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薦讀摩耶精舍鑒藏往事

薦讀摩耶精舍鑒藏往事

萬君超:摩耶精舍鑒藏往事

馮幼衡著《形象之外:張大千的生活與藝術》

台灣九歌出版社1983年4月 32開平裝一冊 228頁

1976年1月,張大千正式申請從美國回台灣定居。次年1月購得台北近郊外雙溪附近的一塊土地並籌建住宅,1978年8月宅院完工(佔地1784平方米),名曰摩耶精舍。1977年6月至1983年3月,台北故宮博物院選聘馮幼衡女士擔任張大千的私人秘書,主要處理往來的中英文信件等事宜,共約六年左右的時間。1978年12月至1982年10月,馮幼衡先後在報刊雜誌上發表了二十篇文章,後來結集成《形象之外》一書出版,並請台靜農先生作序《為藝術立心的大千》。台先生序文中寫道:「幼衡在摩耶精舍任記室多年,日在大千畫室左右,見聞自為親切。以她真誠的性格,任何敘述,皆寫實可信,而她明潔的文筆又足以達之,其為大千傳記部分的資料,則是無可置疑的。」馮幼衡初任張大千秘書時,還是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在讀碩士研究生,她1974年7月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英文專業。馮幼衡秀外慧中,她父親馮放民(江西九江人)是作家和「國大」代表。

摩耶精舍「四大護法」 左起:黃天才、張大千、沈葦窗、羊汝德、徐伯郊

張大千最後的五六年可寫可記的內容很多,但也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寫的。馮幼衡在二十篇文章里側重於生活和藝術兩個部分。生活部分重點是造園、美食、交友等,藝術部分重點是書畫、鑒賞和收藏等。該詳則詳,該簡則簡,但必須要真實可信,生動有趣。或許當時可能已經有人提示她,有些東西要當場做文字記錄,因為將來極可能就是一份珍貴的文獻史料。徐伯郊先生曾當面對她說過:「你何其幸運,能遇見張先生,得其謦欬。」(第24頁)但馮幼衡當時幾乎是書畫「門外漢」,所以她不懂就問,再翻檢有關資料,好在有天賦,悟性高,居然在一年後即初步入門。在讀她文章時,真有些為她提心弔膽,不要有重大的「瑕疵」或「硬傷」。但有些古畫方面的文字,她也僅是轉述張大千之言而已(如董元《江堤晚景圖》等)。也有些文章可能在發表前曾有高人指點。

在《形象之外》中,有關張大千的品性、好客、美食、奢華、造園、龍門陣,等等,早已傳遍人口,世人皆知。故在此我想就書中某些書畫收藏和鑒定方面的故事,簡作轉述並發表一些膚淺的讀後感。近百年以來的鑒藏史上,張大千從一個中產商人子弟成為一代鑒藏大家,堪稱傳奇。張大千一生收藏或經手過的古書畫大約在一千餘件(套),而從現有的圖錄、著錄等資料可找到的約有五百餘件(套)。他逝世之後,家屬根據其遺願將身前所藏古書畫七十五件(套)捐贈給了台北故宮博物院。

摩耶精舍面對天井的大畫室牆壁上,懸掛了一幅唐寅八尺大中堂《綠珠圖》軸,紙本設色,這是一幅仕女圖,畫的是西晉巨富石崇的愛妾綠珠手持紅珊瑚。石後因綠珠被殺,而綠珠也因此墜樓殉情。唐人杜牧《金谷園》詩中「落花猶似墜樓人」句,即言此事。此《綠珠圖》後來刊印在《明代四大家書畫集》(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1984年1月版)一書中,尺寸為138厘米X97厘米。圖右上角有「晉昌唐寅為蘿齋居士畫」,其中「為」字已殘。下鈐「南京解元」(朱)和「六如居士」(朱)二印。張大千鈐「大風堂珍玩」(朱)和「不負古人告後人」(朱)等印。以我拙眼,此圖難以認定是唐寅真跡,或是清人之作。馮幼衡在文章中寫道:「微風吹過,畫軸微微在牆上顫動,發出輕輕的聲響,任何人乍入畫室,很少有不被她(綠珠)吸引住的。」(第39頁)畫室中還有李瑞清、曾熙、于右任的對聯。另還有並列懸掛的三幅小畫:董其昌沒骨山水、倪元璐竹石圖、王蒙山水圖。摩耶精舍懸掛的古書畫會不定期予以調換,幾乎像是一個「小故宮」(指台北故宮博物院)。

