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梵志: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曾梵志: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文/胡赳赳

曾梵志: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曾梵志: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展覽現場


對於曾梵志最新展覽《散步》,著名媒體人、策展人胡赳赳說:「他身上陰鬱的氣質成就了他。」儘管陰鬱是一種不討喜的生理氣質,在現世生活面前會顯得不合群而引起非議,但對於藝術家而言這種氣質會激發藝術家個性的發揮,而且會使藝術家趨于敏感和孤傲,注意曾梵志油畫中的色彩,明亮和陰冷總是聯結而比例打破常態,他理解油畫家弗洛伊德要比多數人深入——但要注意,偉大的弗洛伊德家族既產生天才也產生精神性困厄的群體,自我滅亡與自我超拔的人口一樣多。

以下是胡赳赳對曾梵志的評論,首發於其藝術評論集《空,歡喜》。

曾梵志: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曾梵志自畫像


作為F40中的一員,他生於1964年,在中國腹地湖北武漢度過了他鮮為人知的藝術學徒生涯。整個1990年代是這位青年人最重要的「事業上升期」。商業大潮開始侵襲著江城,消費主義使一個少年敏感地意識到:世界發生了變化。

這種變化要到多年後,曾梵志去探訪歐洲最重要的藝術家、策展人時才明白,從時代的變遷中,他收穫到了什麼。當他一步踏入成功藝術家的行列時,榮耀與毀譽接踵而來,使他常常孤僻地躲在自己的工作室內,以繪畫和更加孤絕的方式來營造自我的世界。他是自己世界裡的王者,牆壁上懸掛著畢加索的原版照片,這位前輩級的偶像大師與他工整地對視。是的,從畢加索那裡,曾梵志獲得了無窮盡的靈感,以及信念的源泉。畢加索既能在現世里取得巨大的成功,又能在藝術史上獲得一個卓越的席位,這與這位楚地藝術家的意念和追求是相通的。

曾梵志: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面具系列


一切到來的似乎過於輕易,1996年即創製出巨大成功的「面具系列」,此後,它像一個時代寵兒,不停交錯出現在媒體封面和拍賣場上。這是「玩世現實主義」或「潑皮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嗎?至少,它構成了美術史上的某種奇觀,時代的秘密不在商場里、不在政客的會議中、不在家庭的內部,而是在藝術家的畫布上。當代藝術最簡單的法則是:有效地觸及與介入對當代的反思和情緒化體現。顯然,曾梵志在一臉陰鬱而又迷茫的青春期詩人氣質中,完成了對時代假面的某種具有隱喻意味的挑釁和反諷。而這,開始了他成為中產階層代言藝術家的旅程。

而今,他的工作室位於北京草場地藝術區的一隅,在一個具有東方傳統庭院的院落里,一個落寞、有時會與助手交談兩句的中年人正在體悟人生的意義。這是意義與意志的關係,就意志而言,他如同尼采筆下的「酒神精神」所頌揚的,他是個勝者,他高蹈於塵世間之上,約訪者和拜訪者絡繹不絕,但都被他拒之門外,而被他接納的,只有幾個談得來的藝術家朋友,以及武漢的給他很多源動力的故交。他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慈善上,而這被世俗的眼光認為一種包裝,一種高級的炒作。為此,他有些傷心,也有些灰心,他就要關緊了自己的心扉了。他閉門謝客。

曾梵志: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里爾克的詩歌《豹》描述到:「那矯健的腳步/只能停頓於命運的設定/柔和地挪移,恰如/宇宙周而復始/渴望的意志慢慢消逝/火在灰堆中悄悄熄滅」。而在曾梵志的畫筆之下,他似乎也能捕捉到「豹子」所具備的那種氣息:「想一想,地球就顫抖/多麼雄心的一世,亦不過/瞬息。」這幅亦叫《豹》的作品仍然創下了天價神話,他的繪畫總是與頂級拍賣聯繫到一起,莊家們在推高他的畫作的「暴發」氣息,既便他是將這幅畫作作為慈善用途拍掉,也逃不脫大眾媒體別具心機的指責:他的豹「抄襲」了一位攝影家的作品。


真相併沒有人願意知曉,人們只接收自己樂於相信的消息。「繪圖片」在藝術家那裡有著悠久的傳統,而並不會被認為抄襲,這是一個常識,創作的含量是巨大的;而且,曾表明過,那位攝影師是同意過他繪畫的。

