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重月傳統與文化選擇:中秋節在唐代的形成

重月傳統與文化選擇:中秋節在唐代的形成

重月傳統與文化選擇:中秋節在唐代的形成



雖然這句話眾人皆知,但是中秋節從唐朝就已經開始了

摘要:八月十五在唐代已有專門的名稱、特定的習俗活動和傳說故事,故而在唐代已經成為民俗節日。這是在中國古代重月傳統下唐代人進行文化選擇的結果。唐代人的中秋情懷體現為欣賞自然之美、珍惜韶華與渴望團圓。


關鍵詞:中秋節 八月十五 唐代 重月傳統 文化選擇

重月傳統與文化選擇:中秋節在唐代的形成


一、中秋節在唐代已是民俗節日


中秋節是我國當代四大傳統節日之一。關於這個節日的起源時間,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中秋節起源於宋代,此說可以尚秉和、周一良、蕭放、朱紅、劉德增、熊海英為代表。[1]如周一良在《從中秋節看中日文化交流》一文中指出,「中國人在唐以前以及唐代,根本不過中秋節」,並從中國官方文獻、敦煌書儀、筆記(如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韓鄂《歲華紀麗》)、類書(李昉編《太平御覽》等)以及「顯然沿襲了唐朝的典制」的日本文獻(即菅原道真在892年從《六國史》中分類纂輯而成的《類聚國史》卷七三至七四的歲時部)中沒有對中秋節的記載加以論證。另一種以為中秋節形成於唐代。此說可以張澤咸、李斌城、吳玉貴、楊琳、黃濤為代表[2],張澤咸、李斌城、吳玉貴通過對唐代中秋節習俗活動的描述而間接表明了中秋節源於唐代的觀點。楊琳、黃濤則通過直接的論證堅持了唐代說。


筆者亦贊成唐代說。如果我們將節日界定為以曆法為基礎、周期性出現、具有公共性、擁有約定俗成民俗活動的非常時日,包括專有名稱、曆法中相對固定的節期、特殊的活動空間、特定的活動、參與者有特殊的情感等構成要素[3],那麼,八月十五,在唐代確實已經成為一個民俗節日。


首先,在唐代,中秋、八月十五已經成為專名。中秋,也稱仲秋,本來是指秋季的第二個月份,並非專指八月十五日,然而在許多唐代人那裡,中秋已經專指八月十五了。李嶠、朱慶餘、無可、馬戴、張祜、李洞、潘緯、方干、棲白、薛瑩、白居易、許晝、唐彥謙、裴夷直、武元衡、崔備、柳公綽、徐放、王良會、鄭畋、元稹、許渾、孫緯、孫蜀等人都有針對八月十五月或八月十五情感而作的詩文,但題目徑直為「中秋」或「中秋夜」如何如何。


除了中秋之外,在唐代,「八月十五」也是一個節日專名。以節日所在曆法中的時間指稱節日,在我國傳統社會是一種極其普遍的事情,甚至在今天,亦不鮮見,比如在筆者的老家——山東定陶,如今依然將時在農曆二月二的龍抬頭節稱為「二月二」,將時在五月五日的端午節稱為「五月五」,將時在七月七日的七夕節稱為「七月七」,將時在九月九的重陽節稱為「九月九」等等。唐人留下的關於玩月賞月懷月的詩作,除了以「中秋月」或「中秋夜月」冠名外,便多以「八月十五夜」來冠名。《全唐詩》中收錄30餘首,如杜甫有《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劉禹錫有《八月十五夜觀月》、《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韻》,白居易有《答夢得八月十五夜玩月見寄》、《八月十五日夜同諸客玩》,劉滄有《八月十五夜玩月》,秦韜玉有《八月十五夜同衛諫議看見》,韓愈有《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陸龜蒙、皮日休都有《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等。翻檢唐人的詩作,可以發現,除非是節日,否則很少出現許多詩人不約而同用某個日期作為詩文題目(或題目的一部分)的現象,據此可以認為,多個詩人以「八月十五」命名自己的詩作,便揭示了「八月十五」作為節日專名的事實。

第二,中秋節所在的八月十五日已有眾人參與的約定俗成的玩月活動。據劉德增統計,《全唐詩》詠八月十五中秋的詩有111首,出自65個詩人之手。[3]這100餘首詩,最核心的主題就是玩月。依據這些載有豐富信息的文學作品,輔以其他記載,可以揭示唐代人對八月十五玩月活動的普遍參與。


