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養生,要多在肚臍上做文章

養生,要多在肚臍上做文章

養生,要多在肚臍上做文章



肚臍,位於腹部正中央凹陷處,是新生兒臍帶脫落後,所遺留下來的一個生命根蒂組織,屬於中醫經絡系統中任脈的一個重要穴位——神闕穴。神闕穴是全身361個穴位中唯一看得見、摸得著的穴位。對神闕穴名含義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指神之所舍其中,即生命力所在處;另一種是指神氣通行出入的門戶,為胎兒從母體獲取營養的通道,並維持胎兒的生命活動。

人體先天的稟賦與這個穴位關係密切,古人有「臍為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臟之根」的說法。肚臍皮薄凹陷,無皮下脂肪組織,皮膚直接與筋膜、腹膜相連,很容易受寒邪侵襲,但同時也便於溫養,故神闕穴歷來是養生要穴。


溫養肚臍,可鼓舞一身之陽氣。神闕穴鄰近胃、肝膽、胰、腸等器官,通過對神闕的溫養,還可以治療腹痛、腹瀉、急慢性胃痛、胃下垂、頑固性呃逆、功能性消化不良、結腸炎、脫肛等病症。


溫養肚臍 可鼓一身之陽氣


神闕穴鄰近胃、肝膽、胰、腸等器官,通過對神闕的溫養,還可以治療腹痛、腹瀉、急慢性胃痛、胃下垂、頑固性呃逆、功能性消化不良、結腸炎、脫肛等病症。往下可以溫腎,上潤養五臟,《傷寒論》上說人類大多慢性疾病往往是濕氣寒氣邪氣入侵,未能排除體外而導致陽氣不足,五臟不調,所以百病易生。

保暖肚臍


肚臍是最怕著涼的地方。肚臍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臍下無肌肉和脂肪組織,血管豐富。作為腹壁的最後閉合處,皮膚較薄,敏感度高,具有滲透性強、吸收力快等特點。因屏障功能較差,在人體又屬相對虛弱之地,易受涼而染風寒。


睡眠時更要注意臍部的保暖,以免引起腹瀉或感冒。尤其對於年輕女性而言,特別是經期女性,血管處於充血狀態,穿露臍裝最易因受涼而使盆腔血管收縮,導致月經血流不暢,時間長了會引起痛經、經期延長、月經不調等。


此外,穿著露臍裝會使腰腹部裸露,容易受冷熱的刺激引起胃腸功能的紊亂,導致病菌的入侵,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系統疾病。而且臍部肌膚較嬌嫩,易於受損,臍眼又容易彙集污垢,如不小心也會引起感染。


揉按肚臍

按摩臍部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消化吸收,大便溏瀉者可調,秘結者可通。方法:仰卧,兩腿弓起,先以右掌心按於臍部,左掌放於右手背上,順時針輕輕按摩36圈。然後,換左掌心按於臍部,右掌放於左掌手背上,逆時針輕輕按摩36圈。


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掌心左下右上疊放貼於肚臍處,逆時針做小幅度的揉轉,每次20~30圈,也可起到溫養神闕穴的作用。


經常堅持揉按肚臍,可以健腦、補腎、幫助消化、安神降氣、利大小便,加強肝臟腎臟的新陳代謝,使人體氣血旺盛,對五臟六腑的功能有促進和調整作用,且可以提高人體對疾病抵抗能力。


艾灸肚臍


古時有不少「灸臍」使人健康長壽的記錄。保健灸可用「艾卷」或「艾炷」施行。其中用艾條灸肚臍,是日常一種實用性很強的保健治療方法我們可以把艾條的一端點燃,放在距離肚臍處皮膚2~3厘米處懸灸,持續時間為10~15分鐘。因為艾條本身就有溫通經脈、理氣祛寒的作用,用它灸神闕,可發揮刺激穴位和燃艾溫熱刺激的雙重作用。

讓艾灸事半功倍的方法—中藥艾條


在傳統的三年陳艾的基礎上,加入了山甲、紅花、懷牛膝、當歸益母草等中藥材,配方科學、火力大,溫度高、穿透性強,治療和保健效果明顯、性價比高,優於傳統葯艾灸條!非常適合醫院、艾灸館保健會所、養生店以及個人保健使用 。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技術殿堂 的精彩文章:

白露過後養生有講究
治療痛經、月經不調、寒性體質,手腳冰冷食療驗方
手腳麻木經常麻木,當心疾病來敲門
女人養顏重點:如何養好任脈
頸肩不舒服,自己捶捶「肘髎穴」吧

TAG:中醫技術殿堂 |

您可能感興趣

養生,要多在肚臍神闕上做文章
把生薑片敷在「肚臍」上,多種奇蹟發生了!
她天天在肚臍上貼一片生薑,身體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把生薑片放在肚臍上,沒想到效果這麼好
肚臍眼能決定生老病死,一生運勢?這幾種肚臍形狀媽媽要小心了!
這種肚臍的人要注意,容易產生疾病,要儘早預防!
新生嬰兒身體有異樣,醫生撐開他的肚臍後,現場所有人都吐了
中醫講述肚臍是養生要穴
一女子把生薑片放在肚臍上 沒想到效果這麼好
看肚臍,知一生運勢,看你一生富貴還是貧苦不得志
生薑還有這功效!一片生薑貼肚臍上,奇蹟出現了(錯過了後悔一整年)
新生兒的肚臍需要每天消毒嗎?能洗澡嗎?
減肥正確方式!只需要一片生薑貼肚臍
入秋了,經常溫灸肚臍,養生調病好處多
她每晚把生薑放在肚臍上,一個月後身體發生驚人的變化
肚臍竟然是養生要穴?若會調養能治百病!
新生兒洗澡肚臍能沾水嗎,沾水了也不必緊張,這樣做就好
女子每天在肚臍上滴兩滴風油精,一個月後身體發生了明顯的改變,醫生都很驚嘆
用一片生薑貼在肚臍上,會有意想不到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