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偽時期在北平的一千六百多個日日夜夜

日偽時期在北平的一千六百多個日日夜夜

日偽時期在北平的一千六百多個日日夜夜



1943年10月10日寫道:

今天又逢雙十佳節,在此環境下又是什麼心情!想想大好河山,如今如此破碎,不知何時方能收拾清楚,國土破碎,同胞受苦,不知何時方能恢復原來面目。這個可憐的古老的國家,這些可憐受罪的人們,不知什麼時候才能享到普天同慶的快樂!


讀《北平日記》,我們是在讀北平淪陷時期的真實歷史。而且,日記往往比回憶錄更加準確更加真實。


歷史書往往是抽取社會生活中的大事,而忽略了決定和影響歷史本質的豐富的生活細節及其支流。實際上,歷史是由千千萬萬個體生活共同構築的畫卷,每一個個體生活的真實記錄都是構成歷史的珍貴材料。


——王金昌讀《北平日記》題記

繼1939年的《北平日記》在2009年出版以後,筆者又經過六年整理,40、41、42、43年的日記手稿終於脫稿,合計共約150餘萬字。幾多心血,今日終於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完成並付梓。撫書而嘆,感慨良多。


緣由還需追溯到2006年10月份,那是個周末,我在北京報國寺文化市場,發現了一沓很厚的手寫日記本,我數了數,編號從第2本到第21本(第1本已丟失),計有20本,約150萬字,記載了作者自1938年4月11日到1943年12月15日這段時間的生活歷程。其中1939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的日記完整無缺且一天不漏,1943年1月至4月,中間隔了五個月又從10月起到12月15日止,共計1700餘天,150餘萬字。看著整潔的日記和漂亮的藍墨水鋼筆字及行雲流水般的書寫,我坐在攤主鐵皮簡易屋前的小板凳上,不覺看了兩個小時,站起來時手腳全麻木了。閱讀這部日記,感覺到無論是在史料性還是社會民俗性方面這部日記都具有很高的價值,特別是,北平這個古老國都中的人民在外來倭寇統治下的生活狀態和被扭曲的心態在日記中都有著細緻的描寫,其記載日寇侵華後社會凋敝動亂之苦難群像,可以說是一部辭典,一部北平淪陷時期的史書。一般意義上的歷史書往往是抽取社會生活中的大事,而忽略了決定和影響歷史本質的豐富的生活細節及其支流。實際上,歷史是由千千萬萬個體生活共同構築的畫卷,每一個個體生活的真實記錄都是構成歷史的珍貴材料。


從出讓日記的舊書商手裡獲得一個郵戳為1982年的信封,上面寫有該日記作者董毅的地址。書商說,這些日記本是八十年代從作者家中流出,之後輾轉到市場的。我們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找到了日記作者。經與作者及其家屬協商,同意將日記交付出版。


作者董毅是偽北平時期輔仁大學國文系的一位青年學生。從日記中可以看出,他出身民初仕宦家庭,家境殷實,父親曾在北洋政府所轄天津任職,生有六個子女。但隨著軍閥混戰,異國入侵,社會紊亂,民生凋敝,家境逐漸衰敗下來;同時因為其庶出的身份,在家族中地位低微,也讓他形成了倔強敏感的性格。他從小讀私塾,誦四書五經,在北京志成中學畢業。1938年9月,他考取了輔仁大學國文系。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作為一名青年學生,他飽嘗日寇侵華、社會動亂之苦難。


(日本軍隊進入北平前門大街)

在日寇統治下的北平,老百姓的生存狀態,生活上的艱難困苦在日記中也如實展現。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眼觀天下 的精彩文章:

毛澤東與楊開慧的愛情故事
殺人成癮:戰敗日軍把軍刀指向自己家屬子女
對越老兵回憶:法卡山戰役,最後只剩我一人

TAG:慧眼觀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抗戰時期,一支日本八路幫中國抗日,天天有肉吃,頓頓有米飯
抗日時期日軍少將在我千年西南屏障「崑崙關」前三擊斃命
民國時期,13歲中國圍棋少年勝日本,棋力百年第一
二戰時期日本宣布投降,日本7000多萬人,都是這一個表情
二戰時期的日軍都是日本人嗎?
五十年代時期的日本:一片破敗之景
二戰時日軍幾乎踏遍整個亞洲,那麼這個時期的日本女人淪為什麼?
晚清時期,兩個女人一招搞定八個男人,影響中國歷史近五十年時間
甲午中日戰爭時期,日本從中國奪走一樣東西,至今還影響著日本
周總理青年時期的三篇佛學日記
古代的這個時期,「公務猿」一年有100天假期
端午九毒日:一年中最佳的排毒時期
抗戰時期第一個「日本八路」,左權為他設過宴,抗日有奇招!
抗日時期,日本在中國城市街頭打了一個廣告,竟隱藏了驚天秘密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曾為修建機場凍死3000中國百姓,數年後遭蘇聯報復
二戰時期日本唯一不敢打的中國這個城市 否則300萬日本人不保
抗戰時期,中國東北第一大漢奸,傾家蕩產投靠日本50餘年
110多年前的瀋陽老照片 日俄戰爭時期俄國人拍的
二戰時期最厲害的士兵慘遭幾千日軍圍攻數天,一人4天反殺日軍上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