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能食用的3D列印電池,成分來自墨魚和食物醬

能食用的3D列印電池,成分來自墨魚和食物醬

美國梅隆大學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和澳大利亞的一所大學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結合3D列印技術,分別研製了一款能被人體吞食並且能被消化掉的微型電池。



能食用的3D列印電池,成分來自墨魚和食物醬


這種電池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基本上用不上。不過,在醫療上,卻有巨大的價值。


人類最早研究可吞食的醫療裝置已經有40多年歷史了,主要是為了把能夠監測人體狀況以及各種健康參數的感測器送入人體,然後通過感測器,把相對精確的數據無線傳輸給醫生,甚至能夠實現藥物的遞送和治療。但以前很大的難關就是供電系統電池中含有重金屬成分,電離出氫氧化物,會對人體器官產生極大的傷害。



能食用的3D列印電池,成分來自墨魚和食物醬


這種可食用電池完美的解決了這個難題。


澳大利亞研製的可食用電池放置在3D列印的膠囊里,外表跟我們平常吃的膠囊葯差不多,膠囊電池的成分主要來自存在於人體皮膚,毛髮和眼睛中的黑色素,黑色素的主要功能是用於吸收紫外線保護人體。



能食用的3D列印電池,成分來自墨魚和食物醬



在黑色素吞入人體後,能夠與胃液中帶有正負電荷的分子或原子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在醫療裝置中產生電流。可以為一個額定功率為5毫瓦的裝置供電18小時左右,不僅可以用以醫療感測器供電,還可以開發其他微型領域供電。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驚聞奇 的精彩文章:

TAG:驚聞奇 |
您可能感興趣

可直接「餵食」塑料瓶和塑料袋的神奇3D列印筆
未來的食物可能是3D列印的昆蟲餅乾
連食物都可以用3D列印,國內吃貨:來一份宮保雞丁
黑磷製成的新型油墨:可用於噴墨列印光學器件!
吃貨以及飯館老闆們,食物也能3D列印了!
食物3D列印是美食的未來嗎?
食物也可以用3D列印了,這樣的高科技食物你敢吃嗎?
進展:塑料3D列印肺模型也能用於藥物吸入測試了
紐西蘭團隊運用 3D 列印技術,用魚鱗原料製成眼角膜
能打平面又能立體的3D列印新材料「蠶絲生物墨水」
可食用3D列印電池打開醫療裝置大門
3D列印食品、人造肉,這些未來的食物你敢吃嗎?
食物、屋子都能列印出來!看3D列印的創新應用和面對的挑戰
通過3D列印技術完成的混凝土獨木舟
吃貨的未來在哪裡?3D列印食物
美食和教育:來蘇的技術廚房3D列印甜點或用糖果編碼
雙噴嘴的3D列印筆,功能酷炫,製作工藝精良
人類未來的海洋城市,用垃圾塑料3D列印而成
用塑料做耗材的3D列印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