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醫學院都被併入綜合性大學,還能培養出好醫生嗎?

醫學院都被併入綜合性大學,還能培養出好醫生嗎?

據報道,近日,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王維民表示,很多大學給醫學專業學生設置的學分過多,課業過重,學生根本完不成,而且,這種重科研、重論文的學術評價機制,容易導致醫學院師生忙於應付科研與論文,臨床實踐能力下降。


這種情況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在2000年左右,我國高校出現了一個院校合并潮,多所獨立醫學院被併入綜合性大學。如北京醫科大學與北京大學合并後成為北京大學醫學部,上海醫科大學與復旦大學合并,成為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據某些專家說,合并的目的在於藉助綜合性大學的資源優勢,讓醫學專業的學生也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和社會學教育,而不是只埋頭於醫學專業知識的學習。這有利於讓他們在工作之後更具人文素養和綜合創新能力。

醫學院都被併入綜合性大學,還能培養出好醫生嗎?



2000年7月,原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合并組建新的山東大學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看上去很美好,其實不然。據調查,醫學專業的學生本來就課業繁重,院校合并後,校方又給他們加了一些人文課程,如醫學倫理學,醫學史,衛生法學,社會醫學等。導致學生疲於應付,顧此失彼。很多教育學家都表示,這樣的課程安排容易導致學生跟不上,醫學專業水平下降。

而且,話題君(微信:todaytopic)發現,學校在設置那些所謂「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課程時,也存在著極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不同高校開設的人文課程差別很大,沒有一個統一明確的標準,沒有固定的教材和統編的教學大綱。這樣的人文教育,質量如何保證?

醫學院都被併入綜合性大學,還能培養出好醫生嗎?



圖片來源:《醫學院校合并前後人文課程設置的比較》


大學生不該只盯著自己的專業課,還得有「人文情懷」。這個道理肯定是沒錯。但是醫學是一門很特殊的專業。它需要學的內容與其他大多數專業比起來,內容多,課程難,而且畢業後的工作內容關乎人們的身體健康,專業水平必須極其過硬。所以,為了保證醫務從業者的業務水平,醫學專業的考試也會比較難通過。在這種情況下,還要求醫學學生在學好專業的同時所謂人文通識教育,學生的負擔就太重了。

這也是一個全球性難題,每個國家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比如美國的方法是不在本科階段開設醫學專業。想學醫的學生必須先修完四年本科,獲得理學或者文學學士學位。再申請去醫學院就讀。最終,通過各項考察的學生將進入醫學院進行四年的醫學專業學習。


簡單來說,美國的思路就是:不是要學的東西多嗎?那就多花點時間專心學。而在我國,除了北京協和醫學院,浙江大學等少數幾所高校的醫學專業有八年學制,絕大多數大學均採取五年制的醫學教育。同樣的東西,人家學八年(四年普通本科加四年醫院專業),你學五年,那你肯定不是特別累就是學不好。


為什麼我國不能推廣八年制的醫學教育呢?成本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推廣八年制,無論是教學成本還是學生的花費都會增加。


國外醫學院的教學成本和學費非常高,以美國為例,即使是本地居民在公立醫學院就讀,一年學費也要上萬美元,這些還不包括學習期間的書費、住房和其他生活開支。而他們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設立豐富的獎學金項目,制定寬鬆的貸款政策。據資料顯示,大約有81 %的美國醫學專業學生,其學習和生活費用都是通過貸款解決的。貸款可選擇聯邦家庭教育貸款(FFEL)、醫學教育助學貸款(HEAL) 等方式。


這裡插一句,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美國醫生的收入這麼高?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在學習期間背負了沉重的貸款,就指著在從醫後的高收入還貸呢,否自投資和回報完全不成正比。

反觀中國,醫學生既沒有足夠高額的獎學金,也沒有美國這樣寬鬆的學生貸款政策,醫務人員的收入也沒有國外同行體面(至少明面上的收入遠不及),很難做到上學時借錢,工作後還債。而在當今中國醫療系統市場化程度不高的前提下,醫務人員收入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的干預。所以,無論怎樣,若想要讓醫學專業學生兼顧專業技能與人文通識,讓政府加大投入永遠是繞不過去的必經之路。

醫學院都被併入綜合性大學,還能培養出好醫生嗎?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本期責編:王陽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話題 的精彩文章:

31家基層政府涉嫌買30億外資:鄉鎮政府公司化之惡
透支30元罰1萬:信用卡滯納金應該壽終正寢
非法種植轉基因作物入刑,真的有必要嗎?
近八成網友支持辱罵河南人案中的原告勝訴
處罰造謠的房產中介,治標難治本

TAG:今日話題 |

您可能感興趣

「手掌紋」竟是生活醫生,學會看都不用跑醫院了!
小兒腹痛在醫院容易誤診,臨床醫生學了經方後……「跟己安先生學中醫」
醫病需醫心,醫生也是牧師
多學習健康養生類的知識、少看醫生的臉色、更不用到醫院和其他人搶病床。
哈佛大學醫學院:連醫生都容易誤診的7種病
離開醫院,醫生和護士能夠做些什麼?
5種孕婦最招產科醫生喜歡,還不快學學?
斯坦福大學研發出用AI診斷皮膚癌的新方法,獲專業醫生認可
讓你的產科醫生來學學外轉胎位吧
治療效果不好?你要向兩千年的大醫生學習寫醫囑!
醫院醫生護士都不願說的醫學小常識,我終於查齊了。什麼都有
重大利好 在職醫生也能開診所、辦醫院
大學生意外骨折被送往醫院,醫生查出原因竟是抖腿!
史上最全補腎壯陽食物,常吃一生遠離男科醫院,再也不怕女醫生!
醫生該不該給艾滋病人做手術
醫生,您的工資夠養家嗎?
小區撿到的小奶狗回家就拉肚子,醫院的醫生不願意醫治,沒醫德!
兒科醫生媽媽:走出求醫用藥的誤區
還在盲目給孩子補營養品?學會這些生活小妙招,不用醫生開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