一些學者認為,在唐代,八月十五玩月主要只是文人的喜好和作為。然而,只要看看這時的一些詩作,就可以發現它其實並非只是文人的風習。比如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詩中寫到「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4]張南史《和崔中丞中秋月》詩中寫到「千家看露濕,萬里覺天清」,[5]吳融《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詩中寫到:「中秋月滿盡相尋,獨入非煙宿禁」,劉禹錫的《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韻》中也有「遠近同時望,晶熒此夜偏」[6]的詩句,「人盡望」、「千家看」、「盡相尋」、「遠近同時望」這些辭彙語句,雖不免有誇張之處,但也能說明八月十五夜玩月已是極其普遍的公共性行為,而且往往是以家庭為單位來進行。


唐人玩月時往往有飲酒宴會之舉,上引「去年今夜醉蘭舟」句、前引元凜《中秋夜不見月》「玩處臨尊卻掩扉」句均可為證。《開元天寶遺事》載,某年的八月十五日夜,蘇頲等人「于禁中直宿,諸學士玩月」,亦「備文酒之宴」。[7]《纂異記》所載「嵩岳嫁女」是以八月十五玩月為背景展開的傳說故事,田璆、鄧韶二人因中秋玩月,得以參與嵩山上的群仙之會,並主持了上清神女和玉京仙郎的婚禮。故事以田璆、鄧韶二人相約中秋玩月開始,而他們的玩月就與酒有關:「三禮田璆者……家於洛陽。元和癸巳中秋望夕,攜觴晚出建春門,期望月於韶別墅。行二三里,遇韶,亦攜觴自東來」二人都帶著名為「乾和五酘」的美酒,顯然是準備邊飲邊玩了。十分有趣的是,當嵩山神仙之會的主角西王母問剛剛駕臨的穆天子「何不拉取老軒轅來」時,穆天子回答說:「他今夕主張月宮之宴,非不勤請耳。」[8]可見在時人心目中,連神仙也要在中秋宴飲的,而這當然是時人過中秋節的反映。


第三,唐代流傳著一些有關中秋的傳說故事。中國人對於月亮有著十分特殊的情感,很早就有許多想像,並形成了諸如嫦娥奔月等美麗傳說。在唐代,這樣的傳說依然流傳。不過,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唐代新生成了若干關於中秋的傳說故事,其中又多與唐玄宗有關。前文提到的「嵩山嫁女」亦是其中之一。在這則傳說里,唐玄宗名列仙班,有自己的職掌範圍,稱為「李君」。他出現在嵩山神仙會現場時,「駕黃龍,戴黃旗,道以笙歌,從以嬪嫡」。只是在這裡唐玄宗並非處於主導地位,這與他在唐玄宗八月十五游月宮傳說中的角色是很不相同的。

重月傳統與文化選擇:中秋節在唐代的形成


唐玄宗八月十五夢遊月宮


唐玄宗八月十五游月宮的傳說,在唐朝已經廣為流傳,《太平廣記》卷二二「羅公遠」條和卷二六「葉法善」條均有記載,其中「羅公遠」條的情節如下:八月十五夜,帝於宮中玩月羅公遠取拄杖化為大橋帝登橋行至月宮見仙女樂中舞蹈帝記音調返回據記憶制《霓裳羽衣曲》。「葉法善」條的情節如下:八月十五夜,葉法善與帝游月宮聽月中天樂名「紫雲曲」帝記音調,歸傳其音,名曰《霓裳羽衣》自月宮還,過潞州城上師請帝以玉笛奏曲師遣人回寢殿取玉笛回奏曲投金錢於城中返回潞州奏八月望夜有天樂臨城,並獲金錢以進。此二則傳說,《太平廣記》注云前者,出《出神仙感遇傳》、《仙史拾遺》、《逸史》等書;後者出薛用弱《集異記》。[9]


另外,相傳為柳宗元著述的《龍城錄》中也有關於唐玄宗八月十五游月宮的專門記載,即《明皇夢遊廣寒宮》,它的描寫更為綺麗詳細。唐玄宗八月十五游月宮的傳說至遲在唐玄宗逝世不久即已傳至敦煌地區,敦煌本《葉凈能詩》講述的這則故事就非常的完整的。[10]