唐寅款《綠珠圖》軸

經常有人攜所藏古書畫來摩耶精舍讓張大千鑒賞或鑒定。一次,王世傑(字雪艇,1891-1981)先生帶著收藏的王蒙《秋壑鳴泉圖》《竹笆松茂圖》、趙孟頫臨《十七帖》以及蘇東坡(當是《寒食帖》)、黃庭堅、米芾三人手卷,來請張大千鑒定。他立即讓學生輩將畫枱上的雜物移開或撤下,且旁邊不許有茶杯或吸煙者。張大千晚年雖然手有些顫抖,但在看書畫時卻從不假他人之手。從打開錦袱到解開象牙籤等,再到最後看畢收卷,始終都是自己親手而為。張大千鑒定王蒙《秋壑鳴泉圖》是真跡,有清人查士標和近人狄平子題跋,且是狄氏舊藏。蘇東坡書法卷是真跡,並連聲叫好。但黃、米兩卷裱工太差,王世傑告知是當年戰亂逃難時在漢口請人所裱。張大千對黃、米兩卷,王蒙《竹笆松茂圖》、趙孟頫臨《十七帖》均未提出鑒定意見。

馮幼衡也有一次將其父親的友人蕭先生收藏的一幅金農佛像圖,請張大千鑒定真偽。因為蕭已辭世,又無家眷,如是真跡則變賣後擬成立蕭氏獎學金。當張大千將畫打開後不到三分之一時,他便說道:「馮小姐,要我說真話還是假話?」馮答當然是真話。張大千說:「那就不用看下去了,因為這張畫既不是金農畫的,也不是他兩個學生(即項均、羅聘)代筆的。」馮說那怎麼會呢?她聽蕭伯伯說,他家已經藏了好幾代了。張大千說:「這話到不假。甚至還可能是乾隆以前人的畫人畫的,因為金農有名,後來的人就仿金農的字加題上去啰。」

張大千早年曾經偽贗過金農的畫作,他指著日本平凡社出版的《世界美術全集》第二十集《中國明清近代部分》中的一張金農款設色《羅漢圖》說:「這張他們認為最好的金農就是我畫的!」並說是在李瑞清三弟李瑞奇(號筠庵)處見到一張金農的羅漢圖而進行仿造並添畫了棕櫚樹。張大千還說:他偽贗石濤畫時,往往會在題跋的地點或年代等故意留下破綻;而偽贗金農時的破綻更多,但仍有收藏家如獲至寶購藏。他對此不禁搖頭說:「這些人真外行啊!」(第80頁)張大千也坦言:金農的用墨極難仿學。金農用墨極為講究,書畫墨全是自己特製的,墨的一面寫「五百斤油」,另一面寫「冬心先生造」,皆漆書體。張大千認為金農的墨色之黑,只有黑炭可比。但黑炭之黑到底是板滯的,可是「五百斤油」的墨色卻顯得那麼潤澤。其中的用料或配方,張大千一直也沒有弄懂。所以他說:「這些人(指收藏家)連墨色都不研究,就把我寫的金冬心當作真的買了去,更不用談筆法了。」

本書中還記錄了一件《大風堂書畫錄》中著錄過的金農《墨竹圖》,左右裱紙上有篆玉和尚(字讓山)的一段著名長跋。張大千認為此《墨竹圖》是項均所畫,而題跋則是金農所寫。他離開大陸時,此畫未能帶出。上世紀50年代初,他讓人將裱紙拆下,畫寄到香港,而玉篆題跋留在了大陸。《墨竹圖》後來被他賣給了日本藏家,後又被日本京西一家古董店購藏,該店主人當寶貝一樣的供奉著。另外,《大風堂書畫錄》中著錄的黃公望《天池石壁圖》,玉池處有傅增湘大字題「大風堂藏一峰道人天池石壁圖真跡無上神品」,也藏於摩耶精舍。

