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京劇名家——袁世海

京劇名家——袁世海

袁世海(1916-2002),原名瑞麟,北京人,中國著名京劇凈角表演藝術大師。是第二屆金唱片獎獲獎藝術家,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他成功地塑造了各種性格的人物形象,尤其他主演的十餘出扮演曹操的劇目贏得了觀眾廣泛的喜愛,被觀眾美譽為「活曹操」,開創了以架子花臉主演大型劇目的先河,形成了「袁派」表演藝術的風格體系。


八歲拜許德義為師練功學藝,又向吳彥衡先生學習老生。一九二七年入富連成科班學戲,藝名袁盛鍾。初學老生,後隨葉福海、裘桂仙和王連平、孫盛文(袁世海的師兄)學花臉,始易今名。在八年科班學藝期間,勤學苦練,潛心學習前輩及名流的表演藝術,技藝超群,學業突出。

京劇名家——袁世海


1934年袁世海出科後,先搭尚小雲先生的重慶社演戲,在尚主演的《九曲黃河陣》、《玉虎墜》中扮飾配角,巡演於北京、上海、武漢、長沙等地。1937年與李盛藻合作,先後排演了《青梅煮酒論英雄》、《胭粉計》、《三顧茅廬》、《馬跳檀溪》、《除三害》等等諸多生凈合作劇目。1940年拜郝壽臣為師,技藝更見精益,成為「郝派」藝術的主要繼承人。在此後的十幾年演藝生涯中,曾與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徐碧雲、馬連良、譚富英、高慶奎、周信芳、蓋叫天、奚嘯伯、李世芳、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新艷秋、李萬春、李少春等名家合作演齣劇目三百餘出。在同各流派藝術家合作演出中,吸取各家精華,博採眾家之長,極大地豐富了自己的表演藝術。


袁世海先生的藝術天賦超群,又全面學習、繼承了前輩藝術家的表演經驗,傳統基礎深厚紮實,為他的藝術創新和建立獨樹一幟的表演風格奠定了基礎。他在舞台上塑造的各類性格的人物形象,質樸豪放,剛勁有力,以情傳神,撼人心魄。他不但嗓音寬厚洪亮富於感情,而且善於表演,以「架子花臉銅錘唱」的獨特表演特點,大幅提高了架子花臉在舞台上的表演手段,開創了以架子花臉主演大型劇目的先河,成功地塑造了曹操、魯智深、李逵、張飛、張定邊、廉頗、項羽、牛皋、竇爾敦等一大批可稱為精品並且傳之於世的藝術形象。在群眾中有「活曹操」、「活張飛」、「活李逵」和「活魯智深」之美譽。

京劇名家——袁世海


他的嗓音寬亮渾厚,將自己特有的炸音與圓潤之音調和使用,聽來剛勁明爽。咬字發音真切清透。他擅於運用節奏鮮明的[流水板]、[快板]一類唱腔表達角色豐富的內心變化。他的做工是架子花臉的首具之功。所謂「做」,既包括身段工架,也包含了塑造人物時的體態表情。袁世海二者兼而有之,他的身體魁梧,動作邊式穩練,身段漂亮大方,注重造型的完美。他刻劃人物細緻入微,一段看似平常的戲,他卻能抓住角色的內在活動,揭示其性格特徵。


袁派主要弟子:杜近芳、馮志孝、張學津、楊春霞、高牧坤、李寶春、于魁智、刁麗等優秀藝術家都曾受他多年培育教導。飾演架子花臉的弟子楊赤、楊光、范成玉、李嘉林、吳玉璋、劉永貴、馬永安、李廣仁、羅長德、劉文光、蘇盛義、舒建礎、沈革新、劉琢瑜、劉金泉、黑永寬、何國棟等。


主要作品:《群英會》、《華容道》、《連環套》、《論英雄》、《將相和》、《野豬林》、《響馬傳》、《贈綈袍》、《除三害》、《李逵探母》、《黑旋風》、《桃花村》、《九江口》、《紅燈記》、《白毛女》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部戲曲 的精彩文章:

越劇《寇流蘭與杜麗娘》: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秦腔劇情介紹薈萃
京劇的水袖功
秦腔名家——康正緒
京劇盔頭箱介紹

TAG:西部戲曲 |

您可能感興趣

京劇名家——葉盛蘭
京劇名家、程硯秋義女李世濟去世
名家在線——藝術家·北海
京劇名家——余叔岩
中國畫名家推薦展—李春海
漢方名家經驗之大柴胡湯:中醫經典傳世名方
名家畫華山
深切懷念京劇名家李世濟先生
書畫名家:李華中
戲苑名家 馮戈
畫壇名家 朱秀坤
名家 陳彥:裝台
川美名家名作8日赴京開展
魏晉名家【鍾繇】名品
國內外名家名團,與北京觀眾跨年
當代名家系列·胡傳海
易界名家李計忠話風水:中國文化名城
畫壇名家 翁振新
京劇名家王平和神秘女嘉賓演繹中國最美音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