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中國古代傳統的師徒制下,為何產生了代代相傳的「工匠精神」?

在中國古代傳統的師徒制下,為何產生了代代相傳的「工匠精神」?

「師徒反目」成為這幾天的熱門,而自然的,古代梨園界的師徒關係也多次被提及。的確,古代的師徒關係更像是家族式的,常說「徒弟徒弟,三年奴隸」。徒弟基本上是師傅的賺錢工具,師傅掌握了徒弟的生死大權。當然,現在早就不存在這種霸權的師徒關係存在了。


只不過,除了梨園界,由師徒制傳承下來的行當還有很多,這其中就有我們這些年都在呼籲的「工匠」。


還記得去年有一部非常受歡迎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這裡面的文物修復師,仍然還採用古典的師徒制,只不過,師傅就在教徒弟,不會再像以前一樣掌握生死了。而這種工匠的師徒關係,才是中國曾經最珍貴的一段關係。

在中國古代傳統的師徒制下,為何產生了代代相傳的「工匠精神」?



我在故宮修文物 截圖


在中國古代,許多行業都要求從業者在就業前要經過一定的專門訓練。這種職業技能的習得,通常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家庭世代相傳。家庭或家族式的經營,往往都依靠這種方式傳承技藝,並在競爭中佔據主動。故古代稱工、商是「家其專業,以求利者」史籍中關於這類家傳世業的記載很多,比如《太平廣記》說北海人李清,其家世代從事印染業,十分富有。又說洛陽官錦坊的李氏家族也是「世織綾錦」。陸遊也曾說,南宋時亳州出產一種上乘輕紗,一州之內只有兩家能織出這種紗,為了防止技術外傳。兩家世世通婚,「自唐以來名家,今三百餘年矣」鈾。唐人元稹《織婦詞》中也說:「東家頭白雙女兒,為解挑紋嫁不得。」可見,民間極其注重傳統技藝的保密工作。除家傳技藝外,拜師學藝是另一種重要的傳授技藝方式。這種方式具有突出的社會性,也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師徒關係是十分複雜的。從徒弟角度看,掌握一種專業技能無疑就意味著找到了一條謀生之道,即民間所言「一技在手,走遍天下」。這一點對於家境貧寒的農家子弟來說尤其如此。所以,徒弟對師父往往十分恭敬溫順。並心懷感激之情。


在生活中,徒弟不僅要刻苦鑽研所學技藝,而且要盡心儘力侍奉師父。「先生將食,弟子饌饋。攝衽盥漱,跪坐而饋;先生有命。弟子乃食」,「先生將息,弟子皆起。敬奉枕席,問所何趾」,「先生既息,各就其友;相切相磋,各長其儀」(《管子·弟子職》)這些規則就是師徒關係的真實寫照。


平時,徒弟也必須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能任情任性,冒犯了師父尊嚴,比如,徒弟進了師父的家門後要垂手站立。不能隨意落座;師父令其坐下時,不能背對著師父坐;告辭出門時應倒退著走等等,這些禮儀規範無不表現了徒弟在師父面前的謙恭溫順。


從師父角度看,收徒弟可以得到拜師禮,可獲得廉價勞動力,技藝又可發揚光大,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而也願意收徒授藝。但從另一方面說,舊中國經濟不發達,原料、市場、客戶都很有限,招收徒弟又意味著培養了潛在的對手,甚至有可能危及自己的生計,即民間所說的「教會徒弟,餓死師父」、「同行三分仇」。所以,師父對徒弟的感情也十分複雜,他們在意志力、人品、能力等各方面嚴格要求徒弟,很多時候甚至於百般挑剔,使徒弟過著如履薄冰一般的生活。同時,他們也非常重視培養弟子的封建宗法觀念,使弟子對自己終生感恩,不敢做出欺師滅祖之事。


因此,曲藝界中常常有「想要人前顯貴,必定人後受罪」的說法,在工匠界,也如此。但由於手工業的特殊性,二者之間又存在了很多不同之處。

在中國古代傳統的師徒制下,為何產生了代代相傳的「工匠精神」?