唐玄宗八月十五游月宮傳說在唐代的廣為流傳,既是唐代時八月十五已為民俗節日的重要表現,同時也豐富了八月十五這個民俗節日的內容,使其具有了更強的神秘色彩和趣味性,而這也有助於八月十五節在更廣闊的時空範圍內流傳。


最後,唐人對於中秋月還有神性崇拜,以為可以震懾妖精。對此,孫緯《中秋夜思鄭延美有作》中明言:「中秋中夜月,世說懾妖精。」[11]另外,方干《中秋月》「列野星辰正,當空鬼魅愁」句,[12]秦韜玉《八月十五日夜同衛諫議看月》「寒光入水蛟龍起,靜色當天鬼魅驚」句,[13]亦可為證。


綜上所述,筆者以為,八月十五在唐代已是節日毫無疑問。當然,考慮到有關八月十五的資料主要來自盛唐之後,因此,中秋節的形成應該不會早於盛唐,而且在唐代它還沒有成為國家的法定假日,也不像後世那樣擁有豐富多彩、具有較大地方性差異的習俗活動。


這裡還需要說明的是,持中秋節形成於宋代說的學者,通常並不否認唐代有八月十五玩月的習俗,但為什麼他們仍然堅持中秋節形成於宋代呢?主要是因為在他們看來,八月十五玩月只是唐代文人的習慣,沒有全民認同,不足以稱為節日。他們與筆者的分歧主要有二:其一,筆者以為,不能以全民認同作為判斷一個日子是否是節日的根本標準,只要一個日子有約定俗成的活動,而且社會上有一群人在這個日子裡從事這些活動,這個日子的節日性質就是可以確定的。其二,筆者以為八月十五玩月並非只是唐代文人的風氣,它有更多的俗民主體。


二.關注月亮的傳統與時人的文化選擇:八月十五在唐代成節的原因分析


(一)中秋節形成原因諸說


關於中秋節形成的原因,學者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至少有如下幾種:


1.新羅說,如劉德增有文《中秋節源自新羅考》,熊飛也在《中秋節起源的文化思考》中表達了同樣的觀點。開成四年(839),日本高僧圓仁在文登縣清寧鄉赤山村法花院見到寺中新羅僧人過八月十五節,遂在當天的行記中寫道:「十五日,寺家設餺飥餅食等,作八月十五日之節,斯節諸國未有,唯新羅國獨有此節。老僧等語云:『新羅國昔與渤海相戰之時,以是日得勝矣,仍作節樂而喜舞,永代相續不息。設百種飲食,歌舞管弦以晝續夜,三個日便休。今此山院追慕鄉國,今日作節。其渤海為新羅罰,僅有一千人向北逃去,向後卻來,仍舊為國。今喚渤海國之者是也。』」 [14] 劉德增以圓仁的上述記錄為基本資料,結合其他文獻,認為:「在唐代文獻中,中唐,特別是入晚唐以後,士大夫中出現中秋賞月之事。但在唐代,中秋尚無節日性質。中國傳統的中秋節是唐朝士大夫的賞月活動與新羅僑民的節慶活動相互影響,融合而成。」[15]


2.祭祀說。如楊琳認為:「中秋節是伴隨著唐王朝繁榮穩定的社會局面的出現而形成的,它跟新羅國慶祝戰爭勝利的節日風馬牛不相及」,其形成基礎是「秋分祭月的古老禮俗」,但「秋分是八月的中氣,日期並不固定。如果秋分出現在上旬或下旬,祭月時所見之月就是缺月,甚至還有可能根本見不到月亮,這種情況下祭月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所以唐代民間選擇八月十五這一月滿之日來祭月賞月,讓祭月之俗擺脫秋分的束縛,並將宗教色彩的莊嚴祭典世俗化為娛樂色彩的民俗活動,這就形成了中秋節。」[16]


3.玄宗生日說,如孫機在《中秋節·鞦韆鏡·月宮鏡》中以為它「似乎與唐代的千秋節不無關係。千秋節為八月五日,本是唐玄宗的生日。自開元十七年起,將皇帝『降誕』的這一天定為大節」。「但千秋節是八月五日,與八月十五日還差十天,人們的注意力是怎樣越過這十天,聚焦到八月十五夜之月亮上的呢?」孫機先生認為與玄宗游月宮傳說密切相關。這一傳說在當時非常流行,「而中秋賞月之舉,在這種形勢下,也就不脛而走,成為一種新的時尚……在後人的印象裡面,中秋夜與唐玄宗的關係幾乎比其降誕日八月五日更為密切。」後來,玄宗的千秋節雖然「自節令中消失」,但是開元全盛日,卻在人們心目中難以忘卻。「這種感情在滿月流輝的八月十五夜更易被觸發,於此夜賦詩者遂不乏人。」[17]


