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文化面面觀之 酒與經濟
往期推薦:文化丨部分作者相聚蓉城,共話平台如何野蠻生長
文/李長空
(宋代瓷刻花酒杯)
酒在經濟中發揮著活力素的作用。酒,本身就是一種高附加值的商品。由於飲酒是一項非常普遍的社會活動,消費群體非常廣泛,釀酒業歷來是獲利豐厚的行業。
酒,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它已不僅僅是一種客觀的物質存在,而是一種文化象徵,即酒神精神的象徵。
(宋代定瓷刻花象鼻酒杯)
——酒與經濟
在古代,開辦酒坊便預示著滾滾財源,不斷成就著富商巨賈。自從漢武帝實行國家對酒的專賣政策以來,從釀酒業收取的專賣收入或酒稅就成為了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南宋時期,趙構皇帝避金南退至紹興,為支付其龐大的費用開支,就出政策大力扶植紹興酒的生產發展,才使之有了「越地無處不酒家」、「城中酒壚千百所」之寫照。
在今天,名牌名酒往往是當地的「支柱產業」,擔當著振興當地經濟的重任,白酒中的十七朵金花、啤酒中幾大巨頭、葡萄酒中的三大支柱、黃酒中的古越龍山,無不為之傾力貢獻。此外,酒在經濟交往、禮尚往來、密切關係、溝通感情方面有著其他商品無法替代的作用,在招商引資、搞活地區經濟方面始終發揮著「活力素」的作用。
由於中國長期以來是一個以農立國的國家,而中國的酒絕大多數是以糧食釀造的,因此酒緊緊依附於農業,成為農業經濟的一部分。糧食生產的豐歉決定了酒業的興衰,各朝代統治者根據糧食的收成情況,通過發布酒禁或開禁,來調節酒的生產,從而確保民食;反過來,酒業的興衰反映了當時農業生產的狀況,也是了解歷史上天災人禍的重要線索。
(在遼西發現的五千年前的女神廟及其出土文物)
——酒與精神
在中國,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學為源頭。莊周主張「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高唱絕對自由之歌,倡導「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無何有之鄉」。莊子寧願做自由的在爛泥塘里搖頭擺尾的烏龜,而不做受人束縛的昂頭闊步的千里馬。追求絕對自由、忘卻生死利祿及榮辱,是中國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現象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種植業和釀酒業之神狄奧尼蘇斯為象徵,到古希臘悲劇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論高度,德國哲學家尼採的哲學使這種酒神精神得以升華。尼采認為,酒神精神喻示著情緒的發泄,是拋棄傳統束縛回歸原始狀態的生存體驗,人類在消失個體與世界合一的絕望痛苦的哀號中獲得生的極大快意,這與莊周的「物我合一」主張也高度契合。
(清代崔錯繪《李清照像》)
【作者簡介】李家慶,筆名李長空,中國酒文化研究者。曾在多家知名白酒企業任職。作品散見《糖煙酒周刊》《華夏酒報》《中國食品》《中國名酒鑒賞》等報刊書籍,著有《中國酒道(上中下)》《酒類營銷策略》《品牌塑造與管理》等商學集。
————————————————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
《寫乎》微信號hongyupt
顧問:朱鷹、鄒開岐
編輯:洪與、姚小紅



TAG:閱讀悅讀 |
※中國酒文化面面觀之 酒與軍事
※中國酒文化趣談
※五糧液亮相非遺 領銜川酒向世界傳播中國酒文化
※茶文化之 各國茶道
※酒文化——中國古代十大酒局之「醉打金枝」
※中國文化裡面的最文化1
※易中天:酒與中國文化
※道教與中國茶文化
※中式庭院,中國文化的載體
※俄媒稱中國欲征服世界葡萄酒市場 城市人鍾愛紅酒文化
※百部經典與流行影片縱橫談之五:看《愛樂之城》,解讀美國文化
※詩酒風流——酒文化與中國古代書畫的淵源
※中國茶文化——茶臼
※中國墨文化
※中國戶外探險文化的拓疆者:和「班夫中國」創始人錢海英面對面
※中國茶道文化
※中國文化之我見
※中國畫文化孕育了中國樹石盆景
※中國茶道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