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墨文化

中國墨文化

早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已開始把天然墨用於美術裝飾了。文字發明後人們又用墨寫字,河南安陽殷墟發掘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除大量鐫刻的文字 外,還發現有用朱書和墨書的痕迹,後經科學鑒定甲骨上的紅色筆跡為硃砂,黑色筆跡則為碳素單質。可見,殷商時代我們的祖先已掌握了天然墨的性能,並用於書 寫文字。

中國墨文化

羅小華一池春綠墨,直徑 8.0 cm,厚1.3cm

西 周,出現了人造墨。據《述古書法纂》載,早在西周的周宣王時「邢夷始制墨,字從黑土,煤煙所成,土之類也。」這是我國古代關於人造墨的最早記錄。關於這一 點在徽墨的故鄉安徽歙縣、休寧一帶有過這樣一個傳說:有一天,邢夷在溪邊洗手,看見水中漂浮著一塊松炭,無意中隨手撿起,手上染了黑的顏色他很是詫異,後 來取之回家,搗碎成灰用水和之並不凝結,隨手用粥飯之類的黏性物拌和效果很好,從此就用手搓成扁形或圓形的塊狀。這個傳說的真假姑且不論,但墨的發明確實 有一個從偶然到必然的過程。

中國墨文化

江正玄玉墨,明嘉靖,直徑8.1cm,厚0.9cm

春秋戰國時期,墨被廣泛用於文字書寫。人工墨因質量優於天然墨而逐漸被認知並得到推廣。

秦漢 時期,以松煙墨為代表的人工造墨技術有了可喜的進步。東漢時出現了墨模,使墨的式樣趨於規整,這在中國制墨史上有著重要意義。漢代制墨業已初具規模,出現 了一批名墨工和名墨產地。當時的一位名墨工田真擅長制墨,很受後人稱道。名墨產地主要集中在扶風(今陝西鳳翔)、隃麋(今陝西千陽)、延州(今陝西延安) 等地。漢代宮廷中設置了掌管筆、墨、紙以及封泥的專職官員。《漢宮儀》中說:「尚書郎起草,月賜隃麋大墨一枚隃麋小墨一枚。」魏晉南北朝時期,松煙墨的生 產已走向全面成熟。魏初在漢代燒松取煙制墨的基礎上,全面改進生產工藝和配料,極大地提高了松煙墨的品質。著名書法家韋誕為松煙墨的改良做出了重要貢獻。 韋誕,字仲將,京兆人(今陝西西安),其制墨法「……以好醇松煙干搗,以細絹簁於缸中,簁去草芥。煙一斤以上,好膠五兩,浸梣皮汁中。可下去黃雞子白五 枚,亦以真珠一兩,麝香一兩。皆別治細簁,都合調下鐵臼中,寧剛不宜澤,搗三萬杵,多亦善。」韋誕首開以貴重藥物制墨先河。除陝西隃麋墨和江南松煙墨外, 南北朝時期河北易州(今河北易縣)出產的「易墨」亦嶄露頭角,引人注目。易水流域生長著大片優質古松,墨工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生產出質量上乘的佳 墨,深受大江南北書法家的歡迎。易墨成了北方墨的代表,易水墨工在全國制墨行業中享有很高知名度,代表人物是北朝易州奚氏家族。隋唐五代隨著經濟文化的發 展和書畫藝術的繁榮,極大地促進了制墨業的發展。唐朝前期北方墨一直是宮廷御用品,幾乎壟斷整個墨業市場,大批墨工的崛起,師傳弟承、父業子繼,呈現繁榮 之勢。唐末「安史之亂」以後,河北、山西一帶戰火頻仍,社會經濟受到重創,百姓流離失所,許多制墨工匠紛紛背井離鄉逃向江南,以謀求新的生活出路。在這種 背景下易州著名墨工奚超帶著兒子奚廷珪來到江南富庶之地歙州,安營紮寨,重操舊業。千年黃山古樹和清澈的水源,使奚超父子看到了制墨的希望。他們改進了搗 松、和膠等方法,形成了一整套操作規程,所造之墨在品質上超過了易州墨,被人譽為「豐肌膩理,光澤如漆」,贏得了南唐後主李煜的賞識,並賜給國姓。從此奚 超改為李超,奚廷珪改為李廷珪,以此「李墨」名滿天下,被譽為「天下第一品」。而後李氏父子又將造墨技術授予耿姓和盛姓,一時皖南歙縣、休寧等地墨家林立 世代相沿,「徽墨」聲譽越來越好,深得士林珍愛。

