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團圓餅與月亮節──中秋節俗形態的變遷

團圓餅與月亮節──中秋節俗形態的變遷

摘要:中國節日時間大都與月亮的運動有關,節期以月的弦、望、晦、朔為基準。月半時節的滿月,常給人以圓潤豐滿的美感,中秋之夜是一年中最迷人的月夜。農曆八月十五,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玉露生涼,「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宋?林光朝)天上明月,人間情懷,人們圍繞著中秋明月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月亮節、團圓節。祭月、拜月,賞月、玩月,走月、跳月,中國人的心態情感在如水的月光之下,表現得生動而自然。

團圓餅與月亮節──中秋節俗形態的變遷


滿月


春節、端午、中秋是近世中國的三大傳統節日,其中中秋節形成最晚,在漢魏民俗節日體系形成時期,中秋節日尚無蹤跡,唐宋時期因時代的關係,以賞月為中心節俗的中秋節日出現,明清中秋已上升為民俗大節。中秋節雖然晚出,但它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著古老的淵源。


「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周易?繫辭》上)。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禮俗。日月這兩大天體,在古人的觀念中代表著世界的兩極,「日者,陽之主」,「月者,陰之宗也」日月分別為陰陽的代表,在時間上分屬日夜,同時日月是構建曆法體系的基礎,季節上分屬春秋,空間方位上屬東西,五行中屬水與火。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禮記?祭義》所謂:「日出於東,月出於西,陰陽長短,終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日月的正常運行是宇宙和諧的保證,因此古人很重視對日月的祭祀。殷人已將日月分稱東母與西母,月神周代依據日月的時間屬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禮。「為朝夕必放(仿)於日月。」(《禮記?禮器》)這種朝日夕月的祭禮,據唐人孔穎達解釋說,春分日的早上在東門外祭日,秋分的晚上在西門外祭月。因為秋分時節太陽幾乎直射月亮朝向地球的那一面,所以月亮看起來又大又圓。正如後人所說:「祭月祭日不宜遲,仲春仲秋剛適時」。周人的日月祭祀的方式是:「祭日於壇,祭月於坎」。以壇、坎這兩種物象作為日月的象徵,壇在上,光明,坎處下,幽靜。(《禮記?祭義》)祭品為犧牲玉帛之類。春秋戰國時日月神分別稱為東皇公、西王母,《吳越春秋?越王陰謀外傳》雲「立東郊以祭陽,名曰東皇公,立西郊以祭陰,名西王母」。沂南漢畫像石中西王母與東王公分坐在柱狀物上(有說是昆崙山),西王母兩旁跪有搗葯的玉兔,由此可知,郭璞《山海經圖贊》「崑崙月精,水之靈府」的說法言之有據,後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變而來。秦漢時期日月祭祀仍為皇家禮制。秦雍都有日月祠,山東有日主祠、月主祠。漢代武帝時,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行朝日夕月之禮,「夕夕月則揖」。(《史記?封禪書》)此後北魏、隋唐以致明清歷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禮儀。現在北京的月壇公園就是明清祭月的壇場。


月為「夜明之神」,它與太陽同輝,奎諾爾特人稱月為「夜間的太陽」,與明朝人的「夜明」之稱相同。祭月在上古作為季節祭祀儀式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後,民間缺少了祭月的消息,這可能與古代社會的神權控制有關,在「絕地天通」之後,象日月這樣的代表陰陽的天地大神,只有王家才能與之溝通,一般百姓自然是無緣祭享的。月亮對於平民來說,是一種外在的神秘的支配力量,無法接近它,祭祀它。因此華夏文化系統內民間祭月的習俗,在漢魏時期不見著錄,更不用說出現以拜月為中心的節日。

隋唐以後,隨著天文知識的豐富與時代文化的進步,人們對月亮天體有了較理性的認識,月亮的神聖色彩明顯消褪。這時皇家也逐漸失去了對月神祭祀的獨佔權威。月亮對一般平民來說,不再是那樣高不可及。唐人精神浪漫、氣象恢弘,親近自然,唐朝雖沒有中秋節日,但中秋賞月玩月已成為文人的時尚,人們將清秋明月視為可賞可玩的宇宙奇觀,吟詠中秋明月的華章麗句尋常可見。張祜《中秋玩月》云:「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一年逢好夜,萬里見明時。」秋月常常引發人們感物懷人的情思,如白居易所說:「三五夜中新月色,一千里外故人思。」(《中秋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