4.融合說。以朱紅為代表,認為「由於皇帝(唐玄宗)的提倡,道教在當時興盛起來。中秋玩月的那種虛空之境、月宮神仙的不老傳說,與道教的思想開始融合,因此,原本即是詩歌傳統題材之一的中秋賞月,則由於道教思潮的促使,而在唐代玄宗朝以後開始興起」,並以如下的一個線性圖來說明中秋節在宋代的形成:


對於新羅說、祭祀說和玄宗生日說等三種觀點的難以服人之處,朱紅在她的博士論文中已有若干辨析


[18],這裡略作補充。祭祀說應該說在一個方面解釋了中秋節的起源,但這種觀點僅僅闡明官方的「秋分夕月」之禮,並不足以構成對中秋節在唐代形成原因的充分解釋,因為秋分夕月禮早在先秦時期即已出現,為何中秋節卻只是在唐代才形成呢?再就八月五日說、新羅說、融合說而言,這三者都將注意力放在對唐代特定因素的探討上,這種思路無疑是十分正確的。但是,八月五日乃唐玄宗誕日,其活動自有官方設計施行,上壽也好,獻鏡也罷,均與八月十五玩月無關,因此,完全將八月十五的起源歸結為千秋節的八月五日說不能成立。隋唐時期新羅重八月十五亦是事實,但其節俗活動主要是宴賞與射,亦與八月十五玩月無甚關聯,故而將八月十五完全歸結為受了新羅人影響的新羅說亦不能成立。朱紅的解釋將八月十五的興起與作詩聯繫起來,並同孫機先生一樣,將唐玄宗游月宮傳說也看做興起的原因,確實有其合理性。但是對於闡釋八月十五的興起而言,尚有所欠缺。更何況唐玄宗游月宮傳說的興起,並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它到底是八月十五玩月行為興起的原因,還是八月十五玩月行為已經流行的體現。


筆者以為,探究中秋節在唐代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應該考慮中國歷來有關注月亮的傳統,另一方面則應該考慮唐朝的時代背景以及時人的主觀訴求。


(二)中國素有關注月亮的傳統


日月這兩大天體,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它們不僅帶給人們溫暖和光明,其運行規律還是中國古代制訂曆法的基礎;根據它們抽象出來的陰陽觀念,則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範疇,也是中國人理解自然和社會現象的基本概念。而月亮的時缺時盈,盈時的圓滿、照亮黑夜以及無月時的無邊黑暗,都能引發人們對月亮的興趣和感情。中國素有關注月亮的傳統。


這個傳統的表現之一是歷代王朝都重視對月亮的祭祀。《文獻通考》「祭日月」對祭月禮的價值、內容與源流有十分詳細的考證。從中字可以看出,中國古代是十分重視日月祭祀的,雖然不同歷史時期祭月時間有所不同,但「春分朝之於東門之外,秋分夕之於西門之外,此祀之正與常者也」,也是普遍的主張和做法。


夕月屬於國家祭祀活動,民眾難能參與。然而,這並不影響人們對月亮普遍抱有神秘而美好的情感。關注月亮傳統的表現之二,就是民間流傳不少關於月亮的傳說和故事。


表現之三,則在於我國擁有大量吟詠月亮以及借月抒懷的文學作品,從《詩經·陳風·月出》到宋謝靈運的《怨曉月賦》、謝庄的《月賦》,到梁元帝的《望江中月詩》、梁沈約的《詠月詩》等,月亮成為一個頗具中國特色的文學意象。