中國墨文化

方於魯文彩雙鴛鴦墨,直徑9.6cm,厚1.6cm

宋代 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國家得到了統一。經過一段時期的休養生息,經濟文化又重新繁榮起來,宋代統治者重視文治,全國各地書院林立,科舉考試制度得到 完善,印刷技術的突飛猛進出現了一個文化高潮,有力地促進了制墨業的發展。宋代制墨業十分繁榮,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油煙墨的創立,開闢了中國制墨 業的新領域。千百年來制墨主要以松煙為原料,由於常年累月取古松燒煙致使松林被砍伐殆盡。宋代科學家沈括在他的科學巨著《夢溪筆談》中說:「今齊、魯間松 林盡矣,漸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面對松樹大量砍伐墨源嚴重枯竭,沈括提出石油燒煙的科學見解。他說:「石油至多,生於地下無窮,不若松 木有時而竭。」在松木資源大量減少,用墨需求又大量增加的情況下,尋求新的制墨原料已迫在眉睫,於是一種新的制墨原料油煙應運而生。第二,制墨從業人員眾 多,名家輩出。宋代制墨名家見諸史冊的多達一百餘人,張遇、潘谷、吳滋、戴彥衡、沈珪、葉茂實最具代表性。他們在選料、配方、燒制、用膠、搗杵等工藝方面 都有獨到之處,為後人留下了豐富制墨範例。第三,達官貴人及文人墨客與制墨工匠交往密切,互磋技藝,在制墨史上傳為佳話。宋徽宗在政治上昏庸無能,但在書 法繪畫方面頗有天賦,他創造的:「瘦金體」書法名傳千古,他喜歡墨懂墨,還親自實踐制墨。據明屠隆《考槃餘事》記載:宋徽宗曾經採用燒蘇合油取煙制 墨, 50克的墨價值黃金500克,由於配料昂貴,製作方法獨特,別人難以仿製故被稱作「墨妖」。北宋的大文豪蘇軾也是一位制墨愛好者,此外如秦少游、陸 游、黃庭堅等文人也都有制墨經歷。元代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實行嚴酷的民族壓迫政策。因此,元代制墨業遠不如宋代,傳統制墨地區徽州也只能勉強維持。元代 墨工中比較著名的有朱萬初、陶得和、潘雲谷等人。明代制墨業是在元代不景氣的形勢下重新復甦發展起來的。明代中期以後,隨著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萌芽,墨進 入了商品流通領域,各制墨家為了爭奪市場挖空心思,頻出新招,所制墨千姿百態,異彩紛呈出現了我國制墨史上的一個高峰,以羅小華、程君房、方於魯、邵格之 為領軍人物。當時制墨業中心在整個徽州地區,出現了「徽人家傳戶習」的制墨景象。松煙、油煙墨並舉,特別是「桐油煙」與「漆油」的制墨工藝廣為運用,油煙 墨的生產達到歷史上的最高水平。明墨不僅以質取勝,而且還以精美的墨式著稱於世。《程氏墨苑》、《方氏墨譜》、《墨海》,既是研究墨史的重要史料,也是明 代版畫藝術的傑作。

中國墨文化

清謹堂樂女墨,高6cm,最寬2.2cm,厚 1.3cm

清代 制墨業在明代制墨業的基礎上,更加多元和完善。代表人物為曹素功、汪近聖、汪節庵、胡開文等。清代制墨業有四大特點:一是把創始於明朝的仿古墨(套墨、集 錦墨)生產發揚光大並推向一個新高度。清代的集錦墨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精,創歷代之最;二是文人自製收藏墨成為雅事和時尚,人數、墨種之多也創歷代之最; 三是發明了不用研磨又和研磨的墨水同等效果的墨汁,堪稱中國制墨史上的一次革新;四是精品墨走向世界並獲得好評。1915年胡開文後裔制「地球墨」,參加 在美國舉辦的巴拿馬世界博覽會獲得金獎,為中國墨爭奪了榮譽。