在張大千眾多的好友中,他與張群(字岳軍)的關係非他人可比,堪稱刎頸之交。張群年長張大千十歲,都是四川人。張大千曾經說過:「岳軍先生一生從政,我對他政治上的成就到不是最佩服,但他的為人真了不起!」(第112頁)抗日戰爭爆發前,張群拿了一本八開石濤冊頁請張大千鑒定,張大千一看就說:「這本是假的,真的在我這裡。」張群的反應是「哦」了一聲。張大千接著說:「不過你這本題款是真的,真畫卻在我這裡。」張群隨即就將自己的那本冊頁送給了張大千。原來,李瑞奇當年偽仿這本石濤冊頁時因功夫不到家,所以就將石濤的題跋真跡裁割下來裱接到贗本上,而石濤真本上再按原跡描寫補上。所以兩本冊頁中一本畫偽字真,一本字偽畫真;前冊賣了出去,而後冊歸了張大千收藏。後來這兩本冊頁都被張大千賣了。張大千晚年將自己珍藏的一幅八大山人款《東坡朝雲圖》送給了張群,今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其實八大此圖當是後人臆造之作。

張學良(左)、張大千、張群(右)在摩耶精舍

張大千一生鑒藏古書畫的故事非常多,但其中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有些可信,而有些也只能姑妄聽之,聊作談資。當年與張大千同一輩的收藏家中,北方有韓慎先、張伯駒、張學良等巨富公子,他們不僅買好的,而且還買最貴的。而在上海則有吳湖帆、狄平子等世家子弟,他們的祖傳藏品,幾乎滿坑滿谷,且成系統。再加之張珩、譚敬等一批「富二代」收藏家,聯手統吃市場,無人敢有非分之想。張大千如想在收藏界成為一流大家,只能另闢蹊徑,劍出偏鋒。除了用特殊方式淘得「第一桶金」外,他一生敢於巨額借債。一個人如果在沒有任何擔保手續的情況下,能夠借到巨額資金,說明他的人品和信譽得到了認可。馮幼衡在書中說過:「往年在北平,曾有人替他算命,說他過的是『天天過年』的日子;別人用錢是左手進,右手出,他則左手還未進,右手已出了。了解他用錢的方式,與他家的每月用度之後,才知此話之真。」(第18頁)張伯駒偶爾的幾次巨額借債購畫,就被人稱為「豪舉」,而這對張大千來說幾乎就是了一種人生常態。

張大千的一生,不論是書畫、鑒藏,還是造園、美食,他其實都是在享受那種他人難以企及的過程,還有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境界。摩耶精舍是張大千最後的精神家園,而且似乎永遠都不會有完工的一天。張保羅曾經說過:「我父親心目中並沒有一座完美的花園,他只是要享受那過程。」

馮幼衡初任張大千秘書時,她對書畫一門學問還感到十分陌生和遙不可及,通過幾年在摩耶精舍的熏陶之後,她發現書畫是一門廣袤浩瀚的學問,也是一個令人著迷的世界。她在結束了張大千秘書工作後,進入了新聞界,多年後離職而進入文博界,先後在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故宮博物院等任職,後去美國遊學和任教,1996年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與考古專業博士學位,現為台灣國立藝術大學書畫藝術系副教授,是研究張大千、溥心畬和民國美術史的專家。據說某年,馮幼衡應邀到大陸參加一個張大千的學術研討會,國內某位教授兼美術史學者在會上居然大放厥詞,對張大千竭盡嘲諷抹黑。她幾乎拍案而起,正色斥之:「你了解張大千嗎?!你見過張大千嗎?!你和他相處過嗎?!」

任張大千秘書時期的馮幼衡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揭秘古印度最早的寺院,佛陀的說法地—竹林精舍
雙瑪精舍,茶與禪的修行
作精舍,我們是認真噠!
福慧精舍、妙心文化-易禪心燈隨機說法
首屆鄂東南佛教齋菜文化節將在慈光精舍舉辦
永載史冊:加拿大湛山精舍的歷史功績
東晉與南朝時期佛寺建築初探之精舍
日語的「祇園」,為佛教中「祇樹給孤獨園」的簡稱「祇園精舍」
天行精舍——五行針灸第一期基礎課(面授)
http://t.cn/z8mvb6B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入住靈山精舍,幽靜的環境,開闊的空間,古樸精緻,處處皆禪意愛你#Nicole好眠記#酒店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