關注月亮的傳統在唐代依然延續。在國家層面,依然重視對月亮的祭祀,如根據《大唐開元禮》,政府要在秋分日於西郊祭月,卷26、27分別有關於「皇帝秋分夕月於西郊」、「秋分夕月於西郊有司攝事」的詳細規定。在民眾層面,一方面,人們依然講述著先前已有的月亮故事,李白的《古朗月行》可謂這方面的明證。「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白雲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白兔搗葯成,問言與誰餐。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19]在仙人、桂樹、白兔、蟾蜍等辭彙的背後,都隱藏著關於月亮的美麗傳說和想像。另一方面則有拜新月的習俗。吉中孚妻所作《雜曲歌辭·拜新月》就描繪了女子們拜新月的景與情。至於唐代文人對月亮的書寫,有新月、初月,有春月、秋月、關山月,更是不勝枚舉。庾抱的《卧痾喜霽,開扉望月,簡宮內知友》,上官儀的《入朝洛堤步月》,李嶠的《秋山望月酬李騎曹》,姚崇的《秋夜望月》,陳子昂的《月夜有懷》,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盧照鄰的《明月引》、《江中望月》,張九齡的《望月懷遠》、《秋夕望月》,等等,或寫月色月景,或借月抒情,無不顯示出月亮在他們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基於上述種種,或可以說,中秋賞月習俗的興起,其實是中國素來關注月亮這一傳統在唐代的延續,當然,在唐代這個具有其自身特性的歷史時期,經由時人的文化選擇,它也變得與先前有所不同了。而最大的不同,就是賞月這個本來在很多日子都可以進行的活動,已越來越集中於八月十五這個日子。


(三)賞月集中於八月十五夜:唐代人的文化選擇


貞元十二年(796)八月十五夜,詩人歐陽詹與眾文士聚集於長安永崇里華陽觀觀月賦詩,留下了一首有名的《玩月》詩,在為這首詩所作序中,他寫道:


「月可玩。玩月,古也。謝賦鮑詩,朓之庭前,亮之樓中,皆可玩也。貞元十二年,甌閩君子陳可封在秦,寓於永崇里華陽觀。予與鄉故人安陽邵楚萇、濟南林蘊、潁川陳詡,亦旅長安。秋八月十五日夜,詣陳之居,修厥玩事。月之為玩,冬則繁霜太寒,夏則蒸雲太熱。雲蔽月,霜侵人,蔽與侵俱害乎!玩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之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兔圓。況埃塵不流,太空悠悠。嬋娟徘徊,桂華上浮。升東林,入西樓。肌骨與之疏涼,神魂與之清冷。四君子悅而相謂曰:「斯古人所以為玩也。」既得古人所玩之意,宜襲古人所玩之事,乃作玩月詩。[20]」


這裡,歐陽詹闡述了為什麼要在八月十五玩月的理由。在他看來,八月十五「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兔圓」,這時候,「埃塵不流,太空悠悠,嬋娟徘徊,桂華上浮。升東林,入西樓。肌骨與之疏涼,神魂與之清冷」,正是賞玩的最佳時機。這裡頗值得注意的是,唐代以前玩月的詩文,即歐陽詹所謂「謝賦鮑詩」(當指謝靈運的《怨曉月賦》或謝庄的《月賦》,鮑照的《代朗月行》或《玩月城西門廨中》等),都沒有明言是在八月十五,而細讀這些詩作,可以發現它們其實與八月十五並沒有多少關係。因此,歐陽詹對八月十五宜於玩月的解釋,其實只是他自己的個人觀點,當然,從他的解釋得到了在座所有人的認可來看,他的個人觀點應該代表了當時的一般看法。


從地球上望月,月有盈有缺,但無論盈缺,都可以給夜晚帶來光明;若從實用的角度言,似乎不必格外強調它的缺或盈。即便考慮缺盈,一年也會有十二次月圓(閏年會有十三次)。從天文學的角度看,八月月半的月亮並不比其他月半時的月亮更圓一些;更何況,「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八月十六的月亮比八月十五的更圓也是慣常現象。但是唐代人基於自己的需求,對八月十五青睞有加,並肯定、賦予其非同尋常的價值和意義,歐陽詹對八月十五之所以玩月的解釋就是一種價值判斷和意義賦予。棲白在其《八月十五夜玩月》中所說「尋常三五夜,不是不嬋娟。及至中秋滿,還勝別夜圓。清光凝有露,皓魄爽無煙。自古人皆望,年來又一年」[21],同樣是一種價值判斷和意義賦予。而這裡的「需求」,主要是指「玩」的需求。