古代匠人工作場景(木匠)


中國匠人世代相襲,師徒相傳的教育制度在歷代出現了眾多顯赫傑出的人才。例如宇文愷(555~612年)是中國隋代城市規劃和建築工程專家,出身於武將功臣世家,官至工部尚書,負責規劃和主持興建了隋首都大興城(唐改稱為長安城)和東部洛陽城及其宮殿衙署。還主持修建了隋的宗廟、離宮仁壽宮和隋文帝的陵墓等重大工程,他所規劃的大興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宇文愷還撰寫過一些有關建築的著作,其中《明堂議表》附於《隋書》中流傳下來,提出了建造明堂的設計方案和依據,並且附有按百分之一的比例尺繪製的平面圖和模型,這是當時的巨大貢獻。


古代許多傳統技藝是在父子之間傳承下來的,相當於父親留給子孫後代的一筆財富。例如我們熟知的清朝「樣式雷」家族,始祖雷發達(1619~1693年),字明所,原籍江西建呂(今永修縣),明末遷居南京,康熙初年參與修建宮殿工程。在太和殿工程上樑儀式中,他爬上構架之顛,以熟練的技巧運斤弄斧,使梁木順利就位。因此被「敕封」為工部營造所長班,負責內廷營造工程,有「上有魯班,下有長班」之說。

其子雷金玉繼承父職,並投身內務府包衣旗,擔任圓明園楠木作樣式房掌案。直至清末,雷式家族有玳後人都在樣式房任掌案職務,負責過北京故宮、三海、圓明園、頤和園、靜宜園、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和西陵等重要工程設計,同行中稱這個家族為「樣式雷」。雷式家族進行建築方案設計,都按百分之一或二百分之一比例先製作模型小樣進呈內廷,以供審定。模型用草紙板熱壓製成,故名「燙樣」,其台基、瓦頂、柱枋、門窗以及床榻桌椅、屏風紗櫥等均按比例製作,樣式家族的燙樣獨樹一幟。


這種把專門技藝作為家產傳給子孫的民間習俗,官府很早就已認同並予以保護。先秦時期士農工商「四民分業」不改行,各行技藝已是父傳子繼,《考工記》上說「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注日「父子世以相教也」,即是這個意思。《國語·齊語》解釋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其子弟之學,不勞而能。夫是,則工之子恆為工」。耳熏目染,教者省力,學者亦快,結果便形成了《荀子·儒效》上說的「工匠之子,莫不繼事」的傳統做法。歷代官府都沿用這種做法,有著相同的思路和規定,如《魏書·刑罰志》說「其百工伎巧,騶卒子息,當習其父兄所業」;以及唐宋以來匠戶、灶戶等「百工」稱謂和「匠籍」管理制度,實際也是由家庭世襲傳繼手工技藝的習慣派生的。

在中國古代傳統的師徒制下,為何產生了代代相傳的「工匠精神」?


「樣式雷」製作的重修圓明園天地一家春的燙樣


手工技藝在家庭父子相傳的同時,也可以傳授給徒弟。在古代小規模的家庭手工業以及較大規模的手工工場中,往往首先以工匠自己的子弟為徒,使傳子與授徒合二為一。明清時期蘇州織造局招收「幼匠」即學徒工,明確規定主要用局中工匠的子侄,使之以子侄承繼父業的形式在局學藝。乾隆年問官方有碑文規定,織造局「匠內有年老告退,或系病故,其子侄有能諳練織造,堪以充補者,該所管應據實查,……准其承充,此一定之理也」(《江蘇省明清以來碑刻資料選輯》)。並且這種「一定之理」還上了《大清會典》,嘉慶年間議准「嗣後工局除正匠外,每爐房(徒工)不得過八人,每磨房不得過六人。俟現定額有缺,方許外人差充。其正匠之兄弟子侄入廠學藝者,仍規現定數額以內」(《大清會典》)。


手工業者自己的行會、公所也有同樣的章程:「不論店問工司,就地父傳子業,亦以滿師例」;「子承父業,或長或嫡,以親生一人照滿師例,其餘亦可向公所報名入行」(《上海碑刻資料選輯》)。一般徒工要學徒3年。是准許親生兒子一人免去學徒期,其餘子侄學藝則與一般徒工的待遇相同。很明顯,兒子有學徒和開業上的優先權,在官方和行會方面也倡導手工技藝盡量要父傳子繼。