團圓餅與月亮節──中秋節俗形態的變遷


團圓餅與月亮節──中秋節俗形態的變遷


虛構的月宮


古代傳承下來的有關月神的神話,這時出現了新的情節,月宮中除了寂寞的常娥、蟾蜍、玉兔外,又添了一位據說因學仙有過而被貶謫來的吳剛,吳剛從事的是一項懲罰性工作,即砍伐一棵永遠砍不倒的桂樹,桂樹高五百丈,由於桂樹有「樹創隨合」的神奇,吳剛只好年復一年的砍下去(《酉陽雜俎?天咫》)。太陰之精月亮在這時成為仙界的流放地,從常娥偷吃不死仙藥、化為月精到吳剛被貶往月中伐桂的傳說看,月神已有原始的宇宙主神演化為具有道教色彩的神仙,月宮似乎是天地之間的第三界,月亮的高遠清涼在唐人那兒喚起的是宇宙空闊與人心交感的美學意緒。


宋代中秋節已成為民俗節日。以賞月為中心的中秋節俗的形成,大概與都市生活情境有著內在的聯繫。《夢粱錄》說: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因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稱為「月夕」。(卷四)月夕之名,顯然與古代秋分「夕月」有關。文人沿襲賞月古風,但宋人賞月的情趣大異於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輝聯想到河山的壯美,友朋千里,邀賞明月,詩酒風流。宋人對月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世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常常發出「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的浩嘆。(蘇軾《中秋》)當然,這是敏感、多愁的士人的中秋。對於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一種形態,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北宋東京,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市人縱酒度節;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東京夢華錄》卷八)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熱鬧,在銀蟾光滿之時,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樓,臨軒玩月,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中小商戶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夢粱錄》卷四)市井貧民雖無富戶鋪張的財力,可過節的願望十分強烈,「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宋代中秋夜是不眠之夜,主管治安的官員取消例行的宵禁,夜市通宵營業,「閭里兒童,連宵嬉戲」,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現實的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濃厚,中秋節俗的變化更是明顯。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中秋成為民眾時間生活中的重要節點。中秋作為與民俗大節,節俗活動豐富多樣。

團圓餅與月亮節──中秋節俗形態的變遷

團圓餅與月亮節──中秋節俗形態的變遷



兔兒爺

祭月與拜月


民間祭月習俗明代已經出現,據《帝京景物略》記載,八月十五日祭月。祭月有特製的神像,在偶像化的時代,月神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形象,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生了重要變化,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這時已演變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葯玉兔並在世俗形象。人們在市肆中購買繪有月光菩薩像的月光紙,這種月光紙小的三寸,大的丈余,上面除了菩薩像外,還繪有月輪桂殿,中間有一玉兔正持杵搗葯(這種形象在漢畫像石中已經出現)。人們在家中設月光位於月出之方,向月祭拜,拜畢,焚月光紙,將供品一一分送家人。清人沿襲了這一祭月民俗,稱紙繪太陰星君神像為「月光馬」,在中秋夜,向月而供,「焚香行禮」。此時與月神相伴的玉兔,在民間文化的塑造下,其形象更加生動,清初京城人用黃沙土作白玉兔,並施彩繪,「千奇百狀,集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晚清人對玉兔也親愛有加,稱玉兔像為「兔兒爺」。本世紀初,民間徑將祭月稱為「供兔兒爺」。(民國《萬全縣誌》)名稱的這一變化,包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高懸的明月,在近代百姓那裡已俗化為可觸可摸甚至可以把玩的物件,雖然人們依舊供奉它,但其已失去神聖的品性,成為一種世俗觀念的表達。


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著祭月、拜月的風習,鄂倫春人祭月時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擺上祭品,然後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將月亮的倒影收到清水盆中,然後,人們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稱「打月亮」。廣西西部壯族的「祭月請神」活動更典型,每年夏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們在村頭村尾露天處,設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爐,桌子右邊豎一高約一尺的樹枝或竹枝,象徵社樹,亦作月神下凡與上天的梯子,這裡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話因素。整個活動分為:請月神下凡,由一名或兩名婦女作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對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等四階段。(參看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由此可知,在偏遠民族中仍傳承著遙遠的祭月古俗,在中秋時節人們能夠與月神進行直接的對話與交流,這與少數民族的文化特性有關。

