我,被消融在萬法皆空的智慧中,私慾不再生起。當紛擾的世界,被消融在眾生平等的慈悲中,恩怨不再生起。當生死的苦厄,被消融在成佛利生的弘願中,怖畏不再生起。


唯有如此,方能欣賞到佛門中秋的:月清涼,空悠悠!


願大家中秋吉祥!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報劬院 的精彩文章:

TAG:唐報劬院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何佛門熱鬧,道門冷清!
為何佛門熱鬧,道門冷清?
【松柏寺】佛門的一天
北京雍和宮:古時皇家重地今時佛門聖地
清初四僧:避難於佛門的「藝術天團」
走近佛門女僧的出塵之美!
佛門最盛大的節日,極樂寺邀你來浴佛!
「清初四畫僧」之石濤,身在佛門,心卻在凡塵
中秋節將至,千萬佛門弟子都要拜的菩薩,誰?
佛門聖蓮花來源,找到觀音姐姐坐蓮台的依據了!
順治皇帝是英年早逝還是皈依佛門?歷史之謎!
內涵段子:佛門中人是不能亂開沙戒的?
泰國佛教奇觀,朝陽從15道佛門中升起!
揭秘李小龍去世之謎,情人丁佩嫁向華強,背後卻加入佛門!
中國歷史中的五位與佛門最有淵源皇帝
潘虹:62歲皈依佛門,靜若蓮花
顏值爆表的19歲小鮮肉皈依佛門造佛像,將中國佛送上米蘭時裝周。
道家的中流砥柱,崑崙四金仙和截教七仙都歸順了佛門
出塵之美——佛門中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