唐代人愛「玩」,並且「不以耽玩為恥」[22]。玩不是簡單的娛樂,尤其在文人那裡,玩是欣賞,是研討,是探究,是體味。愛玩,有玩的心情,有玩的興緻,往往就會產生玩的藝術。當月亮成為玩的對象,一些「好事者」便會主動比較最宜於玩的時間,結果發現:八月十五,中秋恰半,金風薦爽,玉露生涼,此時天高氣清,月亮比平常顯得更大更圓,此時的月亮是最美、最堪玩賞的。他們不僅發現了這一點,而且將這一發現運用於生活中,果然就在這一天去玩月了;而有的人還將自己的發現、體味寫成詩篇。在特定的語境中,由個別人發現並賦予本體的意義可以成為社會的普遍認同,由個別人所做的價值判斷可以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念,由個別人率先開始的八月十五玩月活動也可以成為更多人的文化選擇。而事實正是如此,八月十五玩月活動在唐代的盛行就是諸多唐代人於多種生活可能性中加以選擇的結果。


如果要細究這種選擇的基礎,或曰形成這種選擇的「特定的語境」,除了經濟、政治、社會的因素之外,我們不應忽略唐代人的人生態度和精神追求。大體而言,唐代人普遍愛好自然,親近自然,欣賞自然之美;具有較強的生命意識,享受人生,珍惜美好時光,追求人事的圓滿。而這些,在唐人留下的中秋詩篇中都有集中的體現。


三.欣賞自然之美、珍惜韶華與渴望團圓:唐代人的中秋情懷


(一) 欣賞自然之美


也許和大唐是詩的國度、人人心中有詩意相關,對於大自然賜予的美,唐代人總是能夠仔細觀察,認真體會,哪怕為生活所累的凡夫俗子也不例外。


具體到中秋玩月,無論是月形、月色還是月亮升起後周邊環境的改變,都被時人攝入他們的眼底心中,創作於當時的不少詩篇都描寫了中秋夜的風光之美: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能變人間世,翛然是玉京。」[23]在這首名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的作品中,劉禹錫以清麗的語句描繪了月光「能變人間世」的神奇力量,在它的照耀下,秋夜的一切顯得那樣清涼乾淨。「萬古太陰精,中秋海上生。鬼愁緣辟照,人愛為高明。歷歷華星遠,霏霏薄暈縈。影流江不盡,輪曳谷無聲。似鏡當樓曉,如珠出浦盈。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小檻循環看,長堤蹋陣行。殷勤未歸客,煙水夜來情。」[24]是張祜對杭州中秋夜的描寫。在他的筆下,似鏡如珠的月亮將中秋夜的杭州裝扮得安詳寧靜,情意綿綿,詩意無限。「鏡里秋宵望,湖平月彩深。圓光珠入浦,浮照鵲驚林。澹動光還碎,嬋娟影不沉。遠時生岸曲,空處落波心。迥徹輪初滿,孤明魄未侵。桂枝如可折,何惜夜登臨。」[25]是陳羽在鏡湖邊望邊的所睹所聞與所思。在陳羽的眼中,澹動的湖水、驚起的山鵲、搖曳的月光,共同構成一幅動感十足、活潑可人卻又格外顯得靜謐的月夜圖景。不同地方不同年份的中秋夜是不同的,然而在唐代人的心目中,中秋夜皓月當空的疏朗與高遠,月色如水的清涼與沉靜,月光化平庸為神奇的偉力,無疑是最值得玩味的自然之美。


為了更好地欣賞自然之美,唐人非常講究玩月的地點。寺觀是唐代文人八月十五的常到之處,白居易的《華陽觀中秋夜招友玩月》、許渾的《鶴林寺中秋夜玩月》、歐陽詹的《太原和嚴長官八月十五日夜西山童子上方玩月寄中丞少尹》、廣宣的《中秋夜獨游安國寺山亭院步月李益遲明至寺中求與聯句》等所記述的都是在寺觀中賞月玩月。有時人們也在船上或水邊玩月,裴夷直的《同樂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就描寫了「清洛半秋懸璧月,綵船當夕泛銀河」的動人情景,[26]許渾在《中秋夕寄大梁劉尚書》中提到「去年今夜醉蘭舟」,可見他也有船中玩月的經歷。[27]高處最宜賞月,所以唐代人也喜歡八月十五到山上去。劉禹錫《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詩云:「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28],就明言是在山上玩月的。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玄宗甚至為望月之便還打算修建專門的望月台:「玄宗八月十五日夜與貴妃臨太液池,憑欄望月不盡,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於池西岸別築百尺高台,與吾妃子來年望月。」[29]只是由於安史之亂的爆發未能如願以償。