按照習慣,為了限制競爭,也為了控制技藝的傳播,在傳授給一般徒弟時,數目受到嚴格限制。通常規定,授徒每3年一期,每期一人,不許重疊招收,據說「每人須三年乃授一徒,蓋以事此者多,恐失業者眾也」(《中國工商行會史料集》)。


如果不遵守此規定,行會則有權予以懲罰。蘇州的金箔行規定每姓只能授徒一人,有個姓董的收了兩個徒弟,同行們便按行規將董的衣服脫光,綁在柱子上,命眾人咬其肉,頃刻之間從頭頂到腳底都被咬盡。行會還規定,一旦確立了師徒關係,師傅則必須儘力傳授技藝。


為了使師徒之間的技藝傳授類同於家庭內的父子傳繼,通常要建立一種「准父子關係」,即在學徒期內徒弟不拿工錢,學藝幫工的同時還要侍俸師傅的起居,類似兒子侍奉父親;學徒期滿離開師傅獨自開業時師傅贈送一套工具,師傅去世後徒弟要準備孝衣。


大多數的技藝都是以這種方式傳承下來,例如景德鎮的陶瓷製作技藝就是如此。幾千年的實踐證明「師徒制」是一種有效的技能傳授方式。但是,今天也有人提出「師徒制」過時論,其實不然,實踐證明在景德鎮傳統制瓷工藝中,要保護和發揚傳統制瓷技藝「師徒制」的傳承是完全有必要的。

在中國古代傳統的師徒制下,為何產生了代代相傳的「工匠精神」?



琺琅彩開光山水詩句瓶,清乾隆,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師徒制」在傳授技藝的過程中,師傅可以針對不同的徒弟自身的愛好、素質、基礎等特點採用不同的傳授方式,這樣因人而教可以更有效地傳承技藝。


景德鎮當前對傳統制瓷技藝的傳承仍然主要是通過「師徒制」得以傳承,景德鎮民間傳統制瓷工序,從拉坯到燒成再到彩繪所有的工序都是有師傅帶徒弟的。


就一般的技藝如木工、鐵匠之類的傳授而言,師徒也好,家族也好傳承都是一種常態。那些祖傳絕技即使招徒弟也極少輕易傳授。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宋代秀水有家制泥鰍乾的技術獨到,當地人都不懂其法,他家的徒工多方探尋其秘密,都沒能學到手。清末廣州製革業中的熟皮配料是關鍵技術,由師傅掌握,配料時在小房內操作,有時還把窗帘拉住,不讓徒弟看見。徒弟只能在日常幫師傅做活時用心觀察,對關鍵技藝還不能隨便打問,全靠心領神會,行話叫「偷師」。


手工技藝無論是家庭內部傳繼還是師徒間的傳授,都盡量不擴大範圍,越是高超的「絕技」越傾向於單傳。但由此一來,卻帶來一個不可避免的弊端,有些技藝往往在家庭傳繼中出現斷代,或者是師徒傳授時因師傅突然死亡等意外情況而失傳,以致於有人戲稱所謂絕技、絕活的「絕」含有傳不長久的意思。明初吳江有個叫張銅鎖的制鎖技藝高超,「遠近爭購,一時稱絕技焉。其子傳其技,稍遜其父,至孫不務故業,法遂絕」。(《續外崗志》)明初南京沈萬三有一種冶鐵用的特殊藥物,可使爐火極盛,因此獲利成了南京首富。被朱元璋治罪流放後,某御史向其子索要秘方,說交出秘方便可活動赦免沈萬三。可秘方單傳,其子不清楚在何人之手,只有「先世所遺成藥」數盒,送給了御史,此後也再沒人知道此秘方了。

在中國古代傳統的師徒制下,為何產生了代代相傳的「工匠精神」?