曾梵志: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媒體對於這位藝術家的態度既是垂青的,又是樂於起鬨的。他常常出現在時尚、藝術氣息濃厚的活動之中,過度的曝光率或許使一些人對他發生厭倦。他陷入這種苦惱之中——正如一切領域的成功人士一樣,他被當作靶子,有關一切他的消息總會輕易被人負面地談論兩句。


他開始省悟人生的意義了。但顯然,他無法與中國傳統「儒家」的哲人發生關聯,他的聯想是通過具體的器物發生轉換的:在他精心修葺的庭院里,荷花盈盈在門口一角,名貴的花卉布滿了走道周圍以及遍植草地之上,從江南運來的太湖石及其它一些奇石和石匾被精心擺放成隨意的樣子,一切妙到毫巔。小鳥越過這片天井,清脆的鳴叫與室內古琴的聲音混合成天籟。曾梵志體悟著這一切,人生、自然、他者的目光、自我的命運,這一切混合成超現實主義的神奇魔方,讓他在一種本質上洞穿繪畫的意義。

曾梵志: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風景系列


他不擬對外界發言,隱藏起自己的憤世嫉俗之態,去世界各地旅行。這讓他的心靈充裕,脫離了名聞利養的藝術圈。而他的繪畫越發畫得「兇狠」了。從一開始,他就對「人」表示不屑。面具、假面人的存在,標明了他的態度。而後來,動物出現了。以及那些瀰漫在鐵絲網間的大火,明亮、灼痛,彷彿曾梵志內心激情的無限放大和無聲吶喊。是的,他與蒙克之間毫無形式上的雷同,卻有精神上的休戚。早在1980年代,他就坐綠皮火車,眼巴巴地等著換票,赴京觀看蒙克的藝術展——這在藝術家心靈內部獲得了觀照與通感。存在主義向這位藝術家敞開大門,並且接納了他。他成為他想成為的人,但最終成為了他想成為的藝術家。

曾梵志: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協和醫院系列


一切關於繪畫之外的言論都是虛妄的,正如在繪畫之內,虛妄與真誠夾雜不清。中國的藝術家面臨的窘境是太把自己當藝術家了,而在杜尚、波伊斯和安迪沃霍那裡,他們看穿了「藝術和生活」的關係。為藝術而藝術、藝術高於生活等態度被他們棄如蔽履,他們深刻地知道藝術的命門在哪裡,忠於內心的生活是多麼不容易。如何成為一個人,成為一個誠實而自信,真誠地生活的人,是這些前輩大師們追求的造詣。而至於藝術,去他的藝術,僅僅是一門玩笑的藝術。


小丑與大師一牆之隔,當代藝術是一面照妖鏡,那些誤解曾梵志的人,或許照見的是自我的缺陷。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收藏 的精彩文章:

藝術界如何度過經濟蕭條
人社部助力中藝共創文化金融領域人才培養
南方文交所與中國國際錢幣展銷會戰略合作
月餅商標上的老字號和文化
清代銅狗鎮紙為現代仿製

TAG:新浪收藏 |

您可能感興趣

曾梵志,假面具的符號
曾梵志:他在工作室中獨處,常感覺自己隱居世外
摘下「面具」,看見曾梵志
曾梵志視覺日記,花重金贖回自己的激情
看胡潤藝術榜前三甲:崔如琢、曾梵志、范曾書法題字,風格迥異
曾梵志&向京——唯有不安者得安寧
與曾梵志共同經歷一次視覺「散步」
道法法師:佛度長爪梵志的故事
極受國際關注的藝術家:曾梵志、徐冰、艾未未、曹俊
曾梵志:藝術生涯中「散步」30年,常感覺自己隱居世外
五通梵志 佛教有聲故事
曾梵志在2006年:我覺得這樣才對得起生活
《花間集》與王梵志詩
小沙彌伏梵志 佛教故事
曾梵志迄今為止最大規模個展,9月亮相尤倫斯
曾梵志拍賣過億的3幅油畫作品欣賞
挑戰1.8億《最後的晚餐》,曾梵志名作能否再創市場神話?
馮小剛創作和收藏的油畫,和曾梵志合作畫拍1700萬
曾梵志作品《江湖之三》於香港蘇富比2016秋拍以2168萬港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