中國墨文化

黃長吉玉蘭形墨,明萬曆,高6.8cm,長徑2.3cm,短徑1.1cm

清代制墨業在道光年之後逐漸走下坡路,到同治、光緒年間處於最低潮、由於帝國主義的入侵,制墨所用的漆和桐油被大量掠奪出口,嚴重地阻礙了我國制墨業的發展。

中國墨文化

程君房蟠螭紋圓墨,直徑8.8cm,厚1.6cm

新中國成立後,上海、歙縣、屯溪等地又恢復了傳統的制墨工藝,中國制墨業的春天了。

中國墨文化

中國墨文化

清代遲庵選煙徽州休城胡開文造

孫毓 汶(1833年-1899年),字萊山,號遲盦,山東濟寧人,尚書孫瑞珍子。咸豐六年(1856年)榜眼,授編修。咸豐十年,以在籍辦團抗捐被劾,革職遣 戍,為恭親王深惡痛絕。同治元年,以輸餉復原官。光緒十年,法越事起,策劃醇親王復出,排擠恭親王,促使慈禧盡撤全班軍機大臣,孫毓汶以工部左侍郎在軍機 大臣上學習行走,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當時清議紛囂,孫出張佩綸、陳寶琛等會辦南北洋、閩海軍務,令清流氣焰頓斂。十四年,授吏部右侍郎。十五年,遷 刑部尚書,加太子少保。十九年,轉兵部尚書。二十年,中日媾和,結納李鴻章,力主戰不可恃。二十年,恭親王復入軍機處,孫以病乞休。二十五年卒,謚文恪。

中國墨文化

龍戲珠御墨,長8.3cm,寬2cm,厚1cm

中國墨文化

御筆題畫詩墨,一套9笏,按從右至左、自上而下的順序分別為:沈周畫茄菜詩墨,直徑10.4cm,厚1.5cm;

中國墨文化

巴慰祖石鼓墨,清乾隆,直徑4cm,高3cm。清宮舊藏

中國墨文化

汪節庵書函式墨,清乾隆,長7.85cm,寬3.7cm,厚1.7cm

中國墨文化

程麗仲壓勝錢墨,清嘉慶,通長9.35cm,寬3.3cm,厚0.6cm

中國墨文化

汪節庵古泉墨,十錠為一組,盛以本色木盒,盒面陰識填藍楷書「仿古泉式」,下注「汪節庵監製」,字體略小。盒內貼襯龜背錦,作凹槽,墨嵌其中,排列有序

中國墨文化

胡開文八寶奇珍墨為八錠一套,造型各異

中國墨文化

汪節庵名花十友墨,長10.7cm,寬4.4cm,厚1cm

中國墨文化

御制四庫文閣詩墨,套墨5錠,形狀各異

中國墨文化

胡開文制大富貴亦壽考五色墨,套墨5錠,每錠均長16.3cm,寬3.6cm,厚1.2cm

中國墨文化

中國墨文化

清代蒼佩室造

中國墨文化

中國墨文化

清代觀賞墨 遵選松煙

中國墨文化

中國墨文化

民國 于右任務鴛鴦志齋墨 徽州胡開文集記制

中國墨文化

中國墨文化

民國朱子家訓墨徽州休城胡開文監製

中國墨文化

中國墨文化

清代 瀛洲圖墨

中國墨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沃德利成書畫院 的精彩文章:

十大傳世名帖之一歐陽詢《仲尼夢奠帖》
設色奇麗-郎世寧工筆花鳥作品欣賞
山光物態弄清暉
尋夢烏鎮 攝影
煙火徜徉 陶天恩繪畫作品欣賞

TAG:沃德利成書畫院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文化的齋化
中華文化之中國書法文化
中國遠古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文化七書
中國文化的水
中國音樂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儒家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之國畫
國外討論:今天的中國文化更接近美國文化還是中國古代文化?
中國鷹獵文化
中國文化中的「和」
中國茶文化中國紫陽富硒綠茶
《鄉土中國》-中國傳統文化的根
中國文化盛宴刷屏達沃斯,馬雲化身中國文化、中國經濟「首席推銷員」
中國字輩文化
閑說中國文化
中國人的「福」文化
英國紅茶文化
中國吉祥文化在中國畫里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