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名家筆下的祝壽大作!
?????
第十二期拍賣正在進行,馬上加入,撿漏多多!!
乾隆書法 壽
此「壽」字為北京故宮內最有特色的墨寶。九條金龍繞於「壽」字周邊,洋溢著喜慶之意,也表現出皇家的雍容華貴。字形瘦長,以合「長壽」之意。據傳,此字為乾隆皇帝在一次「千叟宴」上為三千多位長壽老人所題。「壽」字中同時蘊藏「長生不老」之組合。
清 王時敏 仙山樓閣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自識:「乙巳冬日,寫仙山樓閣圖,為靜孚道兄尊堂方太夫人七秩壽。王時敏。
此圖是王時敏為友人陳靜孚之母七十壽辰而作。畫面上峰巒疊嶂,林木蔥鬱,流泉曲繞,長松挺立。山谷中點綴著茅亭草舍,環境清幽。在構圖和筆墨方面都具備典型的中國畫特徵。
首先,構圖方面採用全景式構圖,以散點透視的方法描繪景物,近景雙松清晰挺拔,遠景高山連綿巍峨,所畫內容具有美好的象徵意義,十分契合祝壽的主題。其次,在筆墨表現方面,繼承董巨(董源、巨然)、元人的筆墨傳統,尤其是黃公望的畫法,以仿古見長,具有程式化的特點。筆法精絕老到,為王氏晚年佳作。
清 唐炗 惲壽平 紅蓮綠藻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是唐炗(音光)與惲壽平聯手為祝王翬40歲誕辰所作。唐炗繪荷花,惲壽平畫荇藻。荷花與荇藻皆採用了沒骨法,透露出輕盈飄逸與濕潤的感覺。微風中,彷彿蓮葉與荷花的清香淡淡而來。水塘里荇藻則用一筆點畫。狀物形神兼備,風格清新淡雅。
清 陳枚 萬福來朝圖軸
署款:「萬福來朝。雍正四年十月三十日,臣陳枚恭畫。」鈐「臣枚」朱文印、「恭畫」白文印。
由款識而知此圖是作者恭祝當朝的雍正皇帝胤禎生日之作。胤禎生於清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1678年12月13日),「雍正四年十月」正值他49歲生日。作為祝壽圖,本幅不僅於醒目的位置繪製了代表「百木之長」、象徵延年益壽的松,而且取「蝠」與「福」的諧音繪製了數以萬計的蝙蝠飛向蒼松所在的仙山,以此祝願雍正皇帝「福壽如意」和「福壽雙全」。
此圖在宗法宋代青綠山水畫的基礎上又運用了西洋畫中的高光、透視等技法。其虛實相映的構圖既增強了畫面的磅礴氣勢,也豐富了空間層次。其精細秀潤的筆法不僅勾畫出山石的險峻之美,而且表現出松樹的郁茂之姿和水浪的律動之勢。全幅設色艷麗中不失典雅,表現出宮廷繪畫雍榮華貴的藝術風貌。
北京故宮博物院還藏有另一幅為雍正皇帝「萬壽節」(皇帝的生日稱為萬壽節)而畫的祝壽圖,即郎世寧嵩獻英芝圖軸,繪於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
明 沈周 廬山高圖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此幅畫於成化丁亥(1467),取法為宋、元文人畫傳統,為先生41歲作,畫祝乃師陳寬(號醒庵)70歲壽慶,故精力專註,特為傑出。
畫中山石林木筆法全仿王蒙,益以本身功力,更覺渾樸雄健。幾無空處,山石融合了王蒙的解索皴與董源、巨然的披麻皴法,先以淡墨層層皴染,再施以濃墨逐層醒破。筆法穩健細謹,不恣意逞任,用墨濃淡相間,於滿幅布局中有疏朗之感,故覺實中有虛。而畫懸泉百丈直瀉衝下,澗水輕柔,雲光山色極為精采。
明 陳洪綬 高士持蓮圖
陳洪綬的這幅《高士持蓮圖》,是陳洪綬受人之託畫的一幅祝壽圖。
傳統的祝壽作品多以南山、松柏、壽桃、萱草、仙、佛等寓意,而陳洪綬卻以高士持蓮出之,比喻受畫人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格。
陳洪綬以老蓮為號,是以蓮而自況。持蓮之高士既是陳洪綬對受畫人的褒獎,也是陳洪綬自己對自己的寫照。
明 仇英 子虛上林圖長卷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幅為崑山富豪周鳳來為老母賀壽,請仇英費6年時間畫五丈長卷(13米多)《子虛上林圖》,酬金白銀千兩。
《子虛上林圖》又名《天子狩獵圖》,繪司馬相如為漢武帝所作《上林賦》內容,賦文以華美詞句描寫富麗的皇家園囿「上林苑」與天子射獵的壯闊場面,呈現漢帝國無可比擬的氣魄和聲威。畫者用筆工細,設色濃豔亮麗,以精謹造型描繪奇花異卉、巍聳宮殿與迤委人馬,展現天威浩大。此重青綠工筆山水畫應是後人偽託之作。