沈萬三雕塑


曾有人考察了明朝時的幾家著名的絕活,發現都在家庭內部父子傳繼中傳走了樣或傳丟了,如:


制筆業中的金陵陸繼翁、王自用,吉水的鄭伯清,吳錫的張天錫,杭州的張文貴等都有絕技,所制毛筆各有特色,卻因「不妄傳人」而「惜乎近俱傳失其妙;」


制陶業中的宜興陶家對陶土的「取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


彝鼎業中的松江胡文明能「按古式制彝、鼎、尊、卣之類,極精,價亦甚高,誓不傳他姓;」


織布業中的丁娘子布名聲很大,「造法秘不示人」


結果就是這些都慢慢失傳了。


師傅授徒時往往不肯毫無保留地傳授,總要留一手絕活,到自己晚年甚至臨終前才單傳給最可靠的弟子,以防過早地「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更增加了失傳的危險。清初康熙年間北京有個叫董九的建築技師,設計督建宮殿堪稱一絕,他每造一座宮殿之初先「手制木殿一區,以寸准尺,以尺准丈,不逾數尺許,而四阿重郭,規模悉具,殆絕技也」。他這手絕活是跟師傅馮巧學的。


馮巧是明後期京城有名的建築技師,從萬曆到崇禎,所有宮殿他都參與設計。明朝末年,馮巧已經很老了,孤身一人,董九「往執役門下,數載不得其傳。而服侍左右,不懈益恭」,終於感動了馮巧,「一日,九獨侍巧,顧日:子可教矣!於是盡傳其奧」。董九等了幾年最終學到了手藝,算是幸運的。


這種防範式傳授最容易失傳,景德鎮魏家的砌窯技術後來也授徒,據說「由於過於保守技術秘密,最後只剩下兩個老師傅和兩個徒弟。徒弟還沒學會技術,兩個師傅就死了,技術就失傳了」。我國歷史上的許多精湛的工藝品,現在我們只能知其名或見其物,而不懂其製作技法,大都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可見在古代,工匠師徒之間,往往是一種博弈加防範的過程,多數情況下,只有家族繼承或者家族式師徒中最親密的徒弟,才能得到師傅真正的手藝。恰恰是手藝的難得,使得徒弟與師傅的感情更加複雜。雖說複雜,卻因為有求於人,鮮有工匠師徒間拆夥撕逼的事情發生。


參考資料:


《家產繼承史論》邢鐵;《傳統手工藝文化研究 以陶瓷、杭扇為例》 吳秀;《中國社會生活史 》 庄華。


轉載請註明來源:一本正經說歷史(ybzjlishi)


關於我:一本正經說歷史(ybzjlishi)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本正經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是誰一手締造了杭州這座城市?
古代的文人騷客們為何都喜歡在扇子上畫畫題字?
不信鬼神的另類君主:與天斗其樂無窮!
「呂不韋綠了秦王異人,生了私生子做秦始皇」的說法是誰傳播的?
血戰喜峰口始末: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TAG:一本正經說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代代相傳的「工匠精神」與傳統的師徒制
糟糕的原生家庭「代代相傳」
品悟中醫的源遠流長,讓古典的中醫代代相傳!
走訪福建古田:一代高僧圓瑛法師故里 愛國精神代代相傳
風水中的陰宅講究,讓你世代相傳
代代相傳翡翠
清朝最牛家族:專為皇家服務,代代相傳一項絕技,留下大量遺產
致匠心,一種情懷,一種精神,代代相傳!
追憶清代滿族旗裝,取代幾千年來世代相傳的傳統服飾
世人愚痴,邪見代代相傳
中國「人口最少」的姓之一,相傳是岳飛的後代!
竹製燈籠備受青睞,使得這門古老手藝在潮汕代代相傳
傳承篇:尊師重道,讓祖國醫學代代相傳
古代聖潔蘭花的背後 竟相傳這樣一位惡毒的婆婆
月餅是代代相傳的中秋美食 它寄託著人們對團圓的祈盼
印尼這個神廟的猴群形成黑幫,搶劫遊客勒索食物的行為可代代相傳
古代相傳寶蓮燈的神話故事
代代相傳的古錢幣,你手裡還不一定有!
代代相傳的謊言,想好再嫁,想好再生。