重月傳統與文化選擇:中秋節在唐代的形成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二) 珍惜韶華


珍惜韶華是與欣賞自然之美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無以復加的中秋之美,固然令人心生愉悅,卻也往往激發良辰短暫、美景難再並進而哀嘆生命易逝的焦慮與感傷。身心愉悅與焦慮感傷疊加在一起,使得他們不由自主地展開對生存與死亡、短暫與永恆的思考,思考的結果往往將其導向珍惜韶華、享受當下的人生態度。這是生命意識在特殊場合里的覺醒和釋放。歐陽詹的《玩月》詩可以說很好地揭示了這種覺醒和釋放的過程:「八月三五夕,舊嘉蟾兔光。斯從古人好,共下今宵堂。素魂皎孤凝,芳輝紛四揚。徘徊林上頭,泛灧天中央。皓露助流華,輕風佐浮涼。清冷到肌骨,潔白盈衣裳。惜此苦宜玩,攬之非可將。含情顧廣庭,願勿沉西方。」[30]在月明星稀的中秋之夜,詩人首先感受到月光之美、秋夜之韻、人情之歡,但很快就意識到眼前的現實:圓圓的月亮遠在天邊,「攬之非可將」,是根本無法接近的,而且很快就要落下去;而這,讓他自然產生了「願勿沉西方」的深切期望。與歐陽詹相似的還有韓愈和白居易,前者在《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中極寫中秋美景和人事滄桑之後,不由地感慨:「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飲奈明何?」[31]後者在其《八月十五日夜同諸客玩月》顯示了幾乎同樣的心路歷程:「清景難逢宜愛惜,白頭相勸強歡娛。誠知亦有來年會,保得晴明強健無。」


在珍惜韶華、享受當下這一人生態度的導向下,許多唐代人盡量延長玩月時間,常常到更深才罷,有的人甚至通宵不眠。當時留下的諸多詩篇都對此做了記錄。如崔備《和武相公中秋錦樓玩月(得前字、秋字二篇)》詩云:「清景同千里,寒光盡一年。竟天多雁過,通夕少人眠。」[32]又徐凝《八月十五夜》詩云:「皎皎秋空八月圓,常娥端正桂枝鮮。一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33]其他像孫蜀《中秋夜戲酬顧道流》中有「不那此身偏愛月,等閑看月即更深」[34]句,劉禹錫《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中有「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35]句,王建《和元郎中從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五首》中有「立多地濕舁床坐,看過牆西寸寸遲」、「夜深盡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燈」等句,[36]均可以表明當時有許多人都是玩月到深夜甚至到次日天明的。


事實上,還有一些人對玩月是如此熱衷,以至他們絕不滿足於僅僅在八月十五這一個夜晚欣賞月亮。比如大曆二年的杜甫,就曾經連續玩月三天,並留下《八月十五日夜月二首》、《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對月》的詩作;更有甚者會連續玩月五天,並十分自豪地宣稱:「合望月時常望月,分明不得似今年。仰頭五夜風中立,從未圓時直到圓。」[37]如若天陰不能見到月亮,他們會痴痴等候。等來了,便格外覺得驚喜;等不來,便異常覺得遺憾。劉禹錫的《八月十五日夜半雲開然後玩月因書一時之景寄呈樂天》描寫的是前者:「半夜碧雲收,中天素月流。開城邀好客,置酒賞清秋。影透衣香潤,光凝歌黛愁。斜輝猶可玩,移宴上西樓。」[38]詩人等到夜半時分,終於盼來雲開月出,於是不顧天晚夜深,擺下了酒席。元凜的《中秋夜不見月》則描寫了後者:「蟾輪何事色全微,賺得佳人出綉幃。四野霧凝空寂寞,九霄雲鎖絕光輝。吟詩得句翻停筆,玩處臨尊卻掩扉。公子倚欄猶悵望,懶將紅燭草堂歸。」[39]描寫月出情景的詩句已經想好,為玩月而設的酒杯也已備齊,月亮卻始終不露形容,人們痴心地盼啊等啊,到很晚還不願意回去。


珍惜韶華、享受當下這一人生態度,使許多唐代人不僅自己不放過玩月的時機,而且勸別人也要做出同樣的選擇,恰似許渾在其《鶴林寺中秋夜玩月》中所說:「莫辭達曙殷勤望,一墮西岩又隔年」[40],又如薛瑩在其《中秋月》中所言:「勸君莫惜登樓望,雲放嬋娟不久長。」[41]