團圓餅與月亮節──中秋節俗形態的變遷


團圓餅與月亮節──中秋節俗形態的變遷



品類繁多的供品


祭月有特別的供品。


清代童謠云:「八月十五月兒圓,西瓜月餅供神前」瓜果與月餅是中秋的節令食品,也是祭祀月神的供品。月餅在宋代已經出現,蘇東坡曾詩讚曰:「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但從文獻記載看,當時的節物重在賞新,如嘗石榴、棗、栗、桔、葡萄等時新水果,飲新酒等,有「秋嘗」的意味,還沒有將月餅作為重要的節令食品。以月餅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風俗大概始於明朝,民間流傳的元朝末年八月十五吃月餅殺韃子的傳說雖不足信,但至少部分說明了明初以來中秋吃月餅的事實。明人沈榜在《宛署雜記》「民風土俗」中說:「士庶傢俱以是月造麵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中出賣各式各樣的果餡月餅,「巧名異狀」,有的月餅一枚即價值幾百文銅錢,可見其時中秋月餅的流行。清代除了一般相互饋送的月餅外,還有特製的祭月月餅,此月餅較日常月餅為「圓而且大」,《燕京歲時記》稱「至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兔之形。」特製月餅一般在祭月之後就由家人分享,也有的留到除夕再來享用,這種月餅俗稱「團圓餅」。明清江南以素齋供月,有老南瓜、菱藕、月餅等,旁邊放涼水一碗,婦孺拜月畢,以指蘸水塗目,祝曰眼目清涼。(周作人《中秋的月亮》)此俗來源於六朝時人八月中以露水洗眼的風俗。那時人們中秋時節相互饋贈的不是月餅,而是盛滿百草露的眼明囊。(《荊楚歲時記》)


祭月拜月表達著民眾的特定願望,宋代京師中秋之夜,傾城人家,無論貧富,從能行走的孩童至十二三歲的少年都要穿上成人的服飾,登樓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孩期望「早步蟾宮,高攀仙桂。」意思是說,請月神保佑早日科舉成名。當時有詩詠唱其事,「時人莫訝登科早,只為嫦娥愛少年」。女孩則祈求有一副美麗的容顏,「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宋人推重的是郎才女貌。明清以後,祭月風俗發生重大變化,男子拜月漸少,月亮神逐漸成為專門的女性崇拜對象。有所謂「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俗諺。福建汀州一帶,中秋夜有「請月姑」的習俗,兒女在月下設果餅膜拜致詞,請月姑以卜災祥。(崇禎《汀州府志》)台灣新竹舊時每年中秋之夜,家家戶戶在月下設案焚香,供餅果祭拜,名為「拜月華」,相傳月光五色斑斕,並有神仙護送,稱為月華,見到月華的人就能獲取福分。(《新竹縣誌》1976年修)誠如道教經書《太陰真經》的諄諄告誡:「世人敬我月光神,福祿綿綿永康寧」。

團圓餅與月亮節──中秋節俗形態的變遷



祈婚嫁子嗣


中秋正值秋成時節,民間在對神靈酬謝的同時,也祈求著生殖的力量。上古「合男女」是秋收後的主要人事活動,古代秋社中的祈子儀式就是這一活動的時間規範。中秋節出現以後,男女相會,祈求子嗣習俗逐漸轉移、合并到中秋節俗之中。婦女對月祈禱與月下出遊大都與婚嫁子嗣相關。中秋夜遊玩月在宋代已經流行,清代以後俗稱「走月亮」,中秋夜,婦女盛裝出遊,踏月訪親。「走月」是民間婦女的解禁日,在「結伴閒遊」的背後隱含著祈求生殖的意義。據同治《江夏縣誌》記載,中秋夜江夏城中滋陽橋特別熱鬧,橋上的石龍首成為出行少婦爭相撫摸的對象,為的是能得到媒神的恩惠,祈子的意義十分明顯。近代南京盼望子嗣者,先游夫子廟,然後過橋一行,說是可以如願。近代湘潭一帶,中秋遊寶塔的習俗,也與「走月」一樣,祈求著人類的生殖與健康,當地傳唱這樣一首歌謠:「八月十五游寶塔,帶起香燭敬菩薩。老人家青頭髮,後生子有財發,堂客們生個胖娃娃,滿妹子對個好人家。」「摸秋」是兩湖地區普遍流行的中秋祈子習俗,人們在中秋之夜,到田間「偷」瓜,然後吹吹打打、熱熱鬧鬧地將描畫成嬰兒模樣的東瓜或南瓜送給婚後數年不育的夫婦,以求瓜瓞綿綿。南方少數民族的男女青年中秋跳月,對歌聯歡,更是保存了中秋月下活動的原始屬性。湘西、黔東侗族流行著中秋「偷月亮菜」的習俗,傳說這天晚上天宮仙女下凡,將甘露灑遍人間,人們在月光下「偷」這種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就能獲得幸福。偷瓜菜的地點,青年男女各有自己的選擇,一般都去到意中人的園中去「偷」,偷時嬉笑打鬧,引出自己的情侶,共享「偷」的幸福果實。(巫瑞書《南方傳統節日與楚文化》第190-192頁)

