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與神
添加道長微信,靜心讀經,問道聽琴。
道教既尊道,又敬神,道與神之間是什麼關係?
殷周時期,人們信奉的最高神是「皇天上帝」,或稱「昊天上帝」。以其形言,稱為「天」;以主宰言,稱為「帝」。老子則提出,「道」先於「帝」。《道德經》第4章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關於「象帝之先」,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好像在上帝之先」,另一種解釋把「象帝」作為名詞,說道在有形的上帝之先。
《道德經》第39章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關於「一」,一種解釋認為「一」就是指「道」;另一種解釋則認為「一」是道所生。不管認同哪一種解釋,經文都在強調「道」是神之為神的根源。
《南華經》之《大宗師》篇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這裡同樣強調,無論是「鬼」,還是「帝」,其「神」都是因「道」而「神」。
張道陵天師(或言張魯)所作《老子想爾注》認為,「道」是沒有形象的:「道至尊,微而隱,無狀貌形象也。」那種「指形名道,令有服色、名字、像貌、長短」,以之作為「思想」(即存思)對象的做法,是「世間偽伎」。同時,他又指出,道可以顯現為神。《老子想爾注》說:「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崑崙,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耳。」
道教信奉的最高尊神有三位: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雖然應現有三,但其本則一,都是道的化身。《洞玄靈寶二十四生圖經》說:「大道妙無像,運炁凝高玄。結空自然生,靈化表三神。」(《度人經》卷四:「高玄上神,孕育元氣,融結萬天,開明華景。」)《神功妙濟真君禮文》說: 「天寶、靈寶、神寶,玉清、上清、太清,一氣流行,三尊應世。」《正一修真略儀》說:「於理,即天尊、道君、老君一也,以三清應化之階,即有方品之異矣。」
由於神源於道,道神一元,因而尊道與敬神具有一致性:道有神性,可以感應眾生之心靈;神有道性,依道而賞善罰惡,濟世度人。
道教強調「道顯為神」,一方面使虛無之道有了對象性,起眾生之敬信;另一方面又彰顯了神與道通,敬神的根本目的在於明道。《道德經》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神意即體現著天道,故敬神之人,應該做到「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以臻於「孔德之容,惟道是從」的境界為目標。
掃描二維碼,關注武漢長春觀公眾微信號!
※秋季養生 盤點秋季應該吃的那些食物
※道教兩位長壽的象徵—彭祖、麻姑
※第一本道教「聖傳」之譯出
※唐代女道醫胡愔隱居太白山
※知之修鍊 謂之聖人
TAG: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
※尊道與敬神
※道教的神通、修道與沉淪
※萬道不離王道與人道
※中國神話天師道與上清靈寶等三個主要道派在道教最高尊神
※孟至嶺道長:有沒有神仙和得道與神仙的關係
※三愚論道:道與法
※禪道與無色
※易經義理:認識赤道黃道與白道
※菩提道與菩薩道
※由技入道與道在器中——道在你的興趣愛好與生活工作中
※虛雲長老:悟道與修道
※空手道、合氣道與居合道演武與體驗
※《黑客帝國》——從數據的角度理解道與道學
※修道與種田(黃帝訪道),看懂的人有福了!
※道傳天下,普度眾生,正一道與全真道。
※如孝法師:菩提道與菩薩道
※修道與種田 黃帝訪道,看懂的人有福了!
※黑道與黑道小說(2)
※霸道與王道結合的漢家制度:一條徹底的吏治國家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