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原:我談文學史別有幽懷
《作為學科的文學史(增訂本)》,陳平原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比起古老的「文賦」、「詩品」、「詞話」、「曲錄」來,「文學史」無疑是小弟弟。可這位後起之秀,一出生就身手非凡。1903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大學堂章程》,規定「中國文學門」的科目包括「文學研究法」、「歷代文章源流」、「周秦至今文章名家」和「西國文學史」等,並提示「日本有《中國文學史》,可仿其意自行編纂講授」。從那時起,中國人便開始以「文學史」的編撰與講授作為文學教育的中心。得益於「科學」精神、「進化」觀念以及「系統」方法的引進,「文學史」在現代中國學界所向披靡,百年後的今天,已演變成一個龐然大物。
多年前,我在討論「作為文學史家的魯迅」時,曾提出一個問題:魯迅晚年再三表示想編一部《中國文學史》,並為此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最後還是功敗垂成。為什麼?我的結論是:「文學史著述基本上是一種學院派思路。這是伴隨著西式教育興起而出現的文化需求,也為新的教育體制所支持。魯迅說『我的《中國小說史略》,是先因為要教書糊口,這才陸續編成的』,這話一點不假。假如沒有『教書』這一職業,或者學校不設『文學史』這一課程,不只魯迅,許多如今聲名顯赫的文學史家都可能不會從事文學史著述。」如此立場,今天我仍堅持——「文學史」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依賴於文學教育的展開。
我心目中的「文學事業」,包含文學創作、文學生產、文學批評與文學教育。四者之間既有聯繫,又有區隔,更有各自獨自發展的空間與機遇。就拿文學教育來說吧,不僅對中文系外文系生命攸關、對整個大學也都至關重要。而選擇文學史作為核心課程,既體現一時代的視野、修養與趣味,更牽涉教育宗旨、管理體制、課堂建設、師生關係等,故值得深入探究。
進入現代社會,合理化與專業性成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文學」作為一個「學科」,逐漸被建設成為獨立自足的專業領域。最直接的表現便是,文學教育的重心,由技能訓練的「詞章之學」,轉為知識積累的「文學史」。如此轉折,並不取決於個別文人學者的審美趣味,而是整個中國現代化進程決定的。「文學史」作為一種知識體系,在表達民族意識、凝聚民族精神,以及吸取異文化、融入「世界文學」進程方面,曾發揮巨大作用。至於本國文學精華的表彰以及文學技法的承傳,反而不是其最重要的功能。
作為課程設置的「文學史」,與作為著述體例的「文學史」,以及作為知識體系的「文學史」、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學史」,四者之間互相糾葛,牽一髮而動全身。《作為學科的文學史(增訂本)》一書,希望在思想史、學術史與教育史的夾縫中,認真思考文學史的生存處境及發展前景。具體的論述策略是:從學科入手,兼及學問體系、學術潮流、學人性格與學科建設。
談論作為知識生產的文學史,必須深入體會體制與權力的合謀、意識形態與技術能力的縫隙,還有學者立場與時代氛圍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眾多努力中,我尤其注重從教育角度切入。論及前輩學者,世人多看重其傳世之作,但據此判定教授的功業則不無偏頗。引入早就隨風飄逝的「風聲雨聲讀書聲」,在「課堂教學」與「校園文化」、「社會思潮」之間建立某種關聯,是希望進一步落實大學教書育人的功能。在我看來,只有這樣,方能在「知識」與「技能」之外,體現文學教育之「情懷」。
在我看來,文學史是一門可敬、可愛而又不無可疑的學問。因此,《作為學科的文學史(增訂本)》一書既總結百年來中國人從事文學史撰述與教學的經驗,又質疑那種根深蒂固的文學史情結。辨析得失的同時,更希望探究可能的出路。全書共十二章,大致分為三塊,分別討論學科建立與學術思潮、學人及其著述、若干專業領域的成績與拓展的可能性。
記得我第一次認真討論文學史問題,是二十年前的《「文學史」作為一門學科的建立》,其中有這麼一句:「不只將其作為文學觀念和知識體系來描述,更作為一種教育體制來把握,方能理解這一百年中國人的『文學史』建設。」日後我的很多論述,都是圍繞這句話打轉。相對於學界其他同仁,我之談論文學史,更多地從教育體制入手,這也算是別有幽懷。作為一名文學教授,反省當下中國以積累知識為主軸的文學教育,呼喚那些壓在重床疊屋的「學問」底下的「溫情」、「詩意」與「想像力」,在我看來,既是歷史研究,也是現實訴求。(文/陳平原)





TAG:北京日報 |
※遠遊,我們可以走多遠?——《劍橋中國文學史》「文學文化史」研究思路評析
※文學常識:文學史最帥叔侄——兩潘
※對文學史的糾偏
※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史——唐代傳奇小說
※文學史上雙奇葩
※《白鹿原》:註定改變當代文學史敘事結構
※歐美中國文學史寫作與文學史研究新變——以《劍橋中國文學史》為例
※無心插柳:天文學史上有哪些意外發現?
※文學史丨南朝的儒家:堪稱一次中興
※一個史學家+文學家眼中的中國文學史
※小王子帶你讀爆中國文學史
※當莫言邂逅大江健三郎 文學史上5對文豪相見的趣事
※文學史上獨她可與黛玉比翼!
※陳子善:中國文學史無法迴避夏志清
※龔鵬程重寫中國文學史答記者問
※浪漫詩神歌德 文學史上的泰斗
※以唯物史觀為指南書寫中國古代文學史
※《星空的琴弦——天文學史話》一部有靈魂的誠意之作
※寫給孩子的中國文學史 1 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