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後十年集》前記
原標題:汪曾祺《後十年集》前記
梁由之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出生,1997年5月16日去世,享年77歲。
他是一個出道甚早、大器晚成、與眾不同的作家。早年出手不凡,寫下若干充滿現代色彩的短篇小說和散文,深受業師沈從文的賞識和喜愛,在巴金主持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第一個短篇小說集《邂逅集》。隨後,長期擱筆。花甲之年,機緣巧合,他積蓄多年的能量和才情突然爆發,佳作迭出,好評如潮,為當代中國文學奉獻了一批最為醇厚溫馨清新俊逸的精品。
如以十年為計量單位,汪曾祺直到最後十年,才進入真正的創作高峰期,跟慣常的老來才退恰成對照。據統計,其間,他「衰年變法」,寫下短篇小說約20萬字,散文隨筆約40萬字,佔了平生作品的泰半。奇怪的是,汪先生生前身後,坊間形形色色林林總總的選本,琳琅滿目不計其數,後十年作品卻從未結集。無論對普通讀者還是研究者而言,這都未免是個缺憾。
汪曾祺是我最偏愛的當代作家。從青少年時代起,我就嗜好汪作,迄今興味不減。庸常歲月讀汪,是愛好,也是習慣,更是享受。刻下,有機會按照自己的好尚和思路主持出版汪老著述,這當然是一種榮幸。浮生若夢,心為形役,從吾所好,不亦樂乎?
心動不如行動,是彌補缺憾的時候了。我自行操刀,編就了這部《後十年集》。汪老最後十年的主要作品,殆匯於此。
書分小說和散文隨筆兩卷,納入我策劃主編的《汪曾祺作品》系列,與情形近似的《前十年集》(汪朝編)、《書信集》(李建新編)互為關聯,互相映襯。
說是後十年,其實,只是取其概數而已。大抵按寫作時間編次,唯小說中《聊齋新義》和《當代野人》兩個系列,分別有十餘篇和數篇,寫於不同年份,為了集中呈示其獨特韻味和便於閱讀,分別集中編纂,自成單元。
編選、出版過程中,汪先生的三個子女汪朗、汪明、汪朝,尤其是汪朝大姐,為我提供了許多幫助。上海三聯書店、周青豐和他的團隊,對相關工作大力支持。藉此一併致謝。
有人稱汪曾祺為「最後一個士大夫」。這種說法,似是而非。汪先生當然有個性、有傲骨、有閒情逸緻,但他又是個相當平民化、人間煙火味濃厚、極有情趣的人。他的作品,亦復如此——自然也包括《後十年集》。
汪先生曾感嘆:「活著多好呀!」一轉眼,老頭兒仙逝快20年了。

TAG:新浪網 |
※蘇琦:汪曾祺紅火的八九十年代,中國文人最後一段從容時光
※汪曾祺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特此紀念
※讀年譜識汪曾祺
※汪曾祺:南方的冬天怎麼過
※周末薦讀‖汪曾祺:寫字
※《虐貓》及其他——關於汪曾祺的文字記憶
※周末悅讀‖汪曾祺:尋常茶話
※汪曾祺:貼秋膘
※歲朝清供 | 汪曾祺
※汪曾祺散文《五味》賞析
※寫字 | 汪曾祺
※汪曾祺:夏天的早晨真是舒服!
※汪曾祺:故鄉的元宵
※記憶的魔手——論汪曾祺小說
※黃裳:也說汪曾祺
※向汪曾祺約稿
※汪曾祺:跑警報
※花園 |汪曾祺
※汪曾祺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