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在家人可以知道的關於「戒」的一些基礎知識

在家人可以知道的關於「戒」的一些基礎知識

在家人可以知道的關於「戒」的一些基礎知識



釋昌來法師:

今晚,我們就「天台的戒律學」再略微一說


為什麼不具體展開?因為我們群有不學佛的;也有剛學佛沒有皈依的;還有皈依以後沒有受戒的;因為種種的不同,所以我膽量也不「肥」,只能簡約而說,我的意思是:大家不要把戒律看成猛虎,一提戒律就怕的發抖,沒有必要!


在我眼裡:「戒律」就像空氣、水、呼吸一樣的自然,你知道了原理,就可以在生活中「遊刃有餘」,就像金魚必須生活在金魚缸中,而不會感覺難過!


那麼我們天台對戒律又有一個「十不」要求,我們就慢慢展開探討。首先,我們得明白:有戒、無戒!

什麼是有戒?就是受過、舉行過儀式、得了戒體這幾方面去講;


比如有的人雖然進過壇城,名義上是「受過戒」,但沒有「戒體」,你一問,連啥時間「得戒體」都不知道,那你除了「呵呵」還能和他講什麼?


就是「三皈依」的儀式,也是在「三說、三結」的時間,你擁有一個「三皈依」的戒體;如果你不知道,說都沒有說,你的「戒體」在哪裡?既沒有說當然也就沒有結,只能憐憫你:去湊了一場熱鬧,那麼多人舉行了一場狂歡、集會!


所以很多人,雖然是舉行過「三皈依」的儀式,但也只是湊熱鬧,沒有「三皈依」的戒體可言,也就別談「戒」了!


那麼就有戒的人而談(我在這就權當大家都是有戒的,比如「三皈依戒體」),我們要知道「得戒」(或者說「發戒」)的十種相:

1、自然得戒,比如佛,沒有別人給他受戒,自然的「無師自發」;這一點,我相信大家都認可!


2、自誓得戒,比如大迦葉尊者,就是雲南雞足山入定的那位,本身是辟支佛的根性,因為釋迦牟尼佛出世,所以「墮」在「聲聞」中。所以大迦葉尊者不服氣啊,我們可以看佛經中的記載:


大迦葉尊者答佛言:佛是我師,我是佛弟子,作是言己,即便發戒!


大迦葉老是感覺委屈了自己,老是抱怨說:沒有佛陀出世,我也可以成「獨覺」,現在佛陀出世,我只能變成聲聞!


3、見「諦」得戒,比如喬陳如他們五個人,因為聽佛所說(經典上記載是佛初轉法輪於鹿野苑)「四諦」法輪,當下悟得「初果」,因而「發戒」;

4、三皈依得戒,最初還沒有「羯磨法」,大家都是聽從佛陀所說,佛陀說了三次「三皈依」的語句,大家因為根機是很利的,即發戒品,因而得戒;


5、八敬得戒,佛陀最初不願意度女眾出家,佛姨母苦求,所以佛陀遙授「八敬法」,因而女眾是依「八敬法」出家得戒!


現在有的「名師」吧,總想破除、廢除「八敬法」,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是不懂戒律?還是不學?或者是想破壞佛教?


所以一般我一聽「廢除八敬法」,我就想笑:你倒是廢除啊,問題是女眾願意不願意?女眾的根本就是八敬法,你廢除八敬法,就是不承認女眾可以出家,那熱鬧大了!

女眾的出家眾,是依「八敬法」來得以出家修道,所以女眾必須在女眾中做了羯磨法,還要再來大僧(男眾)裡面再做一次羯磨法,實際上這傳統一直不可能改變!


說到「八敬法」和女眾出家,又要提起阿難尊者,光是佛姨母苦求,沒有阿難幫助糾纏釋迦佛陀的話,估計還是不行!所以當時的女眾能出家修道,都感謝阿難尊者,女眾對阿難,都是第二佛陀那樣的看待,不要太好,所以佛教經典《阿含經》中也記載:佛陀入滅以後,大迦葉尊者,就因為阿難幫助女眾出家,和「八敬法」一事,大迦葉尊者就譴責阿難「令佛法早滅500年」!