明 戴進 歸田祝壽圖長卷
畫幅引首劉素題:「壽奉訓大夫兵部員外郎端木孝思先生詩敘」,由此得知此圖是為明初書法家端木智祝壽所畫。詩敘款署「丁亥」,為明永樂五年(1407年),端木智時值60歲。後紙有曾棨、許翰等諸人題詩。
畫面中一所寬敞的廳堂坐落於蒼松翠竹之間,主人居中而坐,祝壽者紛紛而至。院落之後有高嶺飛瀑,遠山隱現。畫中景物集中於一側,明顯延續南宋「馬、夏」一角半邊式的構圖。筆墨寫意,皴筆簡短勁健。人物勾畫簡括,略具形態而已。
作此圖時戴進年僅20歲,這是其已知創作年代的作品中最早的一件,對於了解戴進早年的經歷、交際及其早期的繪畫風格頗有意義。
張大千 長江萬里圖長卷
此幀《長江萬里圖》是1968年為賀張群八十壽辰,積十日之功精心繪製,畫幅的表現形式為傳統之中國手卷。
主要景點起自四川境內的長江上游,可以從畫中明指的有岷江、都江堰、索橋、導江玉壘、重慶、萬縣、三峽、宜昌、武漢三鎮、廬山、小孤山、黃山、蕪湖、南京、鎮江、金山寺、焦山、上海,至崇明島出海為止,彰顯了大千「潑寫兼施、色墨交融」 風格。畫幅由同盟會會員參加過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的趙恆惕簽題。
齊白石《松鶴旭日圖》
這是齊白石1951年繪贈毛澤東的《松鶴旭日圖》,畫上題跋「毛主席萬歲 九十三歲齊白石」
這幅作品在題材、構圖上與其《祖國頌》非常一致,或許是在贈送給毛主席畫作之時,又抑或是齊白石太熱愛祖國,在贈送給毛主席之後,又重新繪製一幅,落款「祖國頌」,以表達自己心中的那份感情。
齊白石 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
《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是齊白石為蔣介石六十大壽及抗戰勝利所作,也是齊白石繪畫及書法作品中尺寸最大的一幅。「《松柏高立圖》以松柏鷹為畫題,『鷹』寓意『英雄』,而『松柏』則有長壽之比。
與之配合的篆書對聯『人生長壽,天下太平』,除了祝壽之意,還表達了畫家在抗戰剛剛勝利的背景下,對國家民族和平發展的祈望。
齊白石《雙壽》
這是齊白石贈送給李宗仁夫婦的作品《雙壽》。
1948年4月,李宗仁當選為國民黨副總統。他到南京就職時,齊白石不顧八十多歲的高齡趕畫了20幅畫贈給李宗仁,並情深意重地對李宗仁說:「這些畫留給你,一旦在政治失意時可以派作用場,可使你日後拍賣方便。」李宗仁深受感動,他誓言:「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變賣這些畫。」1949年,李宗仁雖匆忙離開祖國卻沒有忘記這批畫,將其隨身帶到海外,一直沒有變賣。
任伯年 華祝三多圖
《華祝三多圖》是1881年,時年41歲的任伯年受上海富商方仁高之託,為其70大壽做一件作品。任伯年一概松、鶴、桃、壽星這類關於祝壽的題材,選用莊子《天地》篇中的歷史典故,完成了這幅《華祝三多圖》。
這是已知的任伯年單件最大尺幅、最具代表性風格的作品,也是在畫史的各個方面都可以作為其最高成就的巨制。
畫中描繪的是古帝堯出巡至華封古地的一個深山叢林中,華封人向堯三祝,堯三次辭謝的故事。「三多」即指多福、多壽、多子,寓意吉祥,既符合祝壽的主題,也恰當表現了任氏擅長的題材。畫幅為全景式構成,將任氏的人物、花鳥融為一爐,7尺中堂的煌煌巨作,氣勢撼人。
來源:書畫新風景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下圖直接閱讀——





TAG:月雅書畫 |
※近代名家筆下的葫蘆!
※歷代名家筆下的布袋和尚!
※歷代名家筆下精彩的小麻雀!
※歷代名家筆下的菊,凌霜飄逸
※名家筆下的中秋
※名家筆下的老師
※歷代名家筆下的蘭花圖
※歷代名家筆下的菊,凌霜飄逸。大飽眼福!
※名家筆下的「鬼」
※名家筆下的寵物
※組圖:歷代名家畫筆下的馬
※名家筆下的春天
※名家筆下的秋天
※清代名家畫筆下的春色
※名家筆下的愛情
※雞年大吉,8幅歷代名家畫筆下的「雞」鑒賞!
※名人大家筆下的中秋節
※清代名家蔣廷錫筆下的鴿子!
※名家筆下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