重月傳統與文化選擇:中秋節在唐代的形成



勸君莫惜登樓望,雲放嬋娟不久長


(三) 渴望團圓


在我國,明月早已與思戀親人、懷念故鄉聯繫在一起。而中秋月,既圓且明,又處於萬物開始變得蕭索的仲秋季節,就更容易觸動人們的心弦。對月思人,是許多唐代人的中秋節活動主題;渴望團圓,則是他們的縈繞難去的中秋情懷。


團圓,只有在離別後才顯示出其存在的意義,渴望團圓,也是離別後才會滋長的一種情緒。在唐代,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風氣的開放、守衛國家安全等因素,離開故鄉親人外出求學、經商、仕進、遊歷、戍邊的人很多,相知相交的好友也會由於多種原因被迫分開。在這種情況下,「高秋今夜月,皓色正蒼蒼。遠水澄如練,孤鴻迥帶霜」的時候,也便成為「旅人方積思」的當然時間[42]。鵲飛露重里的寂寞,清秋朗月下的孤獨,他日相守相聚時相知相契的溫暖與歡樂,此時此地不能共享良辰美景的惋惜與遺憾,種種滋味醞釀發酵成濃得化不開的情思與鄉愁。一般的人也許將這種情思和鄉愁化作淚水,而詩人則將他們化作詩行。武元衡懷念從兄,於是寫道:「地遠驚金奏,天高失雁行。如何北樓望,不得共池塘。」(《八月十五酬從兄常望月有懷》)白居易思念元稹,於是寫道:「銀台金闕夕沈沈,獨宿相思在翰林。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李群玉懷念家鄉,於是寫道:「淚逐金波滿,魂隨夜鵲驚。支頤鄉思斷,無語到雞鳴。」(《中秋廣江驛示韋益》)[43]。仔細閱讀唐朝人留下的中秋詩篇,類似武元衡《八月十五酬從兄常望月有懷》、白居易《中秋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的作品是相當多見的,如鄭谷的《荊渚八月十五日夜值雨寄同年李嶼》、孫緯的《中秋夜思鄭延美》、許渾的《中秋夕寄大梁劉尚書》等,詩里都充溢著對親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張祜更在其《中秋月》中發出了「人間系情事,何處不相思」的反問式感嘆。[44]中秋節,在唐代已經具有了深深的團圓內涵。


欣賞自然之美、珍惜韶華與渴望團圓,這些在唐代有突出表現的中秋情懷,並沒有因為後來唐代的滅亡而消失,只是伴隨著社會變遷和不同時代價值觀念、審美傾向的變化而有所變化。尤其是中秋節所蘊含的團圓內涵,由於現實生活中別離現象的普遍而越發濃厚,宋代以後,中秋節成為中國傳統節日體系中最具團圓意味的一個節日,乃至許多地方就徑直以團圓節來稱呼它了。


作者簡介:張勃,女,歷史學博士,北京聯合大學副教授。


文章來源:《民族藝術》2013年第1期,文中注釋請參考原文。


圖片來源:網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俗中國 的精彩文章:

團圓餅與月亮節──中秋節俗形態的變遷
黃濤 王心愿
他鄉的中秋 中秋小記
中秋故事溯源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鍾愛7?

TAG:民俗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隱形襪,這個季節的最佳選擇!
茶杯的選擇 與其文化
老年、危、重、晚期結直腸癌治療選擇,家屬定製版
第六世卓格活佛:解脫和輪迴之間的選擇
險與便:古代中國都城的兩難選擇
於是我選擇成為全世界的新娘。
蘇志燮最新畫報男神回歸 稱出演《主君的太陽》是相當好的選擇
強烈推薦:《環球文摘精選》百萬讀者的最愛選擇!
韓國人選擇文在寅的重要原因:創造就業 改革創新
老照片:60年代蘇聯的時裝表演 模特的選擇很接地氣
《紅樓夢》中女子的命名與賈寶玉婚姻選擇的關聯
2017春夏季造型的重點是簡潔實用,選擇經典白和暖系色彩是不會出錯的
強烈推薦:《環球文摘精選》百萬讀者的最愛選擇!!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曠世之戀:為何林徽因選擇了梁思成?
夏季手串選擇之「最」
朱茵與黃貫中出席活動驚艷,沒有選擇周星馳是對的?
時代周刊:美國年輕人為何選擇獨立於兩黨之外 | 社會科學報
中立:特朗普給美國的最佳選擇?
美國對華政策的第三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