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醫科研發展思路:借鑒屠呦呦科研模式

中醫科研發展思路:借鑒屠呦呦科研模式

點擊「微醫全科」關注全科醫生成長平台

中醫科研發展思路:借鑒屠呦呦科研模式


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她從中醫藥這一偉大寶庫中尋找創新源泉,從浩瀚的古代醫籍中汲取創新靈感,從現代科學技術中吸收創新手段,她和她的研究團隊成功地從中草藥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對於研製系列青蒿素類藥品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一成就是傳統中醫帶給世界的禮物。筆者認為,青年中醫科研工作者,應當下功夫研究屠呦呦教授的科研模式,並將其應用到自身的實踐中。


屠呦呦曾回憶說「我們調查了2000多種中草藥製劑,選擇了其中640種可能治療瘧疾的藥方。最後,從200種草藥中,得到380種提取物用於在小白鼠身上的抗瘧疾檢測,但進展並不順利。」西晉葛洪的處方成為契機。翻遍古代醫學典籍,《肘後備急方·治寒熱諸瘧方》給了她靈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1971年10月,她第一次成功地用沸點較低的乙醚製取青蒿提取物,並在實驗室中觀察到這種提取物對瘧原蟲的抑制率達到了100%。這個轉折點是在經歷了190次失敗之後才出現的,也正是這一發現,在40多年後讓屠呦呦教授成功問鼎諾獎。繼續回顧青蒿素誕生的過程,我們也看到了現代藥物發明的嚴格的製藥流程,即「提純-再試驗-測定化學結構-分析毒性藥效-動物試驗-臨床試驗-提取工藝的優化-生產工藝」的模式。這也是所有現代正規藥物出廠上架前必經的流程。經過這個流程後所得的青蒿素,無論是治療效果還是毒副作用都非常明確,從此確立了在抗瘧疾藥物中的王牌地位。


其實,在浩如煙海的中醫古籍中,不乏類似「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這種能給研究者帶來靈感和智慧的例子。比如《傷寒論》中針對不同程度、不同經別、不同癥狀的疾病,辨證施治,精準用藥,很多經方至今廣泛運用於臨床;中醫治療情志病、婦科病、消渴、眩、暈等疾病方面,數千年來,形成了較為穩定的處方群和用藥經驗。怎樣應用現代科技,發揮團隊優勢,多學科融合,以更加自信、開放、求真的心態,更為精準地辨別、提取出其有效成分,開發出更多新葯,提高臨床效果,無疑是擺在現代中醫藥人面前的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使命。


去年12月,屠呦呦教授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演講時,再次重申了中國藥學的重要性,她堅信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青蒿素正是從這一寶庫中挖掘而出,她通過青蒿素的研究歷程,深覺中西醫各有所長,兩者有機結合、優勢互補當具有更大的開發潛力。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選委員會主席齊拉特評價說:「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從中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用於瘧疾治療,這表明中國傳統的中草藥也能給科學家們帶來新的啟發。」學習、複製和效仿屠呦呦教授發明青蒿素的科研模式,或許能給中醫藥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實現新突破。

作者介紹:徐宏偉 ,河南省衛生計生委科教處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狐新聞 的精彩文章:

茵梔黃,真的不能用了?
高血壓性腎病 中醫如何治療?
花了44年,美國大地藝術家在沙漠中升起一座巨型雕塑

TAG:搜狐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陳宜瑜:科研儀器設備研製是我國科技研究的動力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科研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澳門科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梁麗嫻教授課題組碩博士、科研助理招聘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張旻課題組招聘科研助理
大力發展科研技術,重金獎勵科學家,中國科研技術即將超美國
適宜學術科研的「生肖龍」
如何培養科研統計思維
科研中的情商
湖南首個非公眼科醫療機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協作研發中心成立
做科研的文科生
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張福才課題組招聘研究助理教授、博士後和科研助理
【熱點】推動中醫發展的科研基地在秀域正式成立
廣州華興康復醫院腎病科:張兆霞專註腎病科研究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創新運用科研新方法
國際科研團隊成功解碼大麥基因組圖譜 華裔科學家領銜澳研究
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國家科研科普基地」正式揭牌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創傷外科研究室潛心科研服務戰場
中國科學院的科研進展與使者雷爾的講話
該專家竟用自己科研獎金研發?使中國軍科技成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