6、議論得戒,須陀耶沙彌與佛陀展開論議,佛陀問須陀耶沙彌「無常等義」,須陀耶沙彌「事事都能解答」,(實際就是完成佛陀對他的考核),後來佛陀又問:「汝家何在?」,須陀耶沙彌答佛言:「三界皆空,世尊云何乃問我家處(也就是世尊怎麼會突然問起我家在哪裡?而三界都是虛幻不實的,沒有家可言)」


然後佛陀「語」阿難:「將還僧中,為受具戒」,當時須陀耶沙彌年僅七歲,算是比丘中最年輕的第一位作俑者!


7、善來得戒,當時,很多人見佛,因為「道機成熟」,佛陀呼「善來比丘」,大家自然「鬚髮皆落」,即便得戒。這是比較出名的例子,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一典故,我就不羅嗦展開了。


8、遣使得戒,半迦屍女,有非常漂亮的容顏,當時垂涎她的美色的人太多,因為路上怕被人「抄斷」(搶劫去當壓塞夫人),所以「令遣使」去僧中「代為」受戒,後來「代為受戒」的人「還」尼寺中,為其受戒。


這故事,知道的人不多,就是因為這女的太漂亮了,沒有上路,就已經鬨動,都有人都想搶劫她,所以別人去代替她求戒,再回去給她授,實際是「轉授與戒」的過程。


9、少眾亦可得戒,邊地「如法人」少,聽五人受得戒。


生在邊地,修行者少,不一定能湊齊「三師七證」這十位尊證,那麼邊地就沒有戒?所以佛陀「開許」:邊地,可以從五位尊證處受戒,不一定非要十位尊證;


10、中國多眾得戒,生在佛法興盛之處,也就是「中國」,(不是我們理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是佛法興盛之處),本身佛法興盛,也就不缺少修行人,那麼「十師」的「三師七證」很容易湊齊,就必須「十人得戒」,所以我們現在都是「十人受具戒」。


而古代,三壇大戒,是一場、一場的分別受,有的沙彌有福報,剛出家,在自己的寺院中,就可以受沙彌戒,而不用等那麼多人一起「受三壇大戒」。那麼現在呢,寺院多了,也有人不懂戒,全指望「放戒」的戒場。都把徒弟扔一起,連受三壇大戒了;


所以我們現在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因為國家的規定,(而不是僧團以前的寺院自由的僧人自治),大家都是「十人羯磨法」,通過「三師七證」的「白四羯磨」受戒。


那麼「有戒」的戒體的原因講過,我們接下來該講「戒相」了,不要嫌棄我羅嗦啊,我也老是怕怕的,別打我就行!戒既然有「戒體」,那麼就有「戒相」,我們可以分別講不同的「戒相」,那麼大乘、小乘的簡單區分吧,不能太羅嗦!有簡單有詳細,才讓大家沒有苦惱,我才不挨揍!


那麼小乘的「戒相」:是無作的善法,因為受戒的因緣具足,或許有的人「發」無作戒體,那麼在以後的修行生活中是「睡眠入定、任運自生」,而不須要刻意的「身口意的造作」,以「無作」為「正戒體」;


就小乘戒相中,可以略微再展開:


1、「薩婆多」人,此部派的人認為:「無作戒」的戒體是「無表色」,不可以見、無比對;


2、「曇無德」人,此部派的人認為:「無作戒」的戒體是「第三聚」,非色法、非心法;(實際上就是說:無作戒既不屬於心法又不屬於色法,所以稱為「第三聚」)


那麼大乘來講,又有各宗派的不同,就是「南山律宗」的「相部宗」與「塔院部」對戒體的解釋也不同,我們就不展開,而是簡單的用我們天台的約略而說一下!


在大乘佛教來講:戒既然是從「心」起,就是以「善心」為「戒體」,在《瓔珞經》中說:「摩訶僧祗部人云:無作戒是心法」。


那麼「有戒相」又怎麼證明?我們可以再分成兩部分來講:


約小乘的人來說,七眾(在家、出家)發心受戒,因為根據「作法」不同,得戒也是有優有劣,簡單而言:在家人有「五戒」相,那麼依在家人本來未進入佛法中的男子、女人,從不殺害父母,不作五逆罪,遇到「好良師」,教導「皈依三寶」,為受五戒,「作法」成就,命名為「得五戒」,從這時才可以開始稱之為「清信士女」!


