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的做官夢與反對招安
景陽岡打虎、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都監府、夜走蜈蚣嶺、吊打白虎山……武松不僅是一個英雄的形象,而且是一個複雜的形象,從一心做官到六和寺出家,從投案自首到二龍山落草,從第一個提出招安做官到堅決反對招安,折射出他思想的變化。
武松並不是閃亮登場,而是一副落魄的形象,他因打架鬥毆而躲避於柴進府上。這個落魄形象馬上被一個巨大的衝擊波推翻,武松迎來了人生最輝煌的一頁,一出手便打死了景陽岡上的老虎。「打虎」這一形象如巨大的光環照耀了武松的一生。武松因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聞名天下,也實現了他一心想當官、封妻蔭子的夢想。其實做官一直是武松奮鬥的主流,陽谷縣知縣參他做都頭,武松跪謝道:「若蒙恩相抬舉,小人終身受賜。」做官之心昭然天下。當了都頭後,武松不僅把公事辦得井井有條,還取得了知縣絕對信任。即使發配孟州後,張都監設下圈套要陷害他,要他做親隨內侍。武松跪下稱謝,左一個恩相,右一個恩相,真是想官想昏了頭。直到他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以後,不得不走上二龍山落草,和宋江分別時仍然盼望朝廷招安。
武松的做官夢想被漂亮的嫂子潘金蓮驚醒,打虎英雄吸引了潘金蓮,在與哥哥的親情和性愛兩者之中,武松毫不含糊地選擇親情,因為選擇親情就是選擇道德的制高點,宋朝對官員的道德要求是很高的。拒絕潘金蓮的色誘,成就了武松的威名,也成就了潘金蓮和西門慶的出軌,最終由於二人殺死武大郎把武松逼上了殺人的道路。武松得到哥哥被謀殺的確鑿證據後,首先想到的是告官而不是手刃仇人,他想通過正常的法律途徑來為兄長報仇。他殺了仇人之後,沒有像魯智深那樣選擇逃跑,而是帶著證據到衙門自首,在十字坡武松不讓孫二娘殺死押送他的兩個公人,都是幻想有一天能重新回到主流社會,有機會重新為官為吏。
他的幻想還是被張都監打破了,發配孟州後,他結拜了施恩,醉打蔣門神,得罪了孟州牢城的既得利益者。孟州兵馬都監張蒙方來請武松到他府上當貼身隨從,寵愛有加,中秋之夜在鴛鴦樓設家宴款待武松,還答應把如花似玉的玉蘭許配給武松當老婆,但這都是張都監欺騙陷害武松的手段。武松的做官夢想又一次破滅,死裡逃生的武松失去了冷靜,大開殺戒。
武松穿上僧衣,走上了上次拒絕去的二龍山,但是武松心裡還是有一線希望,那就是通過為匪招安做官。在孔太公莊上與宋江分手時,武松對宋江說:「只是由兄弟投二龍山去了罷。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招安」一詞是第一個從武松嘴裡說出來的,這是因為宋朝有句流行的話:「要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書中的十節度使都是招安出身的。
帶著這個幻想武松上了二龍山,以後又同歸梁山。但是大聚義後的菊花會上又是武松第一個跳出來反對招安!為什麼武松的思想變化這麼大呢?武松自從上了二龍山,和魯智深形影不離,他們一起打青州、救史進,攻打大名府時一起在城門口殺人放火。包括楊志他們每天都在一起交流,有許多共同語言,特別是魯智深的大哥地位對武松的影響更大。魯智深不對官府有幻想,他不是依靠官府而是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身穿僧衣的武松深深被魯智深所影響。他在魯智深的引導下認清了朝廷系奸臣專權的本質,也完全放棄了招安的幻想,他的做官思想也到此為止。
征方臘結束後,武松斷臂,六和寺里照顧林沖。大功告成身留杭州,可知武松之俗心已死,出家是武松是對俗世的告別。武松在六和寺度過晚年,被朝廷封贈清忠祖師,活到80歲,是梁山悲慘結局的光明尾巴。




TAG:詩人風采 |
※為何武松敢反對宋江招安?
※魯智深武松最反對招安,那麼最支持招安的人是誰?
※同樣反對招安,宋江對李逵發火,對武松勸告,對魯智深只能安慰
※打虎武松緣何由最早希望招安到強烈反對招安?這一人對他的影響最為關鍵
※武松是梁山第一個提出招安的人,為何最後卻反對招安
※水滸傳:武松為何早先贊成招安,後期又反對招安
※魯智深和武松都極力反對宋江招安,林沖為何不站出來?
※武松前期也盼被招安,為何後期堅決反對招安呢?
※宋江為何非要招安?因為招安派在梁山佔據了絕對優勢
※水滸傳中強烈反對宋江招安的人是誰?他為什麼敢和宋江對著干
※魯智深和武松反對宋江招安,好兄弟林沖為何不站出來?
※在反對招安時,為什麼宋江對李逵發火,怎麼不敢對武松發火呢?
※梁山好漢們反對招安的態度與觀點都是什麼?
※同样是反对招安,为何宋江不杀带头的武松,而要杀李逵?
※武松招安態度的前後變化
※正史是如何記載宋江造反的?欲得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宋江一心被招安,為何崇禎時期,農民軍對招安不感冒
※從主張招安到最後堅決反對,為何武都頭的初心變的如此快?
※梁山為何接受招安?宋江,你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