團圓餅與月亮節──中秋節俗形態的變遷



中秋團圓


團聚


團圓是中秋節俗的中心意義。因為家族生活的關係,中國人有很強的家族倫理觀念,重視親族情誼與血親聯繫。較早形成了和睦團圓的民俗心理。家庭成員的團聚成為家族生活中的大事,民俗節日就為民眾的定期會聚提供了時機。在傳統年節中都不同程度地滿足著人們團圓的要求,如除夕的「團年」,重陽的聚飲等,中秋為花好月圓之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人們由天上的月圓聯想到人事的團圓,因此中秋在古代被視為特別的「團圓節」。宋人的團圓意識已與中秋節令發生關聯,前述宋城市居民闔家共賞圓月,就是體現了這一倫理因素。明清時期,由於理學的浸染,民間社會鄉族觀念增強,同時也因為人們在世俗生活中更加認識到家族社會的力量,因此人們在思想情感上,對家庭更為依戀。秋收之際的中秋節,正是加強親族聯繫的良機,「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小小的月餅在民間生活中作為團圓的象徵與聯繫親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饋送,從而實現對親族關係的再確認。值得注意的是中秋節民間尤其重視夫婦的團圓。出嫁的婦女中秋要趕到娘家與父母團聚,當天又必須返回夫家,與夫君團圓。俗語云:「寧留女一秋,不許過中秋」。


節關。


中秋,在文人士大夫看來是賞月的良宵,在農人那裡為占卜來歲氣候天象的時日,在婦女眼裡是難得的嬉遊之夜,在工商民戶那裡,卻是一個結清錢債的日子,「凡錢債至五月節、八月節,必清結,謂之節關,而中秋視端午尤重。」(尚秉和《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卷三十九「歲時伏臘」)中秋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算賬日,也是老闆與僱員續約或終止契約的時日;債務人愁眉苦臉想方設法捱過此節,店傢伙計也擔心在晚間盛宴之後被告訴明天不要再來,對於這些人來說,中秋不那麼令人興奮,月亮有無並不重要,過節也就是過關,所以「節關」之說,十分妥帖。中秋節在這裡演變為工商社會的時間段落標誌,顯示了節日對經濟社會的調節意義。


節日是日常生活的亮點,節俗文化是時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經歷了文人賞月雅趣、民間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餅、卻無心看月的俗趣,節俗形態從古至今發生了重大變化。明月依舊,人心已非。一部中秋節俗形態演變史,也就是一部中國民眾心態的變遷史。


文章來源:《歲時—傳統中國民眾的時間生活》,中華書局,2002


圖片來源:網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俗中國 的精彩文章:

黃濤 王心愿
他鄉的中秋 中秋小記
中秋故事溯源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鍾愛7?
古代「教師節」怎麼過?

TAG:民俗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葉子用墮落證明季節的變遷
中秋節將至 百年稻香村見證節日歷史變遷
改革開放35年中國婚禮變遷:從開始的繁文縟節但現在的西裝婚紗
節日變遷、一些已經消失的節日
變形也變不出新花樣了?看看變形金剛電影系列中變形方式的變遷
知道萬聖節的由來么?珍貴老照片揭秘美國過節裝扮變遷!
明星的婚禮蛋糕太驚艷,扒一扒婚禮蛋糕百年變遷史
【亮點】從古至今,中國女性服裝的變遷
星光璀璨:上海電影節紅毯星光の逆襲變遷史!
京城中的風雲變遷 巷子里的歲月斑駁 臉譜上的歷史春秋
從最新中國彩禮地圖看結婚習俗變遷之「怪現狀」
改革開放後中國婚禮變遷之路!
美國銀屏中國人形象的變遷,李小龍等功夫明星改變了刻板印象
百年來,西方圖片上中國形象的變遷
從西王母到王母娘娘的形象變遷:原是醜陋猙獰的怪物,為何能搖身變成美麗的女神
眉毛的百年變遷史,原來現在的韓式平眉一百年前就被發明了!
裊裊婷婷的中國女裝變遷史
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 看變臉高手紅綠燈的百年變遷
謎姬:關於性,一個世紀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