那麼我們跳過,講「持戒」者有十種利益


《毗尼日要》中說「持戒者十利」:1.攝僧故;2.極好攝故;3.僧安樂住故;4.折伏高心人故;5.慚愧得安樂住故;6.不信令信故;7.已信增長信故;8.遮今世漏故;9.斷後世惡故;10.令梵行人久住故。


我們再談一下天台的「十不」,從初心至佛果,我們用「十種」來「明持犯」不同:


1、持不缺戒,也就是持「初四重罪」不犯,「四重」就是「四波羅夷」,男眾是四重,而女眾是「八重」,女眾是「八波羅夷」。


2、持不破戒,對「十三僧殘」不犯,這裡簡約講,一帶而過,估計出家人得另外拉一個群,這群實在不方便明白又詳細的講。


3、持不穿戒,對「三十墮、九十舍、一百應當學」這下三篇不犯;


4、持無暇戒,也叫「不雜戒」,就是:不起「諂心」以及諸煩惱「覺觀(又叫尋、伺)」雜念,所以這一條又叫「定共戒」;


5、持隨道戒,心隨順法,而行十六觀行,由「觀心」發「苦忍智慧」,所以又叫「道共戒」;


6、持無著戒,阿那含人,如果想斷欲界的九品思維惑盡,名「斷律儀戒」,乃至「色愛」、「無色愛」等諸「結使」斷盡,名「無著戒」。


我們所有的「結使」有八十八種,因為「上二界無嗔」,所以從「貪嗔痴慢疑」只生出88結使。


7、持智所贊戒,如果我們真的發菩提心,「為令一切眾生得涅盤」的原故而持戒,所以也可以說是持菩薩的「十重、四十八輕」,由於這點,能令我們得至佛果,所以是智者所讚歎的;


8、持自在戒,修菩薩行而持戒,在種種「破戒」因緣中而得自在,也可以說:菩薩知道罪而「無罪可得」,因為「不可得」故,但能隨順利益眾生而持戒,心無所執,所以能自在無系,故得名「持自在戒」。


9、持具足戒,學菩薩行者,能具足受持「利益一切眾生戒法」以及「上地」(菩薩不共二乘、凡夫的戒律);


10、持隨定戒,不起於定,「行走坐卧」都在定中,現種種威儀、戒法,用來度眾生,那麼是隨順於定,所以叫「持隨定戒」。


「世間的凈戒」與「出世間的凈戒」就是前面的:「1.持不缺戒、2.持不破戒、3.持不穿戒、4.持無暇戒」這四條;


「出世間的凈戒」是:「5.持隨道戒」和「6.持無著戒」這兩條;


出世間上上凈戒是:「7.持智所贊戒、8.持自在戒、9.持具足戒、10.持隨定戒、」這四條戒律。


那麼明白了「天台所要求的戒律」,我們可以明確知道:我們需要隨分、隨力去「持戒」,去修習、增進,令我們漸漸的清凈,從而「由戒生定,因定發慧」,具足菩薩行!


故而天台圓教的行者,一念中就具足受持這十種戒,而不用一一隔別而受持。所以佛經中說:「發心、畢竟二不別」,故而「初發心即成正覺」!


不是打擊大家,要講真正的持戒圓滿,那是唯有佛陀一人,但我們可以慢慢來,「見賢思齊」,而不要一見佛經中說「唯佛一人具凈戒,餘人皆名破戒者」就灰心!


簡單介紹完我們天台獨家的戒律的相關,感覺殊勝嗎?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蓮花覺 的精彩文章:

TAG:蓮花覺 |
您可能感興趣

做一個女人,這些知識是可以知道的
關於海嘯,你必須知道的一些知識!
作為中國人,你得知道這些關於紅包的知識
關於你喜歡的蜂蜜需要知道的知識
關於世界知識產權日,這些知識你要知道
這些小知識不知道沒關係,但知道了會很厲害!
我們唯一知道的,是不知道
關於熊貓,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那些你不知道的靈異知識
你所知道的急救知識,也許是錯誤的
關於狂犬病,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關於死亡,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小知識?
關於牛奶的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關於太監,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文玩圈的這些冷知識,一般人都不知道!
關於男人禿頂,你必須知道這些
一些你不知道的生活冷知識
關於無煙艾條和有煙艾條,你不得不知道的一些知識
關於祛黃最有效的法子,你知